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身须防“热病”来袭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热的夏天来了,健身时人们可以穿单薄的衣服,可以裸露出胳膊、腿,可以捧一把清水随意撩在身上,真的好惬意!但是,在炎热的环境中锻炼身体,千万不要忘记预防热疾病。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在它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可以维持体温的正常。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生活和劳动,机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会借助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据研究,人的循环系统末梢组织热传导值可以在此时增加5~6倍,这被称为热应激。生物体都具有这种应激能力,保证了在热环境下的生存。
  
  人的热应激能力是有限度的,而且还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若在热环境下劳动或运动时间过长,没有采取合理的防热、散热措施,超过了个人的热应激能力,就会出现如下丘脑的排汗中枢发生障碍,机体不能通过排汗蒸发热量,肌细胞钠、钾比例失调;循环血量减少、循环功能障碍等等,使机体内蓄积了过多的热量,就会导致热疾病的出现。热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热晕症:由于运动时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改变而引起的。健身时大量出汗可引起身体失水,使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皮肤散热需要,体表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再加之头部受热过多,引起机体强烈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神志恍惚,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热痉挛:天热身体大量出汗、机体失水失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肌肉的生物敏感性改变,引起肌肉痉挛,其中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容易发生痉挛。
  热衰竭:是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和热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热环境锻炼的要求导致的机体部分器官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升高,严重者体温可达42℃以上,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有时鼻出血,步态蹒跚甚至昏倒。
  热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夏季锻炼时要注意防止热疾病的发生,有不少人以为在烈日暴晒下劳动或运动才会发生中暑,其实闷热、湿热环境也会造成热疾病。所以,人们在热环境下锻炼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最好不要锻炼,或者减小运动量。
  2.尽量选择凉爽的时间段和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室内锻炼要保证空气流通。如果是在日晒下运动,时间不要长于30分钟,最好每隔15分钟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
  3.选择吸汗服装,不要穿紧身运动服。锻炼中如果有条件可以经常往脸上、身上洒些水,帮助散热。
  4.提前补充水分,运动前补水500毫升左右,运动中必须补水,每隔20分钟补充淡盐水120毫升左右。
  5.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时间段不要到室外运动。
  6.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
  当健身者发生“热病”或有先兆时,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喝些含盐饮料或藿香正气水。对高热衰竭的病人,应安静仰卧,头部垫高并进行头部冷敷,用白酒或酒精擦浴,少量多次地补给冷的淡盐开水或清凉饮料。肌肉痉挛者,可多饮些淡盐开水,牵引痉挛的肌肉,并用纱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摩擦。头痛剧烈者,应冷敷头颈部,针刺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对较重的病人,在积极进行急救的同时,要及时送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其他文献
抑郁并不是更年期特有的病症  女性在50岁左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退化和体内女性激素的日趋减少,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症状,主要的表现有:潮热、出汗、疲乏、骨质疏松、焦虑紧张、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注意力差、忧愁抑郁等,临床上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而抑郁症除了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之外,还伴有焦虑、疲倦、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与更年期综合征类似的情绪症状。所以有人错误地认为,更年期阶段出
期刊
不可长期过食豆制品  豆制品营养丰富,但并非多多益善。所以,有选择地适量食用,才是科学的饮食之道。  现代医学证明,豆制品中有数种抗营养因子,其中两种与胃肠道有关。一种是胰蛋白酶抑制素,能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活性,摄入过多时,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并且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使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另一种是肠胃胀气因子,它能使人产生胃肠道胀气、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过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
期刊
糖皮质激素因其多重生物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然而,我们在肯定激素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一些副作用,糖代谢紊乱便是其中之一,应当引起临床各科医生,尤其是非内分泌科医生的关注。    典型病例  前不久,笔者收治了一位来自北京的特殊糖尿病人。患者女性,60岁,一年前单位查体确诊有糖尿病,当时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只是轻度升高,经过饮食控制及小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良
期刊
误区1 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
期刊
喝酒也会造成骨质疏松症    许多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导手册提及,喝酒尤其长期饮酒会造成骨流失和肌肉萎缩,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的一分钟问卷中提及,每天喝酒量超过2小杯,即列为风险因素之一。所谓2小杯酒相当于500CC啤酒(酒精浓度4%)、80CC红酒(酒精浓度12.5%)、50CC烈酒(酒精浓度40%);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十年髋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中,提及每周喝酒量超过3单位时应列为
期刊
专家介绍  程海英 教授,首度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贺普仁教授学术继承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年来积极参加科普宣教工作,多次在中央级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并撰写科普文章几十篇。  屈浩 烹饪大师,曾师从烹饪大师王义均、时广南学习烹饪专业技术,二十几年来在国内外各类厨艺大赛中多次获奖,曾荣获世界金厨大赛热菜特金奖,并被法国厨皇协会授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称号。
期刊
中医药学在对疾病和衰老的长期研究中,总结了许多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掌握以下九个关键性动词将助您延年益寿。    梳——每日梳头500次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处太小穴位,以及10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将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易行、最经济的长寿保健对策。   搓——常搓脚底益
期刊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养。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分九种,即平和体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和过敏体质。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占32.75%,其余占67.25%。因此,养生也应看体质。    平和体质  身体健康,吃饭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是典型的平和体质。因此,平和体质的人很少生病。
期刊
闻苹果香 缓解偏头痛  美国芝加哥市味觉与嗅觉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证明:闻苹果香味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其实,在韩剧《大长今》中就证明了闻其香味助睡眠的作用)。在这项试验中,50位偏头痛患者分别接受了3次测试,结果发现,闻苹果香味后偏头痛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苹果香味为何能缓解头痛呢?原来,苹果香味能减轻患者头痛时的焦虑情绪,分散注意力,从而起到“镇痛”作用。除了苹果,其他类型的水果香味,以及薄荷
期刊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乐活,即“LOHAS”的中文直译,“LOHAS”起源于“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这五个英文词的字头。翻译成中文即“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乐活两个字,立刻跟快乐联想在一起,其实LOHAS的音译,就是健康、简约的生活,确实蕴涵着单纯的快乐,如此联想也对。例如,农家菜在过去是和穷困画上等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