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合参相关论文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
真武汤治疗高热(截阳证) 李某,男,6岁。因发热,T39.5℃,在本村用安痛定,柴胡治疗3d效不佳而去某地段医院,经胸透:心肺无异常,B超:......
选奇汤加味治疗眉棱骨痛方药组成:防风、羌活、黄芩各10g,甘草5g。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加减:遇寒加重加白芷15g,遇热加重加桑叶10g、菊花15g,伴鼻塞不通......
经方救治血证举隅湖北省梨园医院(430077)王清华1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余某,男,38岁,工人,1989年12月15日入院。胃院疼痛1天,伴呕血1次。洗澡时自觉脘腹胀闷......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加味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阴虚火旺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脉见大、浮、数、动、滑,为阳脉,而脉见沉、涩、弱、弦、微,为阴脉,阳主生,阴主死。阴病见阳脉提示阴气虽盛,但阳气来复,故曰生;阳......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以往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患者陈......
郑重光认为三阳证的诊治显明易见,而对于亢害危殆的三阴证,在他看来,其似是而非的临床表现决定了诊断是关键的一环。在各类疾病中,......
1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少两感证夏某,2008年5月25日初诊。主诉:发热恶寒半天。患者于昨天下午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鼻流清涕,神......
[目的]分析清代名医王堉所著《醉花窗医案》中的各种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特色之处,期以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对全书明确涉及鉴别......
李士懋(1936-),男,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金匮要略》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形成了较完整的以脏腑......
战汗法多见于“温病”范畴,伤寒与杂病见之甚少。传统观点认为脏厥与蛔厥病机不同,乌梅丸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蛔厥、下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