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的病理形态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学是认识疾病、研究疾病的基础学科之一,目前对于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学证据尚不多,作为SARS疫情的亲历者,回顾总结SARS的形态学改变,也许对我们认识新冠病毒感染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倒转体位下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的58例Ⅰa~Ⅱa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进行上腹部大网膜切除手术时使用旋转台倒转体位者26例(倒转体位组),未使用旋转台倒转体位者32例(非倒转体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子宫内翻指子宫底部向子宫腔内陷入、子宫部分或全部翻出,分为产后子宫内翻和非产后子宫内翻。继发于子宫恶性肿瘤的子宫内翻罕见且临床诊断困难,本院收治1例术前MRI检查发现、手术证实的子宫肉瘤所致子宫内翻,现报道如下。
期刊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暴发以来,传播迅速。人群普遍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而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易感人群,在当前形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孕产妇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而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管理与普通人群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在分娩期存在多种可能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使得分娩期病毒传播防护更加困难,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在对此方面认识更多的基础上,结合来自武汉
期刊
2019年年末,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突发,鉴于COVID-19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为了增强实施COVID-19孕妇剖宫产术医护人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作为本次抗击疫情的孕产妇保健定点一线医院,结合救治经验并结合文献,对于疑似或确诊COVID-19孕妇的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内容涉及术前准备、手术和麻醉、术后管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胎盘植入性疾病(PAS)是指胎盘绒毛生长并黏附或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类疾病,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孕产妇出现子宫破裂、围产期出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剖宫产术及宫腔操作的增多,PAS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孕妇预后。超声检查是产科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鉴别和评估前置胎盘和PAS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均有建立超声评分系统的文献。本文对国内外各种超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16例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与45例未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中普通型15例、重型1例,目前尚无一例进展为危重型肺炎。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大部分子宫内膜癌为散发型,只有2%为遗传型,遗传型子宫内膜癌也称为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LS-EC)。本例患者43岁,因子宫下段赘生物活检提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性手术,因肿瘤位于子宫下段,且病理特征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因存在多个高危因素故行Lynch综合征筛查。根据2019年Manchester国际共识,妇科肿瘤筛查Lynch综合
期刊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易感人群,围产期的任何时段都可能受到感染。感染后往往病情进展较快较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因此,如何加强覆盖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围产期保健全程防控,以减少不良母儿结局、保障母儿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围产期的全程防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既往有子宫穿孔史孕妇再次妊娠的临床特点、围产期管理和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999年1月至2018年5月11例既往有子宫穿孔史的孕妇的12例次再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既往子宫穿孔情况:既往子宫穿孔史者11例,其中5例为行人工流产手术或清宫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4例为宫腔粘连行宫腔镜电切术中发生子宫穿孔,2例为宫内节育器相关穿孔。(2)再次妊娠的一般情况: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