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身体力行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身体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乐趣,体会成功,提升技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1.故事情境
  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讲“屠狗妖”的故事.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屠狗洞,当人牵着狗进去时,人安然无恙,狗却常常死亡.提出问题:(1)真有屠狗妖吗?(2)进山洞后,为什么人与狗的命运大不相同呢?(3)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接着把科学家波曼尔探究的过程告诉学生.最后引导学生一起通过实验揭开其中的奥秘.
  2.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蛋白质和维生素”时,教师可提出问题: (1)当我们把鸡蛋或鸭蛋储放在冰箱里时,蛋的大头朝上还是朝下?是直立还是横放比较好?为什么?(2)冷藏一段时间的鸡蛋或鸭蛋一旦出库放置是否更容易腐坏,为什么?(3)煮熟的鸡蛋或鸭蛋的蛋黄表面往往呈现灰色,这是什么原因?(4)腌制的咸蛋在蛋黄表面会出现黄油,这是什么原因?(5)把一个鸡蛋小心地放入装有食醋溶液的大烧杯中,会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常见现象中的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选择素材,教会学生自主探究
  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但是由于时间、学校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制约,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本校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下,从中摸索出自主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教师可给出一种现象:将一根点燃的小蜡烛放进一个烧杯中,蜡烛熄灭了.然后让学生对此现象——蜡烛熄灭的原因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为什么放进烧杯后会熄灭.进行猜想:烧杯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设计实验:从烧杯底部取一些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有没有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确定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
  三、强化实验,让学生展现自主探
  究能力
  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但由于课时紧和组织学生实验的工作量大等原因,有的初中化学教师实际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学生实验就被演示实验所取代了.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偶尔做些实验担心受怕,唯恐损坏了实验器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辅助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所用的器材、实验用到的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把学生的思维与观察结合起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做好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做好示范.
  包括演示实验在内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应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一遍印象会很深刻.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真实的科学态度.如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等.学生实验一般组织合作小组一起完成,相互检查、督促每一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一起分析,实验报告一起如实填写.
  教师可将实验教学延伸到课外.布置学生课外制作化学实验道具、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把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开发家庭小实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自主探究与接受性学习相辅
  相成
  化学教学固然要让学生探究,但什么知识点都探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探究性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而且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接受性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有的知识需要讲的,还是一定要讲.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走了弯路,犯了错误,教师还是要指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在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的特点,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探讨与摸索,初步构建了“自学教材——讨论交流——总结点评——练习巩固”的探究性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自学教材 讨论 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灵魂.问题意识的产生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后,学生就会思维活跃,积极探究,其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人经历提出一些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有利于其个性发展、思维结构的完善,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化学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多丽丝·莱辛是当今英国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丰产而富有争议的女小说家,代表作最能体现其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揭示女性精神状态、生存危机的创作意图.本文试图通过对导致中女
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rn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
按照“成功学”的定义,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潜能,不仅要做最好的自己,还应该不断超越别人,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精英领袖。以此为肇端,教育界一些急于开山创派、扬名立万者扯起了“成功教育”的大旗,似乎按这样的模式可以找到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突破口。  想一想当下教育的种种弊端,无一不是和这种畸形的“成功教育”相关的:德才并举变成唯分是举,全面发展变成考试第一,个性特色变成统一需求,循序渐进变成急功近利……于是
【摘 要】 本文以笔者自身的一节汇报课为例,对语法复习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笔者作为新教师在语法复习课上遇到的问题以及改正的方法。  【关键词】 语法复习课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将结合自己在2012年1月的一节汇报课为例,浅谈一下自己对上好一节语法课的几点感悟。  教学内容:module 1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法复习课——定语从句的复习  课堂环节:语法规则再现复习和相关练习操练  活动
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被淘汰,素质教育也早已深入人心,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导方向.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习惯会让人走相同的路,看相同的风景.因为习惯,我们走在平坦的大道上,难觅凌绝顶览群山小的壮观;因为习惯,我们避开深不可测的山涧,难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因为习惯,
教育,是要讲究痕迹的,要“有声”、“有影”、“有景”.只有反复浏览那些教育的“声色”资料,才能让学生心里荡漾起求真求善的涟漪.那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班级教育现象中,收
这里要说的是那种威风凛凛,令敌人望之胆寒的战舰吗?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