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蓉语文名师工作室:聚焦课堂,提升素养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丽蓉语文名师工作室是周丽蓉带领的第二届市级名师工作室。2016年工作室成立后,通过笔试和面试,确定了13位工作室正式学员,9位跟班学员,最终由22人(9名初中教师,13名高中教师)组成了这个“大家庭”。学员均来自昆明市各县区一级一等学校、县区一中、县区教学薄弱学校以及民办中学。
  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周丽蓉的带领下,以“聚焦课堂,提升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寻求在课堂教学中“功底有厚度,挖掘有深度,训练有力度,语言有风度,板书有美度,点评有态度”。
  “语文盛宴” 扎根课堂教研
  每周三下午,是工作室成员们碰面的日子,这一天,大家会从各个学校赶来,聚在一起进行教学研究。风霜雨雪,从未间断。
  教研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主题讲座、公开课、评课都是这一天的惯例活动。在一场以《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与分析》为内容的讲座中,工作室主持人周丽蓉作为主讲人,强调了师生对课堂的尊重,对课堂的敬畏,满满的仪式感。每堂讲座结束,每名学员写下听后感,已成为工作室的常态。
  “因为是以一线老师为主的工作室,所以我们会以课堂为主,倡导学员做有情怀的语文教育。”周丽蓉说,在讲座的基础上,名师课堂的观摩学习、思考教学的实效,也成为工作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工作室会定期邀请大学专家开设讲坛,帮助学员扩大专业视野,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对新课程、课堂实效的认识深度,提升自我认知。
  “为生命打上亮丽的底色”,钱理群先生这句精辟的话语,成为周丽蓉名师工作老师和学员们在语文教学上的不断追求。语文课堂成为了伴随年轻生命成长的空间,老师、学员和学生都成为良师益友,以一种自信诗意的生命状态行走在人生路上。
  专注群文阅讀 打通“任督二脉”
  除了每周的业务交流学习外,周丽蓉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还承担了市级群文阅读课题研究,作为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
  “语文不是自娱自乐,是有情怀的,在群文阅读方面,我们要求老师大量阅读和思考,设置一个主题后,将古今中外的文章都纳入其中,让学生在这个主题中学习。把一类作品打通后,老师和学生的视野也会打开。”周丽蓉说。
  经过专项研究,适合昆明市初中和高中学生习读的《群文阅读教学现场》一书已经作为成果出版,作为集体智慧的展示,该书结合中高考改革,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将阅读这一教学重点深度剖析。
  群文怎么选?怎么设置议题?如何让学生广泛阅读、全面阅读?课堂教学怎么呈现?怎么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文本,让课堂更高效?都在其中有精彩而完整的论述。
  “后疫情时代” 砥砺成长
  2020年因为疫情,这一年注定不一样。正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里的语文老师们,大家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网课”,碰到了“新教材”,面对着“新高考”,他们不敢停留,一切就这样来了,甚至有点手足无措。可他们终究坚持下来了,每个人都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2020年工作室年度总结会上,周丽蓉说道:“疫情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不一样的一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在碰撞中,有不一样的思考,跟上改革的节奏,理念正确了,方法才跟得上。”
  每位工作室学员都认真梳理了自己的2020年,每个人都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不一样的这一年,每位学员依次上台做总结汇报。张维老师,她的三个关键词是“随新而变”“相信科学”“不失自信”,她总结说,2021比2020多了一,所以希望大家2021年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快乐,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笃定,多一点自律。杨怡涵老师,她的关键词是“敬畏”“从容”“遗憾”,她总结说:“我们要记着周老的话,做一个有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思考者,保持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保持对教学的浓厚兴趣,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带着热爱的品质,不断进德修业。”
  四年来,工作室共举行集体教研活动100次,周周有活动,次次有主题,人人写文章,已撰写文字达110万字以上,内容包括听课手记、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读书笔记、教学论文、散文游记等。
  四年来,每天一条学员之间传递的接力微信共计900多条,促进了学员之间关系和谐,促进了工作室的成果研究,最终成为工作室的美好记忆。
  四年来,工作室有两位学员晋升高级教师,一位学员荣获“春城名师”称号,一位学员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一位学员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二位学员评为“区级教坛新秀”,一位学员成为区级骨干教师,一位学员在第十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中获二等奖。
其他文献
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形式,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陕西民办高校英语教师TPACK知识结构现状,分析他们在知识结构中欠缺的部分,以期寻求优化陕西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方法,促进他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实现陕西民办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1世纪以来全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导致快递包装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校园快递包装物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鉴于此,文章以湖南应用技术技术学院为例,对快递包装物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构建适合校园的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一体化模式,旨在优化校园瓦楞纸快递包装盒,降低包装成本,提高环保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二语习得领域,作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动机一直被广泛讨论。学习动机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且与个体和环境密不可分。本文重点讨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动机能更持续高效地促进学习,且外部动机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被内化而促进语言学习。本文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将外部动机转化为自主性更高的内部动机,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一堂循规蹈矩的数学课堂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改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然后慢慢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从而不再觉得数学那么无聊,不再觉得数学那么难学,渐渐爱上数学,并学会用数学。  课堂上,一只小蜜蜂误入教室到处乱飞,孩子们惊恐万分,分分躲避。我知道这样的小蜜蜂一般不会蜇人。于是一边组织孩子们别害怕,一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听我讲课。突然,某个调皮的孩子在我没注意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