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四心相通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或者是对文本细读不透彻,或者是对学生不了解,等等,出现了一些误区,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支离破碎。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做到四心相通。
  【正文】
  陶行知在《教育研究法》一卷中曾指出: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这说明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四心相通。
  一、了解编者的心
  我们使用的教学书,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有的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圆明园的毁灭》;有歌颂革命的英雄人物,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的描写著名的自然景观,如《桂林山水》;有的赞扬高尚的人生观念,如《雷锋日记二则》;有的介绍生动有趣的自然现象,如《翠鸟》;有的讲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只有一个地球》……,每篇文章文质兼美,编排有序,无论是从思想教育方面,还是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都有总的设想,处处渗透了编者育人的心血,一本书是个整体,相对来讲每个单元也是个整体,了解编者的意图,就是研究这单元中几篇文章在思想教育、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这些共性的地方与培养学生的情操、训练学生的能力有什么关系。
  二、理解作者的心
  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向作者学习的过程,学习作者的世界观,学习作者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学习作者以语言文字做工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如《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跳出文章的内容,变换“读者”的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练习观察描写一种小动物,进而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实现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兼容完成写的任务。所以我们教课时,要与作者心心相通。心相通了,在教学中才能动真心、讲真情。
  三、体现教者的心
  教师在沟通编者、作者与学生这三颗心中,起到桥粱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1.谈教师的角色定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告诫我们,备课、上课时,教师应始终想到要为学生服务,不能光捧一本书,把知识“搬”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整合。
  2.找准教材的切入点
  教材处理是在宏观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微观操作,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教材内容取舍、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等,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善于挖掘隐含其中的语言训练因素,贯彻“因文而异,别具一格”原则,灵活地处理教材,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成功的教材处理,往往要找准一个恰当的切入口,所谓切入口,一般是关键词、句、段或某些细节,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如教《曼谷的小象》一课,教学时可抓住关键词语“乖巧”,安排教学思路,组织全文教学。
  (1)初读感知,课文写小象拉车、洗车两件事,找出“乖巧”之举;
  (2)细读理解,抓住小象拉车“走、掀、撬、拉”及洗车“走进、走回、伸、冲、喷”等动词,评析“乖巧”之质。
  (3)再读比较,假如删去写阿玲的词句行不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本文写小象是为了写阿玲,赞扬小象的乖巧,实质是赞扬泰国人民的友善热情。
  3.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怎样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营造情感氛围,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进行情的熏陶,理的启迪。《庖丁解牛》中说,杀牛的最高境界是只见“骨架”,不见“血肉”,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 这能使语言的要求、词语、句式、情味、气势等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陶冶学生情操,必须靠教师发掘教材的深度,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去予以陶冶。通过品读《桂林山水》,使学生感受到秀丽的自然风光的熏陶;通过赏读《海上日出》,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通过精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强化人类的环保意识,所以书中的“情”是读出来的、诵出来的、品出来的、赏出来的,因此,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出来的。
  四、锤炼学生的心
  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地等待着教师的“锤”和“炼”,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编者、作者、老师的心融在一起,让学生把教师传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课上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领学生人境,引学生动情,点学生深思,这样学生学习情趣高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最佳气氛必然产生最佳效果。
  1.让学生创设疑问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此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就说明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批评。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题、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与教师不同的意见、与教科书等不同的意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热情鼓励学生,使学生爱问,因为陶行知曾说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有了质疑问难的习惯方法,也就具备了发挥主体作用的先机,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真正使语文教学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让学生读中领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通过语文的阅读,要使学生“能理解主要内容”、“注意积累语言文字”、“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古诗有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拾金。这是一个真理,如果没有刻苦学习的过程,没有对语言文字深刻的理解,丰富的积累,就谈不上语文的实际应用。例如教《你们想错了》一文,要把句号、感叹号内涵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的朗读中,这对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可忽视的。方志敏淡淡地说:“哼!不要做出这样难看的样子来吧!”要读出方志敏蔑视敌人的语调,“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要读得果断有力。又如教《鸟的天堂》一文,在教学中安排“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个方面的练习就是把知识的运用进行重点训练,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继续”和“陆续”两个词分别进行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辨清这两个词在时间上的间歇性和连续性的不同,同时还设计“动态”和“静态”的片断写作,让学生提前先观察后动笔,以“自察自悟、自感自写、及时应用”为主线,使知识转化成技能。
  3.让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创造评价机会,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评价”是课程实验的一个主导性观念,这个观念要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依据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功能,促进其发展有着积极的影晌和作用,首先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角色内化,注重方法的渗透,在评价实践中,让学生尽早尽全地了解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要求的措施,加深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把“应知、应会、应懂、应用什么”及“学生”知道、懂得和应用的程度与结果,综合起来考虑,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和情感的体验;其实,倡导自已和自己比进步就是成功,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从课内到课外,增设“我能行”、“我发现”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最后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馈的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因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从情趣出发,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四心相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真知。
  【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法》叶圣陶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个性化备课经验》于永正
其他文献
应用加权灰色局势决策,综合评价了参试棉花品种优劣,评价结果与专家对棉花品种取舍相符,从而说明这种评价方法客观、合理,可以推广使用。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重要性状遗传与功能基因研究上又取得重要进展:林鸿宣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对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揭示了光调控
期刊
近期,泸州老窖在2019国窖1573第二次股东大会上喊出了“百亿单品有我”的口号,由此向着百亿超级阵列发起最后冲刺。在不久的将来,白酒行业或将继飞天茅台、普五、洋河梦系列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辅助治疗与护理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
通过分析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针对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缺陷,提出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Snort混合检测模型,该模型将多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检测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本文结合区域航道网规划特点及技术评价特性分析,通过引入公路网技术评价的一些相关概念和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航道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苏州市2003年现状航道网和2020年
日前,西部项目“山区高速公路匝道线形设计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该项目编写了《山区高速公路匝道线形设计指南》,使山区高速公路匝道线形设计有据可依,对于保护山区自然环境,充分发
引起桥梁破坏的原因很多,如荷载、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突发事件等等,但桥面防水系统和伸缩缝没有达到使用要求,以至造成桥梁的破坏,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后果将是灾难性
棉花育种是一种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以经验为主的数据处理手段仍然是当前育种的首选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计算机为实现育种数据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