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概况和思考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鸣是指患者在无明确声源条件下自觉耳中鸣响,常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治疗原发性耳鸣具有显著优势,常用方法包括头针、耳针、腹针、苇管灸、穴位注射等。该文综述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冯远《屈原与楚辞》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掘历史文明的深厚魅力,采用符合人本精神的现代审美标准,通过史诗般的视觉图像与诗意化美学表达,带观者回看历史,感受屈原情感脉搏的跳动变化,礼赞古代先贤的文人风骨,体悟中国文化诗意之美,探寻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这不仅是一幅历史人物题材的鸿篇巨制,更是一段深沉厚重的文化记忆、一部大气磅礴的纪实电影、一曲由画家冯远为爱国诗人屈原写就的精神颂
期刊
目的 分析舟山海岛地区健康孕妇的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建立海岛地区孕妇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保科进行体检及住院部待产的孕妇4484例,分为早孕组(n=1207)、中孕组(n=910)名,晚孕组(n=2367),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未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n=389),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时间(t
期刊
<正>过去10年间,浙江省承担了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直面现实、锐意改革,创造性地构建了“三维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先行省份。在教育评价改革中提出的生态取向的教育质量观很有前瞻意义。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在较大范围存在,深入探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期刊
<正>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总结提炼的教学成果《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上海实践》,在回应国家政策要求和顺应学前教育改革趋势的基础上,以敏锐的眼光和深远的洞察力选择了“保教质量提升”这一关键议题,聚焦典型问题,找准突破途径,分段实施推进。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砥砺奋进,上海市幼儿园在保教质量提升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成果报告以精炼且饱满的笔触,呈现了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凝结了上海市
期刊
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一向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分为了初建、探索以及发展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目前高校学生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一些理性思考内容。
期刊
陈祖琨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耳鸣耳聋的发生多责于肝脾,宜从肝脾论治。临床辨证常以肝郁化火、痰湿上蒙、脾虚下陷、肝肾阴虚多见,宜给予清肝泻火、燥湿化痰、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之法治之。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注重耳窍局部病变特点,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期刊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并发耳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及循证干预措施。方法:按照随机数表,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30例突发性耳聋并发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发放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分析总结突发性耳聋并发耳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并对循证干预措施展开进一步研究。结果: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听力损失程度、耳鸣等级主观分级是突发性耳聋并发耳鸣患者疾病不确
期刊
“发蒙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是用于治疗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的一种针法。文章通过探讨“发蒙针法”的原文内涵,总结其针刺要点及适应病症,并结合现代医家观点及针刺禁忌,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传统针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期刊
神经性耳鸣耳聋是耳鼻喉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若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并未研究出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特效药,加上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症状的主观性较强,西医无法根据病因提供确切的治疗方法,进而导致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针灸在耳鸣耳聋的治疗上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且随着我国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灸治疗耳
期刊
以成为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的公立医院应推动学科中心化发展,以便有效整合专业医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科研管理等领域的优质资源,发挥高质量学科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一院多区体系内各院区、各医联体、急救中心建设等关联主题发展;同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推进城市品质改善,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向市民提供更加专业化、国际化、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需求出发,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