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贵无言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就是一场表演。演给自己看,演给别人看。
  既然是表演,就少不了要给自己化妆。妆扮是美化自己,把美好的自己展示给别人看。美化自己并没有错,但不能天天沉浸陶醉在美好的假象中,要认识卸妆后的自己,要悦纳真实的自己。
  当妆化好了,表演的幕布拉开了,就一定要积极地演出,用真心用真情,不做作不忽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
  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很多时候,你无法表演自己,你会戴上别人的面具,你会说别人的话,你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你没有选择权,但可以选择的是—无愧我心。
  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要用模糊的眼光看对方,用清晰的目光看自己,那一捧捧的鲜花和一片片的掌声可能是假的,那一阵阵的吵嚷和谩骂也可能是假的,淡看这些,时时处处去积累、去储存心底的善念,时时处处对得起观众就是。
  自己亦是自己的观众,要不时看戏,要不时入戏,要不时出戏。
  《小窗幽记》中言: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此语是说,能够放下追求世俗名利的心态,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放得下大丈夫之心,才能称为仙佛;放得下成仙成佛之心,才能彻悟世间的真理。
  成佛成仙的人从来没有,能成为一个演好自己的人,可以挥手清风放手清风,就已经算是彻悟世间真理了。
  人生无论表演什么,如何表演,都不能失却了真,“真”字一丟,“人”字将少一撇或者一捺,让人笑话。
  世间乃戏场,看似热闹,你给我叫好我给你叫好,你给我鼓掌我给你鼓掌,但一出一出的戏散场后则会发现,人生原是一场独自的演出,所有热闹带来的不只是鲜花,还有扬起的尘埃,我们要默默地把自己种进尘埃里,争取生出不染尘埃的花。
  默默地,就是无言地。无言,是一种境界,人生之戏贵无言,人生之戏贵让人无言。
  孤山夜雨荐自《大公报》2017年5月20日
其他文献
“听到中国品牌这4个字,你首先想到什么?”2017年哈佛中国论坛会场,“炉边谈话:中国品牌在美机遇与挑战”开始前,主持人向听众提问。一位留学生亮出了自己的答案:机会。  作为“炉边谈话”嘉宾之一,我不禁为这位听众的机敏和睿智点赞。邀请中美两国政、商、学界精英,聚集上千名来自北美地区的投资商、创业者和学生,共商中国主题,共享独特见解,而且一年比一年红火,哈佛中国论坛的火爆,的确离不开机会二字。  上
期刊
“我不相信全世界都成了澳大利亚羊。”这个比喻,是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创作手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中引述的路遥的话。  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次全国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上。那时候的路遥,已经发表了他的成名作中篇小说《人生》,正准备开始创作后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当时,包括路遥家乡在内的不少乡村正在推广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羊种,“他借此事隐喻开始兴起的现代派和先锋派创作”,“不信全世
期刊
历史学家陈寅恪,提倡“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一名言,对于治学和艺术同等重要。对于艺术而言,与其说这是一种高贵的学术品格,不如说是在因袭前人的时弊中,倡导一种独立超拔的艺术风尚。诚然,风骨卓然的士人,是淡于名利的,是超然物外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不为物役,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  无独有偶,与李叔同保持一生友谊的夏丏尊,为人善良,慈祥可亲。他和李叔同一样受到学生们的爱戴,他在师范学校任教时,还当过
期刊
1970年7月,杨绛、钱钟书及其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同事们,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改造。  杨绛和同事叶廷芳等,编在同一个“菜园班”劳动、同一个“学习班”开会,朝夕相处。因为大家都是研究学问出身,繁重的劳动结束后,就拿出随身带的外文书籍进行翻译、学习。  过了几天,叶廷芳等年轻人凑在一起聊天,聊起翻译问题,互相询问一天能译多少字。一般回答都是2000字左右。这时,杨绛只在旁边听也不说
期刊
第一句:“人都是逼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第二句:“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
期刊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  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
期刊
什么叫教养呢?词典上说“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瘦骨嶙峋。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
期刊
听陈巨来闲话当年上海滩艺苑文坛风流人物,好有趣。  老先生说,解放后,邃于国学的冒孝鲁任复旦大学外文教授。他每读其父、著名诗人冒鹤亭的诗文,必指摘之,连呼不通;遇到“文人”“雅士”捧着诗文来请其指正,他至多读上三行,即云:“好!好!”将诗文掷还。海上丹青名手吴湖帆平日以词自炫,尝亲书小楷,付珂罗版影印,名之曰:《佞宋词》,后附《和晏词小令》一卷,乃央求女词人周炼霞代书而捉刀者。吴湖帆求冒孝鲁为词集
期刊
学者陈思和曾提出一个特殊的文学史现象,即“潜在写作”,并以无名氏、张中晓、食指等人为例,认为这是作家“不受现实处境的干扰”,“专心致志地为达到一个预定写作目标”而从事的“自觉的创作”。若干年后这些作品被“打捞”上来,使人们猛然发现,海底原來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近年来,从没在文学史上露过面的木心,也不经意间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他的创作、他的语言,还有他的文学观。  上世纪80年代
期刊
世上有两种事情不可推托,来了就是来了:一是爱情;二是老。  没有人不怕老,男人、女人都怕。怕老的人爱照镜子。张国荣最怕,所以,他飞下去——他也敢飞,能飞下去做一只蝴蝶的男人就只有他。  她比他大两岁,就永远有理由说,你比我大,你要让着我。  年龄真是个致命伤,永远永远比人家大,终生如此。每次吵架,这是最要命的理由。  所以,女人不要找比自己小的男子——危险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中年,他是最好年纪,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