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会伤心难过吗? 你可能不会相信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看到动物在哀悼死去同伴的时候,我们就会聚精会神地认真观察。2018年8月,一只虎鲸幼崽在温哥华岛外海死亡,而它的母亲塔勒托著它的尸体同游了整整17天——这些照片成了全世界的新闻。

  两年前,赞比亚铜带省野生动物之家,一只名叫诺埃尔的雌性黑猩猩试图为她死去的养子托马斯清洁牙齿,被很多人称作“殡葬仪式”。大象们会探望死去的家庭成员的遗体,抚摸或者前后推一推它们的骨头,进行类似于“守夜”的动作。

你会心碎而死吗?


  最戏剧化的是,1972年简·古德尔亲眼目睹了一只名叫弗林特的年轻雄性黑猩猩,在母亲弗洛去世后非常沮丧,甚至停止进食和社交,最终在他母亲去世一个月后也随之而去。
  无论是否可能“心碎而死”,有一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并不是只有我们人类才拥有爱或者悲伤——这些情绪也在普遍存在于其他动物之中。”威廉与玛丽学院的荣休教授,《动物如何悲伤》的作者芭芭拉·金博士指出。
  达尔文认为其他动物也具有幸福和痛苦的情感能力,而大象悼念死者的故事被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古罗马作家,公元23-79年)记录了下来。然而,在过去两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极其犹豫,不愿将任何动物对死去同伴的行为描述为“悲伤”,因为他们害怕将人类的特征、情感或意图赋予动物。

  在研究的过程中,金博士开始意识到“因为对人格化的恐惧,我们在理智上被束缚”,所以她创立了一套标准:
  “如果一只与刚去世的同伴关系密切的幸存动物变得孤僻,不能按常规方式进食、睡觉和旅行,并且表现出物种特有的情感特征,那么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动物对死亡产生情感反应的证据。”
  在过去的10年里,其他物种的悲伤和哀悼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多,《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专门发表了一整期关于动物和人类对死亡的反应的文章,提议界定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进化死亡学”。
  最终目标:不仅简单归类整个动物王国和人类文化中的行为,而是对死亡和死亡研究的所有方面进行更加明确的进化考虑。
  毕竟,如果有人说“生物学中除了演化论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就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存在悲伤呢?
  在哀悼期间,动物和人类都会表现出各种对生存毫无益处的行为:退缩到孤独中,退出社交活动,睡眠少,吃饭少,觅食少,交配少,如果花时间照顾尸体,暴露自己在病原体面前,还容易收到捕食者的攻击。在人类文化中,我们贡献给墓地的土地越来越多,我们在葬礼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而我们在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巨大痛苦,悲伤更加令人泄气和困惑。

从悲伤中能得到什么?


  生活中的某些经历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并表示人们无法适应这些经历。当我们被切伤或烧伤引起身体疼痛时,这种疼痛是一种进化的反应,向我们发出信号,让我们远离疼痛的源头。痛苦是有用的。天生对疼痛不敏感的人往往英年早逝,不断受到伤害和感染。痛苦是有用的。但是从悲伤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呢?远离这个世界,忽视睡眠和饮食,从这些里面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了解动物对死者的反應时间、原因和方式,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动物的感知能力,或者我们自己的进化过程,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悲伤本身意味着什么。
  因为哀悼并不局限于脑容量大的鲸目动物(鲸鱼和海豚)或灵长类动物——科学家已经记录了海豹、海牛、野狗、马、狗、家猫等动物的某种形式的“死亡反应”。引人注目的例子包括27只成年长颈鹿为一只死去的小长颈鹿守夜,来自五个不同家庭的大象探望其中一只死去的大象的遗骨,一群15只海豚放慢速度护送一只海豚妈妈带着她死去的幼崽,还有一个奇怪的案例,两只鸭子从鹅肝养殖场获救,他们在获救的庇护所结成友谊。一只鸭子死了,另一只鸭子把头枕在它的脖子上躺了几个小时。
  尽管传奇的哺乳动物成为头条新闻,但在非哺乳动物身上也能看到对死亡的反应——比如鸟类,比如鹅肝鸭,以及野外观察到的野生灌丛鸦。
  斯威夫特博士说:“我们希望超越轶事,做一项实验研究,了解对死亡同类表现出兴趣的对生命的适应性价值。”她测试了乌鸦对留在它们周围环境中的死乌鸦、鸽子和松鼠的反应,并在同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上发表了她的研究结果。相比于鸽子、松鼠,乌鸦面对死乌鸦更有可能发出警报,并吸引其他鸟类。这与乌鸦对死乌鸦表现出“危险反应”的观点是一致的。

人类和动物是用同样的方式悲哀吗?


  斯威夫特博士解释说:“关注死者是有价值的,可以让你认识自己可能死亡的方式——这样你就会避免这些事情。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以便了解我们自己的进化,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从最初的状态发展到我们自己的物种中。”
  从这个观点出发,了解动物悲伤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的悲伤。我们对死亡的反应与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和人类一样,动物对死亡的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无论是个体还是物种的。一般来说,物种的社会性越强,它们就越有可能表现出悲伤的行为。两个人距离越近,其中一个就越可能感到悲伤。   例如,海豚和鲸鱼都具有高度的智慧和高度的社交能力,所以它们会照顾一个死去的成员——最常见的是一个死去幼崽的母亲——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仅包括拖拽或携带死尸(如虎鲸的情况),还包括更多自发和活跃的行为,比如将尸体抬升和下沉至水面(好像是为了帮助它呼吸),以及拖拽、旋转或者与其一起潜水。
  忒提斯研究所资助的爱奥尼亚项目的琼·冈萨尔博士已经看到过宽吻海豚三次照顾一只死去的小海豚——两次是母亲抱着她的小海豚几天,一次是整个海豚群努力让一个垂死的小海豚保持漂浮状态,然后在它死亡沉没后在该海域逗留一段时间。
  “悲伤是一个去接受失去的想法”他说。“当母亲怀着她们的小海豹几天的时候,是因为它们是新生儿,所以死亡是意料之外和突然的。母亲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悲伤。但是,但当这个海豹不得不照顾一只已经挣扎了一段时间的动物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它死去的时候是一种解脱,所以它们会在那天离开,而不是带着尸体一个星期。”
  尽管这看起来很奇怪,但在灵长类动物中,携带婴儿的尸体是非常普遍的。据观察,许多灵长类动物会把死去的婴儿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在极端情况下,母亲会抱着婴儿直到他们干燥风化变成木乃伊,或是只剩下一具骨架或脊椎。
  但这只是灵长类动物对死亡的少数反应之一:它们可能会与尸体有身体接触,如梳理毛发、清洁牙齿、温柔抚摸,或者更粗暴的行为,如拉毛、试图爬上去甚至自相残杀。
  金博士观察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很多年了,他说:“我亲眼目睹了它们非常温柔和谨慎的照料方式,但是雄性黑猩猩在其他情况下也可能具有攻击性——它们仍然是自己。和人类一样,这是由个性决定的混合体,而且它往往会沿着友谊线路分解。”
  心理语言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莱文博士对黑猩猩的社会纬度感兴趣。当他记录诺埃尔为养子托马斯刷牙时——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极不寻常的行为——他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动态来解释这种行为的动机。
  “我认为她是通过对他的身体做些什么来表达她的社会联系。死亡是一个社会物种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社会事件之一。例如,当一个更成熟的个体去世时,他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生某种改革。或者,作为社会凝聚力的一种形式,整个群体可能对失去婴儿的母亲作出反应。在像我们这样的哺乳动物物种中,社会性对生存至關重要,你可以看到它们对死亡的强烈感情反应能力。”
  牛津大学的多拉·比罗博士观察到黑猩猩对死者有两次反应,对他来说,这种影响甚至更深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死亡概念。这不是我们天生就有的东西,而是我们通过经历获得的东西。”她说。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费勒萌)
其他文献
本书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及心理动力学的重要理论,针对幼儿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通过有场景、有对话、有孩子与家长心理活动分析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及认知、情绪发展特征,同时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你还记得孩子小时候蹒跚学步的样子吗?那时的他非常坚强,跌倒了会爬起来,继续走——而你只是陪着他、保证他的安全,必要的时候扶他一把。孩子从走到跑仿佛是一眨眼的事情。  
佳节期间,大家外出、狂欢的次数多了,比较易累,抵抗力较低,加上较易接触到病菌,因此很容易感冒。感冒了,饮食方面该注意什么?且听医师的建议。  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恶风、鼻塞、流粘稠鼻涕、咽痛、口干口渴、咳嗽粘稠痰、舌红苔薄黄。  建议:可饮用金银花菊花茶,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忌食:少吃甜食及高糖水果,如黄梨、葡萄、橙、芒果、荔枝、龙眼等;避免辛辣煎炸的食物,以免助火生痰,使痰更粘稠难排出。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大学教金融的老师某天对自己的学生宣布,“从下学期开始,我将使用iPad上金融课。所有的讲义、考试资料只提供iPad兼容格式,希望每位学生购置一台iPad因为,iPad代表最先进的思想。”你要木有,那就自己退散吧,“没必要做我的学生”。iPad“先进思想”?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手上正好有一款蓝魔W12HD,不装B,学习、简单娱乐,真没看出哪里不OK。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起点,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一项文化系统工程。这项工程1997年由文化部发起,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联合主办,是一项面向全国,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根据“知识工程实施规划”,该工程从1997年开始,至2010年结束。
庆中秋,月饼必不可少,被誉为“香江经典”的半岛迷你奶黄月饼30多年来驰名中外,为人们所钟爱。今年佳节将至,酒店特别推出4个迷你奶黄月饼轻巧装以及由米其林星级名厨邓志强师傅监制的桂圆及核桃两款奶黄月饼,将“半岛星厨赏月礼盒”的气质完全展现。月饼盒上的圆拱门设计,又名为“月亮门”,是古时达官贵人常用作欢迎每位步进庭院宾客的优雅装饰,图案构思形如一轮十五满月的圆月,与今年中秋主题“团圆”不谋而合。多款月
正如我们几个月前介绍的那样(见2009年1月上刊《欢迎来到“上海”——AMD发布“上海”核心皓龙处理器》一文),在“上海”发布后没多久,英特尔就推出了全新的基于“Nehalem”架构的新Xeon X5500系列处理器。很快,AMD在6月初的台北ComputeX上宣布提前五个月发布新的六核心处理器,代号“伊斯坦布尔(lstanbul)”。那么,6核心究竟带来了哪些新意呢?本文将带给您答案。
25年前,也就是1981年8月12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推出了型号为IBM5150的新款电脑,并将之定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在随后的25年时间里,PC改写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有反对者认为是电脑“粗暴”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我认为“粗暴”这个词用得还算准确,在个人电脑发展的20多年中,的确很难说电脑已经真正“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尽管AMD 的3 0 0 0 系列处理器问世已久,但不断更新的架构和核心令初级用户选购时越来越找不到北。别怕,看完本文你将会对各种“3 0 0 0 ”处理器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MC:作为一个新晋品牌,能否请您为内地消费者详细介绍—下海联达的背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长期以来,面向高端HTPC市场的全高卧式HTPC机箱都被欧美品牌和台系品牌垄断,好在这种情况正在转变,已经有部分内地品牌开始推出这类产品。现在,新锐品牌阿尔萨斯的首款HTPC机箱——高清帝国也上市了,它让高端HTPC用户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本文为全文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