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课程游戏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为了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就要做好幼儿的观察记录活动的管理工作,在了解课堂效果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新思路。由此可见,做好观察记录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课程游戏化的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展开探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为教师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对策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幼儿生活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人、物以及发生的事记录下来的过程。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有两个重点:一是观察,做好细节观察;二是记录,幼儿或教师可以将幼儿学习活动中发生事情记录下来,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既是记录者,又是被记录者,教师仅仅是作为辅助角色来引导、帮助孩子进行记录工作。
1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概述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具体来看,包括这三方面:(1)可以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幼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性,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因此,幼儿教育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幼儿观察记录平台作为幼儿自由表达的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巨大,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开展;(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好奇心最强,适当对幼儿进行支持和引导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观察记录活动可以激起幼儿的乐趣,引导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满足幼儿身心發展的需要[1];(3)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主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明确,幼儿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自己当做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用开放的心态来理解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记录,从而了解到幼儿的想法,为后期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依据。
2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观察记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游戏化的课程。有效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完成自我构建,积累相关经验,还可以作为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仍存在问题:(1)教师如何平衡好观察记录和幼儿互动。观察记录活动的记录者不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存在这一问题,在记录的同时不免会忽略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一不小心就容易本末倒置;(2)观察记录的有效性有待考量。观察记录活动本身的基础就是要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性,但在实际观察记录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为记录而记录”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管理记录内容的质量。
3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对策
3.1充分发挥教师在观察记录中的作用
教师在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引导者,因此要做好幼儿观察记录活动,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充分发挥教师在记录中的作用,让观察记录的过程更有趣。教师要注意,观察记录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记录,要注重互动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促进幼儿和材料的互动,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做好观察和记录,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2)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在游戏化课堂上,幼儿一般都是小组活动或分散性的活动,幼儿边记录边交流,同伴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既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能提高记录的质量,同时也为后期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2];(3)加强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相比成年人,幼儿观察记录的内容可能比较简单,也许会有些东西。粗糙,教师要摆正心态,用语言去鼓励幼儿,给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记录环境,加强和幼儿之间的沟通,融入到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成为幼儿记录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还应多方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和记录,提升记录效果。
3.2科学设计幼儿观察记录活动
观察记录活动的前提是要做好科学设计,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1)注重合理性。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并不是每个细节都需要记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探究性、思考性强的内容,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两点,一是要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观察记录活动,保证幼儿“有东西可观察、有东西可记录”。大中小班幼儿因为年龄段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的重点应放在现象观察和自我感受的记录上;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重点应放在活动材料和活动过程以及现象变化上;大班幼儿既要将重点放在材料、活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上,还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3];二是要鼓励幼儿参与进来,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记录,加强幼儿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2)做好观察记录活动的总结。观察记录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做好记录的整理工作,首先要理顺记录内容,引导幼儿做好总结工作,从记录中发现新问题,让幼儿学会思考。同时,做好观察记录活动的总结更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活动策略,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3.3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的创造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不应局限于文字,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采用多种形式来记录,既可以选择用文字来记录,可以用图像、符号、图画、线条等来记录,记录的形式和风格可以依照幼儿的喜好,丰富观察记录的形式,这样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能提升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做好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观察记录中的作用,科学设计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同时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观察记录,提高幼儿的兴趣和记录质量,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秉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J].科普童话,2017(15):118.
[2]陈云. 关于幼儿观察活动中的记录[J]. 好家长, 2019, 001(028):P.85-85.
[3]陈忠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自主记录现状与对策[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4):53-54.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中心幼儿园 031100)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对策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幼儿生活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人、物以及发生的事记录下来的过程。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有两个重点:一是观察,做好细节观察;二是记录,幼儿或教师可以将幼儿学习活动中发生事情记录下来,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既是记录者,又是被记录者,教师仅仅是作为辅助角色来引导、帮助孩子进行记录工作。
1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概述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具体来看,包括这三方面:(1)可以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幼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性,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因此,幼儿教育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幼儿观察记录平台作为幼儿自由表达的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巨大,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开展;(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好奇心最强,适当对幼儿进行支持和引导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观察记录活动可以激起幼儿的乐趣,引导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满足幼儿身心發展的需要[1];(3)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主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明确,幼儿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自己当做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用开放的心态来理解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记录,从而了解到幼儿的想法,为后期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依据。
2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观察记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游戏化的课程。有效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完成自我构建,积累相关经验,还可以作为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仍存在问题:(1)教师如何平衡好观察记录和幼儿互动。观察记录活动的记录者不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存在这一问题,在记录的同时不免会忽略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一不小心就容易本末倒置;(2)观察记录的有效性有待考量。观察记录活动本身的基础就是要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性,但在实际观察记录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为记录而记录”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管理记录内容的质量。
3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对策
3.1充分发挥教师在观察记录中的作用
教师在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引导者,因此要做好幼儿观察记录活动,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充分发挥教师在记录中的作用,让观察记录的过程更有趣。教师要注意,观察记录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记录,要注重互动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促进幼儿和材料的互动,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做好观察和记录,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2)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在游戏化课堂上,幼儿一般都是小组活动或分散性的活动,幼儿边记录边交流,同伴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既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能提高记录的质量,同时也为后期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2];(3)加强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相比成年人,幼儿观察记录的内容可能比较简单,也许会有些东西。粗糙,教师要摆正心态,用语言去鼓励幼儿,给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记录环境,加强和幼儿之间的沟通,融入到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成为幼儿记录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还应多方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和记录,提升记录效果。
3.2科学设计幼儿观察记录活动
观察记录活动的前提是要做好科学设计,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1)注重合理性。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并不是每个细节都需要记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探究性、思考性强的内容,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两点,一是要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观察记录活动,保证幼儿“有东西可观察、有东西可记录”。大中小班幼儿因为年龄段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的重点应放在现象观察和自我感受的记录上;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重点应放在活动材料和活动过程以及现象变化上;大班幼儿既要将重点放在材料、活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上,还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3];二是要鼓励幼儿参与进来,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记录,加强幼儿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2)做好观察记录活动的总结。观察记录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做好记录的整理工作,首先要理顺记录内容,引导幼儿做好总结工作,从记录中发现新问题,让幼儿学会思考。同时,做好观察记录活动的总结更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活动策略,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3.3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的创造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不应局限于文字,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采用多种形式来记录,既可以选择用文字来记录,可以用图像、符号、图画、线条等来记录,记录的形式和风格可以依照幼儿的喜好,丰富观察记录的形式,这样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能提升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做好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观察记录中的作用,科学设计幼儿观察记录活动,同时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观察记录,提高幼儿的兴趣和记录质量,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秉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J].科普童话,2017(15):118.
[2]陈云. 关于幼儿观察活动中的记录[J]. 好家长, 2019, 001(028):P.85-85.
[3]陈忠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自主记录现状与对策[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4):53-54.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中心幼儿园 0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