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特殊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每个教师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多数问题学生来自于这样的家庭。我所教的5班学生情况复杂,有来自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寄养家庭,离婚后重组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孤独,自卑,脾气暴躁,心中隐藏许多不愿披露的秘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渴望被关爱。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我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想、所做,及通过对我所教几届特殊家庭学生情况的研究,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一下交流、总结:
一.个案情况概述:
我所教班的小航同学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初一刚入学时,他的“人气”就很高,各种传闻不绝于耳,打架斗殴,上课说话,违反课堂记律,而且英语作业不按时完成,无视我这英语科任老师的存在,时常在英语课堂上与我顶撞找茬,同学们对他嗤之以鼻。加之小航同学家庭条件优越,生活较为奢侈,整个就是“小霸王”“小少爷”的结合体。一段时间接触下来,我深切得感受到了教育责任之重大。
二.个案指导过程:
1.和谐家庭氛围成就健全人格
由于小航总是不交英语作业,并且在课堂因不遵守课堂纪律而与我产生几次矛盾,我与其家长进行了交涉。通过与小航母亲的多次沟通,我们达成了共同的观点就是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不能把大人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孩子的身上,也不能一味给孩子施压,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与承受力,他的母亲决心要尽量多关注儿子的情感、心理需求。多倾听儿子的想法,多尊重鼓励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且他的母亲也尝试了让小航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种方式,力求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在其母亲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他们的家庭关系日趋正常化。我可以体会到这位母亲在这转变中所花的心血,并为她们母子俩的融洽相处感到高兴。
2.广博智慧的师爱,点亮学生的心灯
我认为师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吹动学生进步的春风,是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揣摩,我发现小航本性善良,为人也算诚恳,眼中时常闪现出渴望被关爱的目光。我逐渐地明确了自己与他相处的方向。从细节入手,洞察他心灵的点滴变化,关注他心灵的晴雨表,然后用广博智慧的师爱,去感化,去疏导,去抚慰,让他能够走出误区,正常发展。在他犯错时,我不会在他情绪激动时去处理问题,因为我不想让小航意识到我想改变他,对于一个这样特殊的孩子而言,他不会轻易的被我这英语老师的大道理降服的。我会给他一个平静的时间,让他去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在这期间我会以客观的角度去阐述我的观点,努里营造一种看似闲聊的交谈,创设信任平等的氛围,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方法,已沟通为纽带,以师爱为主线,最终取得想要的成果。
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小航因一点小事与同学小凡在英语课上打骂起来,态度嚣张。我虽然生气,但深知与他发火是没用的。于是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给了他一支笔和一个本,并要求他把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写出来。他没说话,拿起本走到一边写了起来。过了一会,他将他写的东西给我看,我发现过程写得很细,但个人想法不多,于是我就他写的内容与他交换了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感谢他能相信老师,把真实的过程还原了出来。让老师感受到他反思自己错误的态度,是一个敢作敢为有担当的男孩子。然后我坦然地告诉了他,我最想看的是他对这件事的想法。接着我又说:“我很期待,想看看我们师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师陪你写,写完后我们交换看一看,怎么样?”他什么也没说,但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慢慢地,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分钟,这期间我知道他不止一次的用眼睛偷瞄着我,我猜也许他正在狐疑着我到底写了些什么。终于互换了“稿子”。真好,我基本读到了我想读到的东西。于是我抬起了头,看了看小航同学,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到了认可。这时他也抬起了头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感受到了他的那份真诚。其实,我在本上只写了三方面的内容:①阐明我的态度:错误一分为三。小航占4成;与他打架的小凡占2成;我占4成。我诚恳的向他道歉,因为我知道他们俩有时闹矛盾却没有及时给予解决,导致了更大矛盾的产生。②给予他与同学融洽相处的一些合理建议。③谈出我对他的期望与认可;希望他在英语学习上端正态度,争取更大的进步;希望他在行为规范方面成为班级同学的楷模。事情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顺利,他主动提出给小凡同学道歉并在课堂上做检讨。我当然赞同他的做法,因为这对于新初一年级我的课堂管理是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的。于是我俩在上第二节英语课时回到了班级,他十分诚恳的在班级内给小凡同学道歉并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同学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震撼了小航的心,他眼泛泪光。于是我走了过去,抱了抱他,也許是他印象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看着他眼中的泪光,我柔和的说:下次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然后,我又转向同学们,肯定了小航同学的做法,号召同学们学习他知错就改的勇敢精神。
从这以后,我与小航的距离拉近了。我有意地走进他的生活,与他分享苦与乐,让他逐渐产生与我沟通的欲望与信赖感,从而逐步增加他身上的正能量。在学校生活中我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的优点,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的好的做法,给他表现的机会,增加他的自信,渐渐地他变了,遇事不会太过鲁莽,懂得换位思考,学会了体谅,有了较为清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3.集体的力量是一种别样的激励。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我特意找到班长及我的几个课代表谈话,希望这些同学能在英语学习及生活中多与他接触,给于他指导与帮助。因为在日常与小航的沟通中,我感觉他还是很渴望与这样的同学交往的,只是怕同学瞧不起他而已。很快这几位同学就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上监督帮助他,下课也经常与他联系。渐渐地,他自信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常见他举手发言的样子,也经常听到他畅谈理想的话语,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我知道他心中的那盏灯已经逐渐的亮了起来。
三.个案研究成果:
虽然我深知小航同学还会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更相信他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本就是长期而复杂的,并不是几个回合的工作就能成功的,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深入触及学生心灵的深处,才能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
一.个案情况概述:
我所教班的小航同学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初一刚入学时,他的“人气”就很高,各种传闻不绝于耳,打架斗殴,上课说话,违反课堂记律,而且英语作业不按时完成,无视我这英语科任老师的存在,时常在英语课堂上与我顶撞找茬,同学们对他嗤之以鼻。加之小航同学家庭条件优越,生活较为奢侈,整个就是“小霸王”“小少爷”的结合体。一段时间接触下来,我深切得感受到了教育责任之重大。
二.个案指导过程:
1.和谐家庭氛围成就健全人格
由于小航总是不交英语作业,并且在课堂因不遵守课堂纪律而与我产生几次矛盾,我与其家长进行了交涉。通过与小航母亲的多次沟通,我们达成了共同的观点就是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不能把大人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孩子的身上,也不能一味给孩子施压,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与承受力,他的母亲决心要尽量多关注儿子的情感、心理需求。多倾听儿子的想法,多尊重鼓励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且他的母亲也尝试了让小航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种方式,力求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在其母亲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他们的家庭关系日趋正常化。我可以体会到这位母亲在这转变中所花的心血,并为她们母子俩的融洽相处感到高兴。
2.广博智慧的师爱,点亮学生的心灯
我认为师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吹动学生进步的春风,是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揣摩,我发现小航本性善良,为人也算诚恳,眼中时常闪现出渴望被关爱的目光。我逐渐地明确了自己与他相处的方向。从细节入手,洞察他心灵的点滴变化,关注他心灵的晴雨表,然后用广博智慧的师爱,去感化,去疏导,去抚慰,让他能够走出误区,正常发展。在他犯错时,我不会在他情绪激动时去处理问题,因为我不想让小航意识到我想改变他,对于一个这样特殊的孩子而言,他不会轻易的被我这英语老师的大道理降服的。我会给他一个平静的时间,让他去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在这期间我会以客观的角度去阐述我的观点,努里营造一种看似闲聊的交谈,创设信任平等的氛围,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方法,已沟通为纽带,以师爱为主线,最终取得想要的成果。
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小航因一点小事与同学小凡在英语课上打骂起来,态度嚣张。我虽然生气,但深知与他发火是没用的。于是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给了他一支笔和一个本,并要求他把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写出来。他没说话,拿起本走到一边写了起来。过了一会,他将他写的东西给我看,我发现过程写得很细,但个人想法不多,于是我就他写的内容与他交换了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感谢他能相信老师,把真实的过程还原了出来。让老师感受到他反思自己错误的态度,是一个敢作敢为有担当的男孩子。然后我坦然地告诉了他,我最想看的是他对这件事的想法。接着我又说:“我很期待,想看看我们师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师陪你写,写完后我们交换看一看,怎么样?”他什么也没说,但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慢慢地,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分钟,这期间我知道他不止一次的用眼睛偷瞄着我,我猜也许他正在狐疑着我到底写了些什么。终于互换了“稿子”。真好,我基本读到了我想读到的东西。于是我抬起了头,看了看小航同学,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到了认可。这时他也抬起了头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感受到了他的那份真诚。其实,我在本上只写了三方面的内容:①阐明我的态度:错误一分为三。小航占4成;与他打架的小凡占2成;我占4成。我诚恳的向他道歉,因为我知道他们俩有时闹矛盾却没有及时给予解决,导致了更大矛盾的产生。②给予他与同学融洽相处的一些合理建议。③谈出我对他的期望与认可;希望他在英语学习上端正态度,争取更大的进步;希望他在行为规范方面成为班级同学的楷模。事情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顺利,他主动提出给小凡同学道歉并在课堂上做检讨。我当然赞同他的做法,因为这对于新初一年级我的课堂管理是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的。于是我俩在上第二节英语课时回到了班级,他十分诚恳的在班级内给小凡同学道歉并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同学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震撼了小航的心,他眼泛泪光。于是我走了过去,抱了抱他,也許是他印象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看着他眼中的泪光,我柔和的说:下次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然后,我又转向同学们,肯定了小航同学的做法,号召同学们学习他知错就改的勇敢精神。
从这以后,我与小航的距离拉近了。我有意地走进他的生活,与他分享苦与乐,让他逐渐产生与我沟通的欲望与信赖感,从而逐步增加他身上的正能量。在学校生活中我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的优点,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的好的做法,给他表现的机会,增加他的自信,渐渐地他变了,遇事不会太过鲁莽,懂得换位思考,学会了体谅,有了较为清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3.集体的力量是一种别样的激励。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我特意找到班长及我的几个课代表谈话,希望这些同学能在英语学习及生活中多与他接触,给于他指导与帮助。因为在日常与小航的沟通中,我感觉他还是很渴望与这样的同学交往的,只是怕同学瞧不起他而已。很快这几位同学就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上监督帮助他,下课也经常与他联系。渐渐地,他自信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常见他举手发言的样子,也经常听到他畅谈理想的话语,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我知道他心中的那盏灯已经逐渐的亮了起来。
三.个案研究成果:
虽然我深知小航同学还会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更相信他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本就是长期而复杂的,并不是几个回合的工作就能成功的,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深入触及学生心灵的深处,才能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