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业素养“第二课堂”的实施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hexia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素养是职业人群在职场发展时应该具备的综合且全面的素质能力,各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的学习是教师们对于各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职业素质的形成在教育中缺少应有的渲染失控,很难将学生们自身的职业品质内化提升。另外,由于第二课堂中的活动内容安排过于简单,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实效影响,没有将第二课堂科学有效的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引导。
  【关键词】第二课堂;职业素养;活动体系
  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各个行业也随着国际与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有了结构上的变化,职业素养的教学培养模式也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与时俱进。不要只单单的停留在单一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要随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而进行全面的改善。
  一、第二课堂活动现状与职业素养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各方面所关注的重点。然而,很多的企业却面临着找不到满意员工的问题,企业对职业素养的看重,甚至高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再强的员工,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企业的实质贡献并不会长远,因此企业把职业素养作为企业员工的一项重要评审指标。而学校在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并没有把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各个校园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职业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平台。据调查了解,随着各企业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上各方所竞争的人才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各中职学校现有的专业教授的知识并不完全能够满足这些岗位的要求,因此各职业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打起精神跟进时代的进步,重新调整授课方法与思路,要与现实接轨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令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
  系统化、专业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改革并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其根本太过于复杂,所以现实社会与各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对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的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高速前进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所强调的完整性以及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已经无法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培养,我们需要着重在学生们的实际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就必须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灵活地将实际操作融入到理论知识的课堂上,让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时候学会了应用,在应用实施的时候学会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相辅相成。对于该课堂的理论则需要进行虚拟实践进行吸收消化,因此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引入一定基础与课堂相关的项目制教学,设定一些必须实际操作的环节,从而令学生们通过自行的实际虚拟行动来更深刻的领会与了解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职业素养是各中职校园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与各行业各企业的紧密联合是一个可以重点实践的环节,应从社会培训、礼仪规范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重视各职业的标准,去寻找评价依据。我国的职业标准结构已经将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转为注重的标准因素,特别是以能力和业绩为中心。
  二、第二课堂的改革
  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效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当中合理的运用融入现代社会的企业性,创业性的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能力,并且可以更好的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实在的实践活动,教师们应有效的结合实际并利用校园的优势创造一些专业技能的比赛、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表扬、开设网上创业论坛和技能探讨论坛,并且定期举行设计作品大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奋发向上的竞争精神,不仅如此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对于第二课堂的热情。
  丰富授课教育内容,并且将其注重点突出。利用特殊虚拟实践手段使得学生们对其重点具有着较高的重视度和全面的了解度,教师们做好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感情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与提升。明确的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将社会职业生涯的教育逐渐的纳入到学校教育和生活中。有效的使学生们将生涯认识、探索、定向、准备和熟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定位。使得学生们获得一定的職业生涯能力并将自身的生涯规划观念逐渐清晰,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职业的素养完善一个人的人格,职业规范的学习是学生社会发展的基础,沟通、协作、负责等从业素养的培养能构建学生的社会价值体系。并通过多种的培养手段对于学生的从业素质进行培训,从而使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偏向于理性。第二课堂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培养和增强学生们的基本技能,经常组织技能比赛可以令学生们通过参与比赛加深对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的认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们应有效的将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教育、企业活动、技能训练以及创业教育全方面的与校园第二课堂融合。学生们毕业后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涯就结束了,学生们如何在工作中进行有效良好的工作效率和职业素养都是需要在工作中、人际交往中的不断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此外,一个良好的德育理念,一套好的制度,关键在于各个学校的落实和有效实施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与各行业各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应该深度的融合各方面的体制并且全面有效的教导与引导学生们增强职业素养的意识。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毕业生,如何保证学生们在毕业后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能被企业认可,这就需要在校园教育上,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方法和培养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
  作者简介:
  蔡冬燕(1986-)女,广东省潮州市人,民 族:汉 职称:助理讲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职业素养教育。
  王芳(1984-)女,广吉林省松原市人,民 族:汉 职称:讲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3/14期。
  [2]王传庆:《高职教育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刘晓凤:《创新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神州教育》201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耦合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该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以农业领域为切入点,探究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问题,分析发现农业科技金融领域存在政策不协调、贷款门槛较高、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与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模式、拓宽农业科技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以进一步促进金融惠农,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提供支撑。
【摘 要】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大学生一般英语通用交流能力,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浪潮下,改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发展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环境等有利条件,探索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是否具有可行性。经过大量的试验和探访研究,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相当的优势。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构建英语写作平台,还可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锻炼视听说等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和
期刊
【摘 要】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属于拓展运动项目,目前在高校开展的越来越多,这项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高校学生作为攀岩运动的主力军,为中国攀岩界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攀岩运动的普及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攀岩运动的特点,着重对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攀岩课程;拓展运动;可行性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它是脱胎于登山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的实际需要,也是国家政策对职业学校办学行为的现行规范要求。如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学生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和转岗竞争力,已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顶岗实习;学生管理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2+1”教学模式,是指前两年在校学习、实习,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
期刊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应以目标体系为方向,以内容体系为根本,逐步构建“两种体制,三种体系,四支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当前形势;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方案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的工程,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对科学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在传统文化模式被打破的同时,新的文化模式并为成型,社会文化发展中各种问题凸显。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对我国文化现状进行哲学分析,并寻求我国主流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建设之路。  【关键词】文化哲学;主流文化;文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主流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充满危机。[1]在此
期刊
【摘 要】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者的得力助手,也是将学校各项教育思传达给学生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干部要能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性,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学生干部;素养;职能  一、什么是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在我国各大高校是一类学生的代名词,这类学生做着不是干部的干部的事,他们与同学并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但是却必须在一个集体中承担起一份重担,所有的事情必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分层教学”的提出行了阐述,针对现代中职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困惑,提出了中职语文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的特点,还是提高中职学生基础文化课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更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为中职学生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与其他学校相比,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校园文化氛围不够良好,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而后分析了加强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该论文的转型对于未来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