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我国现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努力改变儿童美术创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因为全人类都创造了美术,成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部分,所以不断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对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创造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创造力 个性发展 自学
  在一次教学课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一次喜欢的活动》,结果许多学生画的不是放风筝,就是跳绳等一些老掉牙的题材。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事。也难怪,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太小,自由支配时间太少,成天关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里,每天学校家庭二点一线,假日大部分时间又被作业、各种培训班所占据,余下一点自由时间又大都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为伴了。我们的生存空间都被“现代文明”所覆盖,以前充满灵性的山没了,溢满情趣的小河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工建筑的公园、喷泉、花坛等,家长们又成天疲于生计,也没有过多精力带孩子出去走走,于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更少了,使得他们的童年失去了斑斓的色彩。现实生活的机械性、单调性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发挥。由于长期浸润于卡通人物中,过分的甜美,使孩子画出的图形都带有明显的卡通痕迹,缺乏阳刚之气和一种古朴稚拙的生命本色。所以,我们平时应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多给孩子欣赏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比如欣赏非洲的图腾柱,让孩子感受原始艺术稚拙、古朴、粗犷之美;让孩子感受色彩的艳丽;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现代艺术,让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剌激,从而开拓思维,启发创造。
  一、想象天性,遵循发展
  儿童开始画画时,他们看见自己画的痕迹时非常高兴,但他们似乎并未想到一种主题或目的。这种愉快活动的痕迹加强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满足感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创作中对自己的不断认同和其他人对他们的认同,就会大大地影响他的创作。所以,学校的美术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还以原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创作活动,海阔天空的想象,是这个时期该做的事。
  根据著名美术教育家V.罗思菲德,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学家丁.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描述来比较,会看出这一阶段儿童以自我中心、自我的空间思维的中心是理智的现实主义,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发展规律,不断从现行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加强儿童装饰画的教学,使他们的想象画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装饰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对图形、对色彩的想象,画成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接着,教师在画的一个空间上画一笔(是随意的,不规则的符号),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让几个同学一起在画上画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东西。(在环境的选择中,创作了非凡的想象)。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比较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动物、流水、自行车、汽车的声音(增加学生的遐想)。在这样的自学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从而逐步奠定了儿童的美术创作基础。
  二、选择途径,强调个性
  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发展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玩学习法
  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途径中,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组合了。
  2.画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去看心中的画,看到了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画越来越丰富,在流畅的线条中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的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美好愿望。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的本身促成儿童健康成长。
  三、创设自学,完善交流环境
  语言虽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助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是全部的,而绘画便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最易接受和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平时我们屡见一些儿童在一起边画、边叫、边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他们的这种表现方法越来越远离他们,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这一特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儿童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积极参加省、市、全国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学生进行绘画的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自学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综上所述,小学儿童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陶行知,《创造宣言》.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2.02.
  孙美兰,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3.
  吴东梁,《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杨 桐,《小学美术教学用书》.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06.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在此我从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做了探究。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探索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
期刊
动作是舞者的灵魂, 舞蹈由舞者的动作表现出来,离开了动作,舞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精舞者”,必须在动作的表现上增添色彩,这样才能把舞蹈的真正的内函表现出来。舞者每一个动作的迟缓、舒张有力等细节动作的到位与准确与否,能看出一个舞者的水平,但是到位与准备的舞蹈动作,是建立在舞蹈情感基础之上的,没有了舞蹈情况,舞者就摆脱不了身体的束缚,自己做出来的动作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悟,而是节
期刊
初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一、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他们亲自参与和直接
期刊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那么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哪些习惯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
期刊
摘要: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真正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重视学生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教的承载体,更是学生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的生成器。本文从学校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简要论述了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能力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把握住这一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把课堂的知识更加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物理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物理习题课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物理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采用创新、有效的物理习题课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课;物理教学;教学方式;解题思路  前言:  习题课教学是将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有效联系起来的一种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上自由飞翔呢?  一、平等待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挖究新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双边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 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 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 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 段上,从过去
期刊
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这样的作文谁不羡慕?然而有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时,感到无从下笔,肚中空空,没有东西可写。这是为什么?——缺乏材料!如果你有一个材料仓库,就不会有上述感觉了。那么,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建立一个材料仓库,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本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很多学生一边在感叹素材的缺乏,一边对身边的"宝藏"课本却视而不见,这是很多学生常犯的毛病。成天忙碌的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涉猎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