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仁针刺治疗耳鸣耳聋经验

来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guoxiandin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李忠仁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达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临教特色。李忠仁教授善治多种疑难杂病,对中风后遗症康复、老年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面瘫、慢性鼻炎等尤为擅长。
其他文献
“发蒙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是用于治疗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的一种针法。文章通过探讨“发蒙针法”的原文内涵,总结其针刺要点及适应病症,并结合现代医家观点及针刺禁忌,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传统针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期刊
神经性耳鸣耳聋是耳鼻喉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若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并未研究出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特效药,加上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症状的主观性较强,西医无法根据病因提供确切的治疗方法,进而导致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针灸在耳鸣耳聋的治疗上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且随着我国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灸治疗耳
期刊
以成为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的公立医院应推动学科中心化发展,以便有效整合专业医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科研管理等领域的优质资源,发挥高质量学科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一院多区体系内各院区、各医联体、急救中心建设等关联主题发展;同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推进城市品质改善,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向市民提供更加专业化、国际化、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需求出发,对
期刊
耳鸣是指患者在无明确声源条件下自觉耳中鸣响,常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治疗原发性耳鸣具有显著优势,常用方法包括头针、耳针、腹针、苇管灸、穴位注射等。该文综述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
期刊
<正>姜伟强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尤其擅治耳鸣耳聋。现将其典型验案整理如下,与同道分享。1心血不足致耳鸣耳聋患者蔡某,女,65岁。2021年8月9日初诊。患者因“左耳耳鸣2年”就诊。患者2年前突然出现耳鸣,伴耳塞、听力下降,纯音听阈测定示左耳平均听阈100分贝,当时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在当地医院予高压氧舱、倍他司汀及弥可保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现求针灸进一步诊治
期刊
<正>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嗡嗡作响,音调高低不一,间歇出现,偶可持续存在;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两者分属于不同的病证,但因在临床上常前后或合并出现,故将其合称为耳鸣耳聋[1-2],《医学入门》亦有"耳聋为耳鸣之极,耳鸣为耳聋之渐"之说。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耳鸣耳聋具有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3]。随着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
期刊
耳聋是指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听力损伤,可伴耳鸣、头晕头痛、分辨力下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失眠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耳聋在当今社会发病率高,如今伴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在年轻人中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目前治疗耳聋的手段有西药、中药、针灸、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针灸治疗耳聋具有较好的疗效。从玄府理论探讨手少阳三焦经远部取穴治疗耳聋的机理,为针灸治疗耳聋提供依据。
期刊
期刊
《证券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法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要勤勉尽责。中国证监会2016—2022年开出的3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了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本文以3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例,分析了未勤勉尽责的具体表现和受到的处罚情况,提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勤勉尽责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正>耳鸣是指自觉耳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轻者听力下降,重者全然不闻外声。耳鸣与耳聋常常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目前全球耳鸣耳聋的患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中青年人耳鸣耳聋多系瘀血阻窍、耳络失养所致,用活血通窍法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杨林[1]等指出突发性耳聋患者中,70%都是中青年人群。何氏[2]认为,在传导性耳聋患者中,中青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