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姓氏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小时,大约三四岁,一个人到家门口的公园去玩。有人来问他籍贯,他说:“我是湖南人,我妹妹也刚好是湖南人,我的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是湖南人,只有我妈妈是江苏人。”
   他那时大概把籍贯看成某种血型,他们全属于一个整体,而妈妈很奇怪,她是另类。
   这个笑话在我们家笑了很多次,但每次笑的时候,我都悄悄生疼,从每一寸肌肤,每一节骨骸。
   我有个同学,她说她母亲当年结婚时最强烈的感觉便是“单刀赴会”。形容得真是孤凄悲壮,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淑女一去兮不复还”。父系中心的社会,结构完整严密,容不得女子有什么属于她自己的面目,我的儿子并不知道他除了姓林,也该姓二分之一的张,籍贯则除了是湖南长沙,也包含江苏徐州。
   母亲生养了孩子,但是她容许孩子去从父姓。其实姓什么并不重要,生命的传递才是重点,正如莎士比亚说的:
   “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
   可贵的是生命,是内在的气息,而不是顶在头上的姓氏或里贯。
   晚明清初,有本书写得极好,叫《陶庵梦忆》。顾名思义,作者当然应该姓陶。其实不然,作者的名字叫张岱。为什么姓张的人却号陶庵呢?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在从事怀旧的、委婉的书写之际,不自觉地了解到自己也有属于母亲的、属于女性的一面。而他的母亲姓陶,他就自号“陶庵”。
   也许只有那颗纤细的敏感的作者之心,才会使他向母亲的姓氏投靠。
   张岱的情况更特别一些,他是遗民,身经亡国之痛。他勉强活下来,是因为想用余年去追述一个华美的、消失了的王朝。他渴望为逝去的朝代作见证并尽孝道,大明朝是他的父亲,也是他的母亲。
   英国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剧作家弗雷把自己的姓和宗教,都改成了外婆的,他本姓哈里斯,十八岁才改的。
   近代作者中直截了当用笔名来表达皈依母亲之忱的便是鲁迅了。鲁迅原姓周,叫周树人,与周作人是兄弟,并享盛名。鲁迅算是第一个写现代小说的作者,有趣的是他的小说背景永远绕着鲁镇打转,“鲁”是周树人母亲的姓,他选择这个姓来作自己的笔名,似乎有意向父系社会的姓氏制度挑战。一生下来便已被命名为周树人是他无法抗议的,但当他有机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新名字,他便选择姓母亲的鲁。
   附带一提的是,鲁迅的笔一向辛辣犀利,挖苦阿Q或孔乙己丝毫不留余地,但他笔下的女性却在坚苦卓绝中自有其高贵而永恒的刻痕,如华大妈,如夏四奶奶……
   改姓改得更晚的是台大外文系的黄毓秀,在她改姓母亲的姓氏“刘”之前,其实常建议同学叫她“毓秀”老师。
   还有一位在桃园监狱中服刑的年轻人,忽然从“天人菊写作班”学会了写作,生命也因而重新翻了一翻,他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苏柟,他的理由如下:
   因为我最最伟大、最亲爱的妈妈姓苏,她常常向我们抱怨,家里三个小孩没人和她同姓,无人和她同心。每回闹别扭,都嚷着说,你们这些姓郑的如何怎样、怎样如何的。所以,我的笔名一定要和妈妈同姓。
   作家大概是最容易为母亲打抱不平的人,最容易向弱勢母亲认同的人。
   当代作家中的余光中,其身份证上法定籍贯虽是福建永春,但他少年时期一向认同的却是母亲的故里,江南烟水之地。
   下一次,当有人问及我们姓氏里贯之际,让我们——至少在心里——也承认母亲的这一边的姓氏里贯吧!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绿色的书简》)
其他文献
最近看朋友圈,我发现国内不少人晒出了患流感后在医院打吊针的照片,但欧洲的卫生机构向公众呼吁:“得了流感,千万不要直接来医院!”对于一得病就往医院跑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呼吁实在令人费解。那么在法国,人们到底是怎么看病的呢?  除非紧急情况,法国人得病后的首选不是医院,而是预约自己的私人医生。但私人医生又十分难約,比如牙齿矫正之类的预约,经常是1月打电话,5月才能被排上。可遇到等不起的病该如何是好?那我
忙碌的人,对忙碌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一边怨着自己太忙,但真要他们闲下来,他们又会找很多理由让自己不要闲下来,比如:“没办法,我是劳碌命啦!”“哎,习惯了!”……可一旦真的闲了下来,他们反倒浑身不自在,又开始问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好?”  我曾有跟工作狂们一起出去度假的经验。我嘲笑别人是工作狂,实在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我的生活中也常填塞着许多“不得不”的工作,而这些“不得不”的工作分明又都是我自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文章中描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走到我家的小菜园,就在湿润的泥土间停了下来,吹几阵风,下几场雨。于是,一夜之间,李子树、樱桃树的枝桠鼓胀了,大丽花萌发出新芽,金丝荷叶、荷包花、蚂蚁菜花,纷纷拱出嫩苗,晒着暖暖的阳光,奋力成长。  在这些排成一行的花中,我最喜欢山凳
宪法修正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领导人换届选举……早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始前,这些话题就已经被人们期待、谈论了很久。在3月上旬到中旬的10多天中,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議的召开,这些国之大事相继有了圆满的结果。《环球人物》记者往来于人民大会堂以及各代表团驻地,亲历了这场25年来会期最长的全国两会,也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我能感觉到,中国人很支持这件事”  3月5日上午9点,是十三届全国
近日,黄渤进中南海,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座谈会,其中一段一分多钟的视频流传到了网上,被冠以“黄渤逗笑总理”的题目,广为传播。  “黄渤同志,你的稿子我已经看过了,你不用念稿子,就讲你最想说的!”“嗯行,我不念稿子,背台词这个也是我们的专业。”  “你希望要再给(电影行业)更多的政策优惠,甚至是税收支持。”“能够给我们更多的空间,而且包括舆论空间。”  上述两段对话,涵盖了黄渤与总理对话的精华。黄渤
同学们,天天出版社日前推出一套适合我们阅读的好书——“十子”丛书。这套书邀请当代国画名家绘画,国学专家撰写文字,图文并茂地介绍古代思想家的故事,帮助我们读透鲜活生动的国学经典。位宏如老师给同学们精选了部分内容,请大家一睹为快吧!  (小博士)  《孔子的故事》  [内容简介]  《孔子的故事》由当代国画大师杨永青倾心绘画,国学专家刘书刚配写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还介绍了孔
在政治意义上提到“国家主席”这个词时,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国家机关。它包括主席和副主席。  在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并没有设置国家主席一职。后来数十年中,从无到有,从取消到复立,从荣誉性工作到“三位一体”,国家主席制度随着中国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发展而演进。毛泽东:“设个主席,目的是为着使国家更加安全”  新中国成立的头几年,设立的不是国家主席,而是中
“创意小屋”,一听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个小屋和一般的小屋不一样。可是,“创意小屋”到底有哪些奇特之处呢?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小好奇)  年轻时,河马先生游览了世界各地,学到了很多知识。每到一处,他都会把遇到的好景色画下来。  “这是卡哇儿岛,房子都是尖尖的;这是米尔国,房子都是正方形的……呀,我有个好主意!”一天,他欣赏自己的画时,突然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河马先生在卡梅儿镇里找到许多废弃
吉娜·哈斯佩尔  出生于1956年,1985年加入美国中情局,历任中情局国家秘密行动处副处长、外国情报和秘密行动处副处长。2017年2月,任中情局副局长。2018年3月被特朗普提名为中情局局长,将是中情局历史上第一位女局长。  “蓬佩奥,中情局局长将成为我们的新国务卿。他的工作做得很棒!谢谢你所做的工作,蒂勒森。吉娜·哈斯佩尔将接任中情局局长,首位女局长哦!”  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制造了
最近,汽车行业一大消息是吉利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大股东。除了替北汽惋惜——为什么跟奔驰做了那么多年合资车却没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外,围绕这个消息最大的疑问是,李书福到底从哪儿弄来这么多钱(90亿美元)?尤其是在去年开始严格限制海外投资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吸引人。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也是因为钱的问题,一向在镜头前笑眯眯的李书福跟媒体动了怒。当时,有记者听完李书福“滚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