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导丝技术对起搏导线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因保留导丝至起搏导线断裂的病例,观察保留导丝对起搏导线的影响。

方法

观察了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导线断裂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导线拔除的患者6例,其中5例采用了保留导丝技术。

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拔除了导线。2根右心室主动固定导线的保留钢丝及导线内部线圈均断裂,断裂处在锁骨下静脉。2例左心室导线的保留导丝及导线线圈均断裂,断裂部位在三尖瓣环,1例左心室导线仅保留导丝断裂,但内部线圈仍完整,测试导线阻抗未见明显升高。

结论

保留导丝可损伤导线绝缘层及内部线圈,建议慎用保留导丝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在伴有眩晕症状的迷路内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迷路出血或渗出,以及6例迷路内神经鞘瘤患者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和影像特点。4例迷路内神经鞘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病例均为临床诊断。迷路出血或渗出的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结果,并排除颞骨占位性病变侵犯内耳等。迷路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依据临床和影像表现。影像检查:2例迷路出血或渗出患者和3例迷路内神经鞘瘤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心脏MSCT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控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猪10只,每头猪均进行常规剂量(A组)及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电流[分别降低30%(B组)、50%(C组)、70%(D组)]的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MSCT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IMR重建,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的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分别对总体图像质
目的探讨眼眶内静脉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7月,12例眼眶内静脉畸形经介入硬化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左眼7例、右眼5例,介入治疗前接受过外科手术切除3例。介入治疗穿刺针经皮直接穿刺病灶,回抽注射器确认回血良好后,在DSA引导下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化剂。患儿每个月接受1次介入硬化治疗,直到术中穿刺针难以穿刺到回血良好的病灶为止。自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达比加群酯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3月11日至2014年4月16日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将接受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为达比加群酯组60例和华法林组60例。达比加群酯组: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给予110 mg或150 mg,每日2次口服,至少服用2个月。华法林组: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给予3~6 mg,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控制INR在2.0
期刊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房颤)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入选进行房颤消融术患者60例,根据围术期抗凝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华法林组30例,达比加群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共有11例发生大小并发症(18.3%)。在达比加群酯组中没有严重出血,华法林组中严重出血1例,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