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需要作业来帮助消化、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能力。高质量的作业批改和评价则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作业的批改以及评价提出看法。
关键词:科学作业;批改;评价
一直以来,批改作业就是教学中的一项常规工作,优质的作业批改和评价能够及时对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知识上存在的漏洞,进而及时弥补,为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作业批改以及评价质量,使学生改变对做作业的态度并乐于做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师生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懂得如何进行作业批改,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依据
现如今,课堂教学改革进程逐渐加快,然而作业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虽然对学生作业进行了全收全改,但是也仅仅是在作业上打上对错,而没有进行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批阅和评价。批改后的作业反馈到学生手中之后,学生也只是简单地看分数,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做作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做作业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和态度,将完成作业的目的看成是向教师交差。正是因为这样,作业教学改革才一直停滞不前,并成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薄弱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大力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明显,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活动更是日益多元,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正确认识到作业是体现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科学的批改和评价,切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于初中科学作业批改与评价,教师应当坚持主体性原则与合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之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则要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坚持合作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讨论、交流和操作,进而一起完成布置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体性优势,还具有广泛性和充分性的特点,学习成效非常显著。此外,教师还应坚持多样性、情感性、选择性等原则,以有效提高作业批改和评价质量,使其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作业的批改以及评价策略
1.将作业分层,使评价具有针对性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学要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不同作业,将作业分层,进行不同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三层,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将作业按照A、B、C三个不同难度类型进行布置。对于这三个层次的作业,不仅仅局限于难易程度上的差别,在时间限定上也有一定差异:A层作业难度高,时间限定紧,甚至要求当堂完成;B层作业难度较大,时间较A层宽松,要求当天上交;C层作业属于基础题,可在第二天上交。教师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在学完“细胞”这堂课之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A层作业让学生说出什么是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组织以及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并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解释某些生命现象;B层作业让学生识别动物和植物细胞,并应用细胞结构解释某些生命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的意义;C层作业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装片过程,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绘制简单的生物图。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做对基础题就给满分,做对B层半倍加分,做对A层一倍加分;B层学生做对A层半倍加分;B和C层学生作业做错时可先不给分,当他们修订并真正弄懂后再给他们补分;对于A层学生,在做作业速度、准确性、思维质量等方面都要提出更高要求,答案正确给满分。这样通过分层评价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成绩才会不断提高,基础好的学生则会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形成一种竞争氛围,使他们永不服输,永不满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当面批改,画圈提示
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够借助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获得对自己学习情况全面、客观的把握,明确自己应努力的方向。通常,教师会采用简单的“√”“×”模式来进行作业的批改,作业反馈到学生手中学生只能知道结果,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为什么会错,结果很多学生都会对错题置之不理。如果回到学生手中的不再只是评判结果,而是一份教师给予的礼物,学生又怎么会采取冷漠的态度对待作业呢?为此,教师应变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倾注自己的情感,在批改过程中发现错题时,可采用“?”、双划线、曲线或画圈的形式来加以强调,如果一个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较多问题,教师应在作业本末处提出建议,告诉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另外,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边批、边讲、边写建议。教师给予中肯的建议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有一个客观认识,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还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温暖,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学生会在尊重中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快乐地学习。
3.引入特色评语,激发学生潜能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就如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所以教师应当尝试走进学生心灵,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将作业当成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拉近师生关系,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着理解、友爱、信任、尊重和鼓励。教师应当在学生的作业中留下特色评语,将自己的关爱、期待蕴含其中,加深学生对作业的印象,那么当遇到同类问题时就会有所启示,这样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比如:对于做题认真、字迹工整但有些错误,或是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规范的作业,教师可以“我希望每天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喜欢你的书法”“如果作业书写的再仔细一点就好了”等作为评语;对于聪明却小马虎的作业,可以“如果能够再仔细、再认真一点,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作评;对于不够认真、书写不规范的作业,可以“做的不错,如果能够将字体写得漂亮工整一些就更好了”进行评价。另外,在格言、谚语中有不少劝学佳句,教师若能用这些语言做评语则能大大增强作业评价的特色性和哲理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批改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作业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优质的作业批改和评价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大胆实践,根据不同课程需求,采用多种创新型的批改与评价方式,逐渐优化作业效果,提高当前科学作业的训练效率,切实增强科学课的教学实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竹君.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科学作业批改[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4):85-86.
[2]金永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吉林教育,2012(3):101-102.
关键词:科学作业;批改;评价
一直以来,批改作业就是教学中的一项常规工作,优质的作业批改和评价能够及时对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知识上存在的漏洞,进而及时弥补,为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作业批改以及评价质量,使学生改变对做作业的态度并乐于做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师生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懂得如何进行作业批改,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依据
现如今,课堂教学改革进程逐渐加快,然而作业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虽然对学生作业进行了全收全改,但是也仅仅是在作业上打上对错,而没有进行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批阅和评价。批改后的作业反馈到学生手中之后,学生也只是简单地看分数,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做作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做作业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和态度,将完成作业的目的看成是向教师交差。正是因为这样,作业教学改革才一直停滞不前,并成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薄弱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大力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明显,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活动更是日益多元,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正确认识到作业是体现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科学的批改和评价,切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于初中科学作业批改与评价,教师应当坚持主体性原则与合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之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则要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坚持合作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讨论、交流和操作,进而一起完成布置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体性优势,还具有广泛性和充分性的特点,学习成效非常显著。此外,教师还应坚持多样性、情感性、选择性等原则,以有效提高作业批改和评价质量,使其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作业的批改以及评价策略
1.将作业分层,使评价具有针对性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学要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不同作业,将作业分层,进行不同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三层,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将作业按照A、B、C三个不同难度类型进行布置。对于这三个层次的作业,不仅仅局限于难易程度上的差别,在时间限定上也有一定差异:A层作业难度高,时间限定紧,甚至要求当堂完成;B层作业难度较大,时间较A层宽松,要求当天上交;C层作业属于基础题,可在第二天上交。教师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在学完“细胞”这堂课之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A层作业让学生说出什么是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组织以及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并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解释某些生命现象;B层作业让学生识别动物和植物细胞,并应用细胞结构解释某些生命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的意义;C层作业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装片过程,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绘制简单的生物图。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做对基础题就给满分,做对B层半倍加分,做对A层一倍加分;B层学生做对A层半倍加分;B和C层学生作业做错时可先不给分,当他们修订并真正弄懂后再给他们补分;对于A层学生,在做作业速度、准确性、思维质量等方面都要提出更高要求,答案正确给满分。这样通过分层评价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成绩才会不断提高,基础好的学生则会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形成一种竞争氛围,使他们永不服输,永不满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当面批改,画圈提示
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够借助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获得对自己学习情况全面、客观的把握,明确自己应努力的方向。通常,教师会采用简单的“√”“×”模式来进行作业的批改,作业反馈到学生手中学生只能知道结果,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为什么会错,结果很多学生都会对错题置之不理。如果回到学生手中的不再只是评判结果,而是一份教师给予的礼物,学生又怎么会采取冷漠的态度对待作业呢?为此,教师应变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倾注自己的情感,在批改过程中发现错题时,可采用“?”、双划线、曲线或画圈的形式来加以强调,如果一个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较多问题,教师应在作业本末处提出建议,告诉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另外,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边批、边讲、边写建议。教师给予中肯的建议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有一个客观认识,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还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温暖,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学生会在尊重中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快乐地学习。
3.引入特色评语,激发学生潜能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就如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所以教师应当尝试走进学生心灵,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将作业当成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拉近师生关系,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着理解、友爱、信任、尊重和鼓励。教师应当在学生的作业中留下特色评语,将自己的关爱、期待蕴含其中,加深学生对作业的印象,那么当遇到同类问题时就会有所启示,这样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比如:对于做题认真、字迹工整但有些错误,或是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规范的作业,教师可以“我希望每天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喜欢你的书法”“如果作业书写的再仔细一点就好了”等作为评语;对于聪明却小马虎的作业,可以“如果能够再仔细、再认真一点,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作评;对于不够认真、书写不规范的作业,可以“做的不错,如果能够将字体写得漂亮工整一些就更好了”进行评价。另外,在格言、谚语中有不少劝学佳句,教师若能用这些语言做评语则能大大增强作业评价的特色性和哲理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批改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作业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优质的作业批改和评价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大胆实践,根据不同课程需求,采用多种创新型的批改与评价方式,逐渐优化作业效果,提高当前科学作业的训练效率,切实增强科学课的教学实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竹君.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科学作业批改[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4):85-86.
[2]金永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吉林教育,2012(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