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激励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反复强调的重要教育路径,在各种教育观点中,激励教育开始逐渐获得家长的认可,进入到家庭教育的视野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一直强调“人人都渴望欣赏和赞美”,激励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人性深层需求的教育方式,生发于人性中这一根本需求,繁荣于人性中自我实现的普遍诉求,从本源上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驱动孩子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关键词:激励教育;家庭教育;激励运用
  【中图分类号】G78
  一、激励教育的本质
  追本溯源,要探究激励教育,需要先了解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激励,简单的说,就是激发个体的动机。因为人的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又由需要决定,当家长通过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孩子动机的条件,家庭中的激励教育就产生了,无疑,这种主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动自发、心甘情愿朝着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方向前进的过程,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也是最有成效的教育。
  反观古往今来传统的教育方法,一直以来主张要求、下指令、说教,打压了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僵化的思维和教条主义逻辑,仅从心灵上来说,对孩子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束缚了,但真正的教育,却恰恰是放开孩子心灵、接受大自然的滋养,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负责的个体来逐步实现自我成长。近30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在学校和家庭尝试运用激励教育后,惊喜的发现还有这么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束之高阁,而在人性的诉求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激励教育重视激发孩子的动机和兴趣,重视孩子的自我激励,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教育开始慢慢从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理论研究中走出,落地到学校课堂,也落地到很多用心研究孩子教育的家庭中。
  激励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是激励教育的着眼点。如果没有这个着眼点,教育孩子就会变成随心所欲的行为,很可能今天一个方向,明天一个思路,家长随意变化教育目标,孩子也跟着忽左忽右,这种教育发生在很多家庭中,是不争的事实。而激励教育的切入点正是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学习与成长动机,点燃孩子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孩子独立、成熟的思考问题、面对人生。
  人要产生行动,需要动机来推动,动机可分为两种: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引发,在一定程度内是快捷有效的,而内部动机则是基于对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比如乔布斯对苹果的系列产品呕心沥血、追求极致、尽善尽美,这完全是内部动机在激发他持久的兴趣、热情和专注。相比而言,这比任何外驱力都更能创造奇迹,所以内部动机驱动力更强、更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也更值得家长不断探究和实践。
  内部动机的激发和孩子主体意识的形成相辅相成,一方面,孩子在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健全自我形象和主体意识,这是内部动机产生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家长通过不断激发、维持和强化孩子正向的内部动机,也在不断推动着孩子主体意识的形成和确立。激励教育就是运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不断激发孩子的内部深层动机,将孩子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将学习目标、生活目标转化为孩子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塑造孩子独立、成熟的主体意识。
  二、激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激励教育分正激励和负激励,通俗的说,就是奖和罚。
  奖,一般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欢的表扬用语作为精神奖品,比如:乖宝宝、好孩子、真用功、很有礼貌、不错、真厉害、真棒、真懂事、很有规矩、真能干、棒极了、太好了……再比如,可以使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看着孩子欣赏的微笑、对孩子竖大拇指、拥抱孩子、对孩子点头、握手、亲吻孩子、目光接触、拍肩膀等。当然,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扬用语也需要适当调整,不然会导致孩子反感、不买账。
  再来说罚,惩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冷落、批评、警告、惩罚、约束。但操作时一是要注意选择时机,保护孩子自尊心,二是惩罚的规则提前与孩子约定好,否则操作时容易降低孩子自尊水平,造成孩子的叛逆行为,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作为两种可搭配操作的激励类型,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或抑制作用。
  激励教育可采用两种基本形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进行激励,激发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激发其力争上游的动机,孩子在获取奖励的过程中能真切的体会到一种外界的认可、内心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相对来讲,精神激励是无形激励,更能持久稳定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激励主要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1、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的前提是投入和交流感情,实实在在的付出时间和精力、用心建设亲子关系,在家庭中产生一种互信互赖、关心照顾、体谅支持的亲情和氛围,有了这个前提,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互动是流畅的、正向的,才谈得上运用情感激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家长才会真正的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和理解孩子,哪怕孩子有了一个微小的进步,甚至在一般人都还未发现前,家长就已经及时表示惊喜和欣赏了,这样的孩子不断在微小的进步中进行多次自我肯定后,慢慢就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运用情感激励,家长还应该训练自己的包容心和耐心,有的家长总用苛求的心理看孩子,看到的总是孩子缺点多于优点;有的家长却能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到的肯定是孩子长处多于短处,显然,后一种孩子更容易从家长那里获得自我肯定和良好的自我形象。所以,家长看孩子一定要从欣赏和鼓励的角度出发,把目光聚焦于其优点和长处上,善于发现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2、榜样激励法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力求上进而不甘落后的,只要有适合的榜样,孩子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和赶超的目标,从榜样中得到直接的激励。 所以,为孩子确立适当的学习榜样,是父母可以和孩子探讨的一个话题,在探讨中,也是引发孩子思考、推动孩子成熟的过程。当然,父母不能为孩子确立标准过高的榜样,这样孩子会觉得差距过大、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其实,父母自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用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用心付出和卓越表现来影响孩子,这种榜样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时时处处的持续的激励;反之,如果家长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是盯着手机玩游戏、刷朋友圈,这对孩子就成了一种负向的示范。   3、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孩子的动机、引导孩子的行为,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聚焦着人的行为,把行为引到一个特定的方向,目标本身是行为的一种诱因,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因此,设置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持久调动孩子的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目标时,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家长的意见为辅,设置一个有挑战性但又可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
  4、信任激励法
  信任激励就是用信任对孩子进行激励,没有什么比被人理解、尊重、认同更能调动人的激情了,而信任的本质就是理解、尊重和认同,信任孩子,孩子就会建立起真正的自信,有了自信,孩子才能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才能从一次次的挫折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开辟新的局面。这种自信除了成年后在生活中的历练和积累之外,更多的缘于成长中受到的鼓励,尤其是第一教育者——父母的悉心培育和全心全意的支持。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精神激励手段,精神激励是内在激励,能最大限度、持续不断的激励孩子,所以激励教育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不把激励作为诱饵,更不把激励当成条件和交易。
  三、实施激励教育的常见误区及改进措施
  激励教育在家长实际操作中常见误区如下:其一,偏重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但盲目使用会使孩子缺乏主观能动性,弱化内部动机,这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过度理由效应”。其二,目标脱离实际。完美心态或好胜心强的父母往往会把激励的目标定得过高,只有孩子实现高目标才实施激励,这样容易使孩子苛责自己、缺乏自信;反之,溺爱的父母容易把激励的目标定得过低,这样孩子容易盲目自大、自满自足。
  针对以上误区,建议改进措施如下:
  1、激励教育应调整操作重心,精神激励应该得到更多的创新和运用,这样孩子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好的行为在不断巩固中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激励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更多的注重精神激励,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心智成熟的个体。
  2、激励教育要设置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有五个要素:可量化、可实现、有挑战性、有时限、内容明确。这些要求也适用于孩子的目标,好的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孩子更加自信和自主。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激励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施中要注意正确合理的使用。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发展,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外部激励,逐步形成孩子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W·麦克米金著 武向荣译: 《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2、刘正华:《名师激励学生的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3、肖川:《大师谈教育激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其他文献
氯碱工业作为重要化工基础原料产业,随着国内经济和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产品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和用量越来越大,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近年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变化
团体治疗中疗效因子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集中探讨团体治疗中疗效因子的相对性,即对于不同团体、团体不同阶段和不同个体而言的疗效因子的相对性;另一方面集中在探讨影响疗
桥梁是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梁结构特性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南京大胜关大桥是跨越长江的重要铁路通道,综合考虑其规模及安全维护需要,大桥配备完备的传感器监测系统。这些传感器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桥梁结构特性,同时设计预警系统可以实现桥梁状态实时监测。传统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分析大量监测数据且处理延时长,本文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提升数据分析性能的同时全面分析桥梁监测
目的:通过对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ity,THOP)的早产儿血清S100B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NSE)、听力筛查、头部影像学检查及神经行为测评,分析THOP与脑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8例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大体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及免疫表型,复习临
在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条件下,许多误差源都能通过差分或模型校正的方法进行消除或减轻,多径效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误差源,因此保证天线的抗多径能力对于高精度GNSS应用
作为党的新生力量和国家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关、能不能承担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既关乎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又关乎国家的前途。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认真学
【摘要】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和微媒体层出不穷的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便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文章首先从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微时代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微时代呼唤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有新的变革,然后总结了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主要类型,最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 远程教育
【分类号】G633.3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挖掘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