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伤于寒”与“冬不藏精”再论春温之病因病机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温,被普遍认为是伏邪温病的一种,因“伏寒化温”待春病发。笔者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结合前贤经验与临床实际,重新解读“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之意,认为“冬伤于寒”乃是“冬不藏精”之变文,非伤于寒邪;“伏寒化温”的说法似欠妥,实则是伤寒水蜇藏之令气而形成“热邪内伏”的体质。并从“两感于寒”与“不两感于寒”的角度,探讨春温之病机,以期对温病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校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独立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协同工作状态相比有所差距。党支部、团支部以及班委会都是思政工作开展需要依托的主要组织,联合三方面的力量为高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具有高度的适宜性。本文针对高校党团组织以及班委会协同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意在找到三方面力量协同工作的科学有效路径。研究分析可见,由于三者联合的协同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有一定的创新性,导致实际
摘 要:本文分析了财会类大学生在创业发展时遇到的基本问题和难点,研究了校企协同构建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路径,从带动、建设、平台、运行、交流和保障六个角度入手,创造学校企业协同创建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结构章法。  关键词:校企协同;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159-02  一、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2020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在线教学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如何有效组织和开展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将从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展开探索与研究,分析疫情防控下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探讨通过提升教学方法、增强教师能力以及构建线上与实体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来提高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在
摘 要: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社会生产需要具备丰富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从业者;其次,大学毕业生也需要相应的劳动技能以满足就业需要和企业生产需求。此次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互动交流、活动培训、实践检验等方式形成系统化研究过程,既有方法又有反馈,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劳动养成教育方法,对促使高校更好地
摘 要:如今,“00后”逐步踏入大学校园,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多元化的价值观、互联网虚拟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交往内容、交往行为出现问题。本文以“三全育人”视角,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教育的育人主体、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研究,建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育人模式,以创新人际关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人际关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
摘 要: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高职“专升本”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文献内容及相关研究理念,对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当前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为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以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的院校,在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注重学生基础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工匠精神更是切实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取得更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成效,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首先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有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并进一步在具体的专业教育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研究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开展、就业创业
摘 要:由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功能的低成本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称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可网络收集、感知和分析信息,以达到监控以及控制等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以及协作功能为传感网关键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在简要分析传感网关键技术基础之上,研究分析传感网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传感网;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目标探测以及跟踪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伤寒论》原文论述麻黄升麻汤证时,强调“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的脉象特点,成为脉证合参的重要指征,惜其语焉未详,故后世对此颇有争议。从脉象角度来解读本方证,对麻黄升
顺势思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天人合一”世界观下“因循天道”的具体方法论。顺势思维被引入《黄帝内经》(《内经》)后形成了顺势而治的治疗思想,《内经》顺势思维借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