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画面中表现手法的特征和出现原因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部分绘画作品,并分析其画面中表现手法的特征和成因。首先,笔者从历史背景、生平经历和创作心理转变这三个方面来解释和分析克里姆特的画面成因。之后,分析画面的艺术特色,讲述由于生活的变化带来创作心理的转变,导致画面内容的和表现手法的巨大转变,以及这些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后总结他的画面中为什么会充满异域特色和平面化的装饰手法,讲述他的作品用绚丽夺目的金色和富有冲击性的色块相碰撞,再加上平面化的表达手法,让他的作品表现出华丽、独特的异域风格,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工艺化的精美。
  关键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画面风格形成原因;平面化的装饰手法
  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本书中作者提到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观点。联系实际,在我们观看一副艺术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是画面内容,还有一位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一位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华丽。他的画面色彩明亮、装饰性强、构思精巧,其中运用平面化的设计,让画面更具装饰感。其中金箔的运用,讓画面更加夺目绚丽,让观者为之惊叹。克里姆特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所以我希望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探寻他创作心理的变化,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一、克里姆特作品中特殊材料运用的成因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出现。第一个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世界格局产生冲击,使得艺术领域的传统绘画艺术的主导地位产生动摇,出现了一批新兴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与传统“学院派”相对立,而克里姆特便是这些新兴艺术家中的一员,与新艺术思潮的不断接触,让他想寻找一种能与当时时代匹配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注重原始与自然的表达。
  第二个方面就是家庭原因,克里姆特的父亲是一位金匠,母亲喜爱音乐,这让他有了对艺术的敏锐洞察力,也让他产生了在画面中使用金箔的思路。后来由于亲人的离开,让他对生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体现在他的画面中。
  第三个方面就是当时世界范围的艺术环境活跃,出现了象征主义和虚无主义等新思想,也影响了克里姆特未来的创作题材的选择。
  第四个方面就是他自身的优势,他对其他风格的艺术包容性强,并虚心学习,融合其他艺术流派的表现风格,让他的作品更具独特的美感。
  (一)现实生活对创作的影响。除了前文提到的社会大环境导致新思潮的出现,还有家庭环境对克里姆特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大多华丽夺目,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画面中使用了金箔的缘故。我认为除了金箔能更好的表现克里姆特心中所想这一个原因之外,还有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
  克里姆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都是艺术爱好者,他的父亲是优秀的金匠,这让克里姆特从小就了解到金子这种材质在艺术和工艺领域的运用。母亲爱好音乐,让他的从小生活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为他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据说克里姆特从小就喜欢不停的涂画,后来顺利的进入奥地利艺术工艺博物馆附属工艺学校学习,并且成绩优异,还取得了奖学金。后来他的弟弟也进入该校学习,他们两人经历了长达17年的“学院派”基础训练之后,两人都具有严谨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油画方面的细腻技法,高超的绘画水平让兄弟两人毕业后接到各种项目和委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其中克里姆特在历史装饰画的委托上有很高的造诣,大家都认为这就是适合他的艺术风格了,但是他却不满足于当时取得的成就,他不停的探索尝试,在绘画风格上实现了多次突破和进展。
  (二)维也纳分离派的经历。大家都知道19世纪的欧洲由于工业革命的冲击,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对金钱、权利的追求更加狂热,社会的贫富差距变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但是社会总体看上去华美绚丽,背后却暗藏矛盾。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思想和观念都受到了冲击,在艺术方面,传统艺术学派的领导地位也受到了动摇,传统写实主义绘画遭到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新兴画家宣布与传统“学院派”决裂。相对的“学院派”也不停的打压新兴艺术。
  在这样的矛盾下爆发了新艺术运动,这是欧洲各国爆发的一场艺术保护运动,主张唯美主义和以装饰性为主的表现手法倾向明显。此运动最早兴起于英国,后来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变成一场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群众运动。在克里姆特所在的奥地利这种运动被称为“分离派”。在“分离派”成立之前,克里姆特就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让他成为分离派的领军人物。这样的变化给了克利姆特新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分离派”很特殊,加入分离派的艺术家众多,但是涉及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方向。每一位艺术家都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和特色也完全不一样,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这让当时作为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吸收了很多其他领域和方向的艺术特色和创作经验,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基础,提供经验和灵感。分离派主张与传统的美学观念和“学院派”的绘画方式决裂,提倡艺术的自由,艺术应该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艺术应该是自由的。这种思想也影响着克里姆特的创作思路。
  虽然后来因为分离派内部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和观点冲突,导致分离派的解体,克里姆特和一些骨干艺术家退出分离派,但是不能否认分离派带给克里姆特的影响。促使他不断探寻内心世界,找到最适合表达自身的艺术手段和画面。从而推动了克里姆特的作品从古典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
  (三)拜占庭镶嵌艺术对克里姆特的启发。拜占庭艺术的主要特色是用充满象征主义的符号和图式表达内在精神。偏向抽象表达的一种。其中著名的拜占庭镶嵌画大量运用金箔和银箔,用大量的金色作为背景,衬托出主体人物的神圣感,一般出现在教堂的墙壁或穹顶上,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克里姆特受到拜占庭镶嵌艺术的启发,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实践,最终出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除了主色调金色的运用,克里姆特还运用对比度很高的色彩进行碰撞,這些颜色大多纯度很高,但是经过克里姆特精心的设计和分割,让画面中出现特定的花纹,这些花纹有时用在背景上,有时又用在人物的衣服上,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出彩。
  在线条运用方面,相比于克里姆特之前具有古典主义特色的作品,线条变得更加简洁大胆、也更有设计性,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符号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装饰纹样,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形象特征,而是重在表达,象征主义倾向明显。这种转变和镶嵌画中的抽象表达手法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二、学习吸收其他艺术流派的风格导致具有异域特色的表现手法出现
  前文提到克里姆特在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学校教学内容相对传统,让他学到古典的绘画技巧,这也导致克里姆特前期的绘画风格偏向古典主义,画面格调雅致,技巧细腻。1883年,克里姆特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与自己的兄弟和朋友成立了公司,在工作期间,展现出精湛的古典绘画技艺,名声大振。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艺术运动和新兴艺术思潮的传入,让克里姆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各个流派对克里姆特的影响。当时欧洲的迅猛发展,殖民主义思想的出现,导致了战争。克里姆特所处的时代是战争时期,正是西方掠夺东方的时代,西方殖民主义从东方抢走了大量艺术珍品,例如中国的传统国画、书法、瓷器、屏风、工艺品等具有东方民族元素的艺术珍品,还有日本“浮世绘”等作品。这些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开阔了当时西方艺术家的视野,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东方元素。克里姆特收藏了很多东方的艺术品,有一些肖像作品融入了中国的屏风、花瓶、绘画、雕塑中的元素,成为画面中的背景。例如在作品《弗里兹.里德勒的画像》中的右下方出现了中国传统印章的表现,在克里姆特的画面中是两个正方形,分别是画家的名字和这幅作品的创作日期。这种东方艺术风格的造型和图案纹样的运用,使其作品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体现在克里姆特《持扇女子》这幅作品中,这名女子虽然是西方人的样貌,头发弯曲,鼻梁高挺,但是衣服上有中国传统的荷花纹样,画面背景中有凤凰这一东方传统元素,表现手法也偏平面化,就像国画中的白描手法。
  当然,当时风靡世界的日本木刻艺术和图示设计,对克利姆特也有很大的影响。他收集和观看了很多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而且很快将其中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二)画面中综合材料的创新运用
  前文提到过中国、日本等地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对克里姆特创作的影响,除了东方美学的影响还有来自埃及、中东、拜占庭等艺术风格的影响。其中拜占庭传统艺术让克利姆特的作品更具异域特色。因为克里姆特认识到一些工业材料可以用于画面,这让他开始探索传统绘画与新材料的结合,例如玻璃、羽毛、金币、铜币、珍珠、珊瑚、玛瑙、钻石等特殊材料。他不光大胆的借鉴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还利用特殊材料填充画面,让他的作品更有异域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形成他独有的艺术风格。让他的作品具有别人没有的工艺性。
  由于克里姆特父亲的工作内容,让他从小就接触了很多传统工艺的镶嵌画。他在以后的作品里就很自然的把这种中世纪的传统工艺和20世纪的审美结合起来。贴金箔、贝壳、羽毛,这让克林姆特的作品更加华丽夺目。再加上克林姆特的作品中女子头饰,佩饰、妆容等基本都具有埃及特色。让他的画面更具异域特色的神秘吸引力。并且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并且融合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甚至不同时空的审美,让他的作品更具世界性。
  三、符号化的构图思路让画面独具特色
  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一些大面积的、有规律的装饰性图案总会让人记忆深刻。这些花纹在不同的作品中具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生命树》这幅作品中有很多像漩涡的螺旋图案,这些纹样看似在不停的旋转,好像是在表达树干不停生长的趋势,又好像寓意这棵树的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生命力。树干上的圆形符号很像树干上的纹路又很像一个个富有生机的细胞。人物的服装上也有一些形状的精心布局和规则排列。让整个画面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和神秘感,形成引人注目的画面效果。这种对画面的精心布局还体现在画面点、线、面的分布上。画面中的线条在一定的创作编排下,可以表达出物体的特质和作者的情感。例如这些表达树枝的螺旋线,好像能看见繁复盘旋、粗细不同的树枝不断弯曲变换的向天空的方向生长。
  四、结论
  克里姆特创作生涯被后人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古典时期,因为工作原因,他接受了很多历史题材的商业绘画,发挥了他精湛的绘画能力。不过他不满足于当时取得的成就,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加有个人风格,这让他不断尝试新的思路,不断实践,最终突破自我。第二个阶段的克里姆特沉迷于金箔等新的材料,并将这些综合材料运用于画面。然后加入了平面几何的构图理念,画面的象征性更为明显,此时的画面华丽璀璨,夺人眼球。第三个阶段的克里姆特接触到来自中国、日本、拜占庭等地艺术流派的艺术珍品,扩宽了他的创作思路,他在作品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民族图案,沉迷于绚丽神秘的东方传统纹样。让画面更具有装饰性和趣味性,还有一种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象征主义表现的更为强烈。画面内容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人体扭曲变形,但是色彩运用和谐,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最后表达他的作品达到故事性、叙事性和表现性的完美平衡。
  可见在不同时期,创作思路会根据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而产生改变,导致画面上出现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手法。每一位艺术家都经历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体会自我的过程,不断尝试和自我交流,不断整合得到的收获和失去的遗憾,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惜文.探究克里姆特绘画符号语言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9.5.28
  [2]文宇蓓.试论克里姆特绘画—对生命的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2.5.15
  [3]潘梦媛.克里姆特绘画装饰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6.10
  [4]戴祥敏.克里姆特寓意画中的女性与蓝色[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5.20
  [5]徐珍珍.拜占庭镶嵌艺术对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影响探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6.15
  [6]郝蓉蓉.《比较分析维亚尔与克里姆特油画艺术对现当代油画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5.28
  [7]金波.解析克里姆特作品的装饰性语言特征[J].美术观察,2016,2016(06):126-127.
  作者简介:
  颜佳(1997-),女,汉族,籍贯:山东省东平县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油画
其他文献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减震吸声等诸多优良性能,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绿色节能建筑中具有广泛应用。轻集料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是制约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关键。本课题基于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内部裂纹开展与破坏机制,从轻集料自身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与水泥石界面过渡区性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堇青石/贝利特复相高强轻集料理论模型。通过对堇青石等主要组成矿物的设计和孔结构调控制备了高强堇青
摘 要: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全民素养的重要基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群众文化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文章主要对新农村建设下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群众文化;农村建设;新农村;工作思路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
期刊
针对现代社会对电容器的要求,寻找一种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介电损耗的材料成为了电子行业迫在眉睫的事情。Ca Cu3Ti4O12(CCTO)材料自被发现以来,已经证实了其介电常数在较大频段内始终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区间(>104),且随着温度的改变,其介电常数的值也几乎不发生变化,这些优良的电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但CCTO的介电损耗较高,距离制备元器件等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采用碳酸钙粉
学位
摘 要:2000年,新浪赴美上市。从监管现状来看,我国关于VIE模式仅有的现行法律法规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要求。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及法院对VIE模式的态度也较为模糊。通过转变VIE模式监管理念、完善VIE模式上市监管和事后监管与救济制度等手段,可达到构建较为完善的VIE模式监管路径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协议控制(VIE)模式风险;合法性;模式监管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公司想要在国内直接上
期刊
近年来,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各种形式的火炸药威胁着国家和人民安全。爆炸过程中的相关化合物及残留火炸药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人与自然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火炸药的现场、实时检测不仅可以预防恐怖袭击、维持社会稳定而且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无标记和快速检测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火炸药的检测中。然而,受制于检测基底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检测性能仍
盐湖卤水、磷石膏、竹加工废料是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留下来的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废料,其堆积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的环境问题。轻烧氧化镁和盐湖卤水提纯的Mg Cl_2可制备氯氧镁水泥(MOC),针对MOC耐水性差的缺点,本文提出利用工业废弃物磷石膏(另可掺少量磷酸)、微硅粉分别对MOC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MOC的耐水性。根据两种不同改性方法得到的MOC作为粘结剂和竹加工废料制备建筑用的仿木材料
摘 要:为了能够满足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并且当下已经面临要枯竭的情况。由此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建设技术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在建筑建设过程当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中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当中能源的消耗,并且降低对施工建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确保整体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会重点分析该技术主要的应用优质,并具体讨论其
期刊
摘 要: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民本思想打破了孔子以来坚持的君民关系的传统,开始以民为本,重视民意,“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对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这种思想的局限性,以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民本;民;君主;民贵君轻  一、孟子民本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民本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存在。孟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
期刊
二硫化钼(MoS_2)作为继石墨烯发现后的又一类二维材料,不仅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层状结构,还具有天然的带隙可调特性(从体材料的间接带隙1.3 e V转变到单层的直接带隙1.8 e V)。由于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质,因此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二氧化钒(VO_2)薄膜在68℃左右会产生半导体-金属相变,从单斜相转变为四方金红石相,同时伴随着光电性能的改变,使其在光电器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