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一环,充分融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对未来一段时期内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持续帮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立足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和特点,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涵,探析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资助育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明确了劳动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它一方面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关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1]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促进劳动教育在教育实施各个环节融合相长的功能,充分增强劳动育人成效,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现状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关乎国家民生和教育公平。当前,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已实现从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全覆盖,为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和安心就读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但学生资助工作仍面临以“灌输式”资助为主的局限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部也多次提出要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促进贫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资助工作正逐步从保障型资助转为发展型资助,不断探索注重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相融合的新时代资助模式。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通常被定义为“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是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关键衔接阶段,也是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能有效引导贫困学生培养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以劳动过程锤炼贫困学生脚踏实地、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实干精神。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或城乡低收入家庭,其自身往往从小就具备劳动精神并拥有劳动经历。在遵循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体系,将贫困学生勤恳务实的劳动精神继承发扬,注重贫困学生的精神塑造和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资助育人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全方位育人作用,对为学生进入社会自食其力、成才报国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原因
  现有资助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教育观念导向单一,高等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劳动主动性和价值观导向不足,导致学生主动通过劳动获取资助的意识不足,缺少通过劳动培养自强自立精神的意志品质;二是劳动教育实践体验不足,高等教育阶段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学生实践经验和能力尤为重要,但现阶段包括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物质资助政策多为“灌输式”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获得劳动实践的有效途径;三是劳动教育融合模式落后,劳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靠单一的学校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难以实现对学生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劳动实践的全面培养。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1.勞动教育是落实学生资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实保障。
  我国正处于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过渡节点,作为教育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资助工作将持续致力于培养爱党爱国、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贫困学生,为贫困学生主动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成长成才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撑。在学生资助事业中融入劳动教育,培养贫困学生以劳动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
  2.劳动教育是培养贫困学生自立自强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自古以来,一代代中国人正是凭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倡导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追逐人生梦想,这正契合了资助育人的教育目标,即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平台,引导贫困学生正视清贫家境和出身,传承发扬劳动美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劳动教育是促进贫困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指出,“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和就业摆在资助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3]学生资助工作要在保证精准资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致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锻炼专业技能、就业创业实践能力。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大多设有勤工助学、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专项资助,将劳动教育引入资助育人体系,深度融合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的指导方针,对促进贫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创造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对策
  1.加强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把牢劳动教育指导原则和基本方向的前提,是发挥劳动教育育人成效的坚强保障。一是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劳动教育的核心指导地位,使其与以“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为核心目标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有效融合,以最大化劳动教育育人作用发挥为原则开展工作;二是强化以职业道德培训、劳动合同法规意识、劳动服务奉献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注重对贫困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品质的综合培养;三是深入理解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内涵,将劳动教育的指导原则、实施办法、奖惩机制等形成规章制度,推进劳动教育有关政策制度扎根落地,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环节设置。
  科学化设置资助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环节,对落实劳动教育合理融入并发挥育人成效十分重要。一是在物质资助方面,强化勤工助学对贫困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教育,积极拓展勤工助学用工形式,提高岗位数量和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和养成劳动习惯;二是在精神培育方面,强化劳动教育对贫困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开展受助学生主动服务和回馈社会志愿劳动,积极引导贫困学生养成自立自强、感恩回馈意识;三是在能力提升方面,依托企业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大赛、发展咨询座谈等活动,强化劳动教育对贫困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3.加强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协作融合。
  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应注重因地制宜施策,在提供足够的经费、制度、队伍建设、监督保障等支持下,促进相关政策和举措高效融合。一是提高劳动教育在资助育人中的重要性认识,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劳动获取保障性收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进而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认同感,与资助育人体系中“扶智”和“扶志”相呼应,达到协同育人成效;二是推进资助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和培养模式设置,协同教务部门商讨劳动教育学分置换工作,保证学生将精力专注于劳动实践;三是搭建“政—校—企”协作平台,为贫困学生实习实践创造机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充足参与社会或模拟真实劳动场景的就业创业实践机会;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劳动教育培训、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室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将劳动教育成果引入教师工作队伍年度考核体系;五是设立奖惩监督机制,对在劳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及团体奖优表彰,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参与劳动,对在劳动中存在不劳而获、违反诚实守信等劳动公德的学生开展警示教育,督促及时改正。
  总结: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将劳动教育充分融入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对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深入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根本内涵,以加强贫困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为目标,将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学生精神培育和能力提升的实践教育活动有机融合,促进服务贫困学生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积极转换,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一体’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有效帮助贫困学生从根源上阻断贫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宋紫月.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发展策略[J].新西部,2020(18):149-151+98.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學刊,2019(02):82-84.
  作者简介:张骁(1991—),男,汉族,辽宁省铁岭市人,职务: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职员,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院校应思考如何调整现有课程,扬长避短,建设自己的强势学科。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构建完备的教材体系,实施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教与学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当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效率的网络技术所覆盖的日益广泛。移动通信网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它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了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使得移动电话通信服务更具效率。5G作为新一代移动无线通信网络,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充分利用了多种通信资源。随着5G通信时代的到来,相关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5G关键技术的分析,5G通信技术主要是高性能无线传输技术和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教育部推行1+x证书制度。在1+x证书的制度下,学生不仅获取了学历证书,而且获取了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因此优化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深化了校企合作。证书是根据企业需求设立的,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不断应用于会计行业,对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的更新的要求。因此财务会计课程也应该适应1+x证书制度进行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环境下,本文以开学第一课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如果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中的思政案例其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及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教学设计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
期刊
摘要:教学做一体模式是以学生职业技能生成和掌握为主,配合一定的理论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改变学生课堂被动接受理论、知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针对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做一体的师资力量不够完善的缺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双师型;教学模式  当前,全国各地的职业技术院校都在开展基于任职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不少院校已经获得了宝贵的试点成果。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改
期刊
摘要: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名著导读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有利于让学生们从中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但是,名著导读教学在实践中往往也面临诸多困难,不利于发挥教学优势,因此本文将分析思维导图在名著导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名著导读;实践措施  引言: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精髓,在名著中沉淀,时常阅读名著,能够汲取名著中蕴含的智慧与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了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兴教育模式。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席卷下,全国高校大规模进行线上教学,推动了新一轮的教育革命。线上教育的优势与弊端在何处、教育机构如何迎合教育改革、大规模的线上教育普及是否可行,都是教育改革将会面临的问题。为回答上述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教育机制不断优化、义务教育质量的不断完善,以及公众对于教育正确认识的不断提高等
期刊
摘要:《盘鼓舞》,汉代著名舞蹈,属于汉代杂舞,起源于楚国巫舞。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盘鼓舞图像约为143幅,对于盘鼓舞的复现研究依托于日益发展的考古技术及研究,从二维的画像石上获取、解读更盘鼓舞信息,使得古老的艺术获得新生。  关键词:盘鼓舞;汉画像;汉代乐舞  盘鼓舞,即槃鼓舞,汉代著名舞蹈,属于汉代杂舞,它是将盘、鼓排列放置于地面作为舞蹈道具,舞人围绕、飞跃、踏跳、击打盘鼓而舞之,具有非常高的技艺
期刊
摘要:在高校的校园事务当中,会计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些年来,教育事业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政府对于高校的会计档案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改革与要求,原始的纸质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现代化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适应,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因此凭证影像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必行之举。本文基于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和探究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影像化的优势,并提出如何应用凭证影像化会计档案管理模式,
期刊
摘要:本文对常熟本地居民进行了细致走访调查,了解了多个家庭的结婚方式、习俗以及背后隐含的原因,结合城乡不同的婚俗,并对这种婚恋习俗的未来影响做了相关预测分析。调查数据直观反映了常熟市“两头蹲”风俗的普及情况,并对婚恋习俗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常熟;“两头蹲”;婚俗;城乡婚恋;  进行分析统计,对采访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书面记录和情况分析。  一. 研究成果引言  各地的民风民俗背后都蕴含着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