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高考作文出题基本上采取的是话题作文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创作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调动了教师的作文教学兴趣。高考作文呈现出多元化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但与此同时,有很多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的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意识”、“已不再是写作文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慎密的思维”。我认为这些提法是不够准确的。我们只能说,话题作文对考生在文体选择上的限制是“淡化”了,放松了。但这不能说写作时就对文体要求放松了,相反,我们选定了写某种文体后,还是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也就是说,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像议论文,不能写“四不像”的文章。任何一个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只有文体明确才能得高分。而在高考作文写作中,一般都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所以学生必须掌握话题作文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写法,在高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所长选用一种文体写作,才能获得理想分数。
下面我就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写法和要求,谈一下其具体要求和写法。
一、话题作文要写议论文,首先是要从话题材料或话题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明确话题材料所揭示的意义及话题本身的含义,并能根据话题材料的提示或从话题本身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确定一个准确鲜明的中心。
下面就以“水”为话题,具体分析一下议论文中心的提炼:
(1)静水易腐,流水常新:不学则无力量,三省吾身,更新观念、吸收新知。
(2)水无常形,置杯则圆,置矩则方:人要审时度势适应环境,无规矩不成方圆。
(3)水经过净化为饮用水,流入阴沟为污水:人格心灵要净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水滴石穿:学贵有恒。
(5)水向东流不复返:时光易逝,人要惜时如金。
(6)水往低处流:人要谦虚谨慎。
(7)载舟覆舟:干部要尊重群众。
以上这些观点就是在充分理解话题含义之后,从不同角度提炼出来的。
二、话题作文要写议论文,还要从话题材料或话题中拟出一个标题。而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要会“化大为小”,拟一个切入口较小的标题(最好标题能表达文章的中心),或以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如果拟出了一个好的标题,夸张点说,文章近于成功了一半。
下面就以2004年湖南高考作文话题“家庭教育”为例谈谈议论文的拟题方法。
1.可用“三层面”拟题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拟:
(1)“家庭教育”新解(是什么)
(2)“家庭教育”不可忽视(为什么)
(3)“家庭教育”要科学化(怎么样)
以上方法也叫“添字法”,就是在“话题”的前后添加合适的文字加以限制,使之成为短语或单句。根据语义学,文字信息越少,其语义范围就越大(一般表述为话题);限制越多,其语义范围就越小,这正是“化大为小”拟题方法的一个依据。如上面讲过的“水”,就是一个话题,而“水——生命之源”“珍惜生命之水”就是比较好写的作文题目了。
2.从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入手,化大为小拟标题。
(4)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内容)
(5)“棍棒底下出孝子”吗?(方法)
(6)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法)
(7)父母应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方法)
(8)沟通无限(方法)
(9)营造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方法)
(10)家长要“进修”(要办好家长学校)(方法)
(11)妈妈(爸爸),您不能这样说(做)(方法)
(12)家庭教育也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方法)
三、行文中要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确定论点的问题在上面文字中已经分析过,可较好地解决。论据要在复习时将课内的、课外的;见过的、听到的和读到的进行梳理,在写作时,最好要有简要的提纲表现。如2000年高考佳作《人生的选择》,开篇设问,提出“人生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中心论点,然后用大量论据论证:
(1)以屈原、陶渊明、龚自珍、保尔的事例作正面论述;
(2)以秦桧、和珅、陈希同的不同人生态度作反面论述;
最后总结全文,以“我”的理想、情趣和信念,阐明人生是一种追求的道理;结合跨世纪青年的特点,指出人生的答案尽管不同,但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追求。号召青年们迎接挑战,奏响人生最美的乐章。说服力极强。
下面就要熟练掌握好的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简要说明一下。
A.事例论证法。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概述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它必须真实可靠,与论点相一致。
B.引用论证法。它包括引用经典著作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党的方针政策、熟语等。引用经典理论和名人名言时,如果在考场上记不准而又不能查资料时,可作“意引”概述,但不要加引号。
C.比喻论证法。它能化抽象深奥难懂的道理为具体浅显易懂的道理。在运用时,特别要注意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在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点。
D.因果论证法。因果论证可分为三种:由原因推断结果、由结果推断原因、由结果推断结果(由一个已知的结果推断出情况相似的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它是以一种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读者的。
E.类比论证法。这种论证方法将两种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以类似的事实推论对另一事实的看法,借以论证中心论点。类比论证法与比喻论证法的区别是: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从具体到具体的论证方法,是指同类相比;喻证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证方法,以比喻的方法作论证。类比法用作类比的事物通常贯穿于全文,喻证法用作比喻的喻体通常出现于文章的局部或某些句子中。
F.对比论证法。这是学生经常运用的方法,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理论作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往往以正面事例论证其重要性,以反面事例论证其必要性。
G.反证论证法。这种方法不对论点作直接论证,而是对这一论点相反的另一论点进行论证。如果“另一论点”是正确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是错误的;如果“另一论点”是错误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是正确的。这一方法只适用于两个矛盾的判断必是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的情况。
四、议论文中的论据要求:要能典型鲜明论证文章中心,要具有时代性,运用论据的过程中要注意概括性,不能冗长繁琐。同时要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材料作论据,切忌同一性质的材料重复多次出现。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一中)
但与此同时,有很多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的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意识”、“已不再是写作文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慎密的思维”。我认为这些提法是不够准确的。我们只能说,话题作文对考生在文体选择上的限制是“淡化”了,放松了。但这不能说写作时就对文体要求放松了,相反,我们选定了写某种文体后,还是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也就是说,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像议论文,不能写“四不像”的文章。任何一个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只有文体明确才能得高分。而在高考作文写作中,一般都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所以学生必须掌握话题作文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写法,在高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所长选用一种文体写作,才能获得理想分数。
下面我就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写法和要求,谈一下其具体要求和写法。
一、话题作文要写议论文,首先是要从话题材料或话题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明确话题材料所揭示的意义及话题本身的含义,并能根据话题材料的提示或从话题本身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确定一个准确鲜明的中心。
下面就以“水”为话题,具体分析一下议论文中心的提炼:
(1)静水易腐,流水常新:不学则无力量,三省吾身,更新观念、吸收新知。
(2)水无常形,置杯则圆,置矩则方:人要审时度势适应环境,无规矩不成方圆。
(3)水经过净化为饮用水,流入阴沟为污水:人格心灵要净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水滴石穿:学贵有恒。
(5)水向东流不复返:时光易逝,人要惜时如金。
(6)水往低处流:人要谦虚谨慎。
(7)载舟覆舟:干部要尊重群众。
以上这些观点就是在充分理解话题含义之后,从不同角度提炼出来的。
二、话题作文要写议论文,还要从话题材料或话题中拟出一个标题。而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要会“化大为小”,拟一个切入口较小的标题(最好标题能表达文章的中心),或以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如果拟出了一个好的标题,夸张点说,文章近于成功了一半。
下面就以2004年湖南高考作文话题“家庭教育”为例谈谈议论文的拟题方法。
1.可用“三层面”拟题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拟:
(1)“家庭教育”新解(是什么)
(2)“家庭教育”不可忽视(为什么)
(3)“家庭教育”要科学化(怎么样)
以上方法也叫“添字法”,就是在“话题”的前后添加合适的文字加以限制,使之成为短语或单句。根据语义学,文字信息越少,其语义范围就越大(一般表述为话题);限制越多,其语义范围就越小,这正是“化大为小”拟题方法的一个依据。如上面讲过的“水”,就是一个话题,而“水——生命之源”“珍惜生命之水”就是比较好写的作文题目了。
2.从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入手,化大为小拟标题。
(4)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内容)
(5)“棍棒底下出孝子”吗?(方法)
(6)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法)
(7)父母应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方法)
(8)沟通无限(方法)
(9)营造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方法)
(10)家长要“进修”(要办好家长学校)(方法)
(11)妈妈(爸爸),您不能这样说(做)(方法)
(12)家庭教育也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方法)
三、行文中要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确定论点的问题在上面文字中已经分析过,可较好地解决。论据要在复习时将课内的、课外的;见过的、听到的和读到的进行梳理,在写作时,最好要有简要的提纲表现。如2000年高考佳作《人生的选择》,开篇设问,提出“人生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中心论点,然后用大量论据论证:
(1)以屈原、陶渊明、龚自珍、保尔的事例作正面论述;
(2)以秦桧、和珅、陈希同的不同人生态度作反面论述;
最后总结全文,以“我”的理想、情趣和信念,阐明人生是一种追求的道理;结合跨世纪青年的特点,指出人生的答案尽管不同,但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追求。号召青年们迎接挑战,奏响人生最美的乐章。说服力极强。
下面就要熟练掌握好的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简要说明一下。
A.事例论证法。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概述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它必须真实可靠,与论点相一致。
B.引用论证法。它包括引用经典著作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党的方针政策、熟语等。引用经典理论和名人名言时,如果在考场上记不准而又不能查资料时,可作“意引”概述,但不要加引号。
C.比喻论证法。它能化抽象深奥难懂的道理为具体浅显易懂的道理。在运用时,特别要注意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在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点。
D.因果论证法。因果论证可分为三种:由原因推断结果、由结果推断原因、由结果推断结果(由一个已知的结果推断出情况相似的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它是以一种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读者的。
E.类比论证法。这种论证方法将两种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以类似的事实推论对另一事实的看法,借以论证中心论点。类比论证法与比喻论证法的区别是: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从具体到具体的论证方法,是指同类相比;喻证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证方法,以比喻的方法作论证。类比法用作类比的事物通常贯穿于全文,喻证法用作比喻的喻体通常出现于文章的局部或某些句子中。
F.对比论证法。这是学生经常运用的方法,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理论作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往往以正面事例论证其重要性,以反面事例论证其必要性。
G.反证论证法。这种方法不对论点作直接论证,而是对这一论点相反的另一论点进行论证。如果“另一论点”是正确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是错误的;如果“另一论点”是错误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是正确的。这一方法只适用于两个矛盾的判断必是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的情况。
四、议论文中的论据要求:要能典型鲜明论证文章中心,要具有时代性,运用论据的过程中要注意概括性,不能冗长繁琐。同时要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材料作论据,切忌同一性质的材料重复多次出现。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