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及问题分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素质教育,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运用教育发展理论、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对俱乐部的实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俱乐部;体育教育;模式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把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使得原有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日益凸现出来。高校体育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应放弃僵化的学科、课程观,改为开放发展的活动观。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体制,以发展学生兴趣、表现创造力、完善自我为出发点,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一、高校俱乐部的概念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俱乐部”)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推行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的新型体育教学形式,它将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年级为单位在同一堂选修课中开设各类体育项目,每一个项目为一个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项上课,不受班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限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任务”。
  二、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现状与研究分析
  1. 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特点
  (1)坚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实行开放式教学。俱乐部制的实施能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重视全面发展。主要以学生的主体需要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丰富,项目多样,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的教师、内容、时间。
  (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俱乐部在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的结构上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按照学生的运动水平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分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偏重竞技技能、技术的学习,而对学生身心健康锻炼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突出了体育促进健康的本质功能。俱乐部模式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活动规律,结合教育规律,突出体育的本质功能,使体育课既坚持了体育的规律,保持了体育教学的性质,又突出了体育课的活动性质,适应了社会、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参加俱乐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水平和养成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终身体育思想。
  2. 教学俱乐部的教学组织形式
  每学期开学前,体育部将全体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所开设课程内容向学生进行全面介绍,并在校园网上建立选课机制,学生可以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和教师。并且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范围,内容包括体育项目、项目等级、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元和班级授课制,使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贴近,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教学俱乐部的授课方法
  俱乐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采用启发式、主动式的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知识传授形式要灵活多样,开设健身和健康理论课、体育保健课、体育欣赏课,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讲座。通过网络开展体育理论的讲授,学生通过观看具体技术动作分段讲解、技战术演示和一些精彩的比赛,有利于死板的理论知识被学生理解吸收。俱乐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负责辅导、纠正错误,向技术骨干传授教学经验,帮助提高其教学、组织水平,以达到提高整体俱乐部水平的目标。
  4. 教学俱乐部的考核方法
  学生一个学期内在某一个俱乐部修满规定学时,该俱乐部准予考试,考核评价采用“结构考核”和教师终结性绝对评价为主要方法。考试内容包括技术、比赛、身体素质,这是评价学生通过俱乐部学习应达到的统一标准。“结构考核”的主要特点是“结构”多方面的构成,具体地说就是将知识、态度和运动能力一起成为评价标准,其目的是完成“结合”和“全面”的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能力、成绩与态度相结合。这种考核方法主要以教师评定为主,如学习态度、知识考试和技评部分,对于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还是一种较为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5. 俱乐部的价值和优势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观念。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除了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运用所掌握的体育锻炼技术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依据,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俱乐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俱乐部的开设为学生参与运动、自我健身创造了条件,学生在俱乐部参加各项活动,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爱好,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组织活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也保障了学生以后继续坚持锻炼,并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加深终身体育的观念。
  (2)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挥学校整体优势。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俱乐部要求学生的体育锻炼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将课外业余活动、学生社团俱乐部活动统一纳入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按项目划分俱乐部,有课堂教学,也有课外锻炼、训练和竞赛等,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学生可按照自身的条件以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和教师。因此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学校体育的整体优势。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高校各体育俱乐部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開设“专项体育课”,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因人而异,并不只注重追求运动成绩,忽视其他能力的掌握和意识的培养。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运动上的需要的同时,又能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实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俱乐部能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培养体育骨干,在教师和体育骨干的带动下,促使全体学生迅速提高运动水平。
  三、未来实施高校俱乐部的建议与分析
  1. 建立合理、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体育俱乐部建设实际需要设立职能部门,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任务、职权范围,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其组织结构,如主管体育工作的院长负责俱乐部总体计划的制订,督促各俱乐部工作和协调俱乐部和各部门、院系之间的关系等;体育部主任负责俱乐部的工作安排,督察俱乐部的设计执行情况;各俱乐部主任负责俱乐部各项工作计划进度的安排,检查各教师的工作执行情况;各专业教师完成好本职的工作计划,建立学生的相关档案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在体育部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有自我管理俱乐部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 以学生健康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建立“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体育课程体系,尊重学生健康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场地条件,适当增设一些体育项目,如拳击、跆拳道、定向越野、攀岩、太极拳、棒球等项目引入教学课程,拓展选项空间和学生人数的分流。
  3. 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
  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部要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要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利用年轻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提倡教师一专多能,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俱乐部教学的要求。
  4. 改变传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不应定得过于死板,考核内容标准应根据不同层级的班级采用不同的起评分。考核评价不仅包括专项技术,也应参考学生参加锻炼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步幅度、组织与实践能力等。通过多种方法、手段综合评价,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杰.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实施俱乐部制的实验研究[J].西安
   联合大学学报,2002(4).
  [2]李敏卿.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3(5).
  [3]陈海啸.高校实施俱乐部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3).
  [4]孙大勇.山东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体育部)
其他文献
1号高炉从第三代炉役一开始就进行大喷吹实践,通过改善原料燃料条件,加强筛分;对喷煤系统进行改造,力争广喷均喷;调整上下部制度,特别是采用多环布料新工艺,改善高炉透气性以及坚持
在分析φ2200圆锥破碎机锁紧系统结构、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锁紧系统的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方便操作检修、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改造方案。
通过对转炉冶炼实际生产中耗氧情况的分析,建立回归转炉冶炼耗氧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影响转炉冶冶炼耗氧量的主要因素,预测和控制转炉冶炼耗氧量,以及提高回归精度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知识具有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而产生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只有在客观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更有效。所以应当重视学生个人与情境之间的相互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学习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一、关于教学情境及教学情境创设 
介绍了梅山矿业公司消化进口Boomer281全液压台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提高全液压台车使用效率的途径,使该设备交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以“和谐教育”为特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以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和谐教育的出发点,在德与才、情与智、手与脑、身与心诸方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一、榜样示范。让孩子学会做人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
摘 要: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讨论在政治课教学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展开讨论呢?文章主要从巧、扣、放、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讨论      讨论在政治课教学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
通过比较,找出了影响不同实验室废水氰化物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废水的预处理装置及分光光度计。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改革精神和职业教育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系统化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对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体育学习评价等的思考,提出了作者自己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