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造林效益的提升途径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桉树造林种植管理过程中,要集中分析其经济价值,利用速生、高产和高效的树种,确保生长水平以及管理效果的全面优化。基于此,分析林地选择、良种选择、施工管理、抚育除草管理等方面,旨在为种植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桉树造林;经济效益;抚育除草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22
  桉树不仅具有速生高产的特征,其应用也非常广泛,工业用材、装潢材料以及家具等方面对其重视程度逐渐增高。另外,在种植桉树的过程中,要遵循适树适地的原则,合理应用更加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从粗放型种植经营结构转变为集约型经济结构。
  1 适宜选择林地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良好的林地环境是种植项目有序开展的根本,相关种植人员要积极优化林地的选择效果,确保科学化种植项目的全面开展。在林地选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技术指导,确保种植过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也要收集和整合土壤的基本条件等信息,从而确保发挥因地治树的优势。只有从林地选择方面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管控,才能从源头避免树木营养不良以及材质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经济价值和种植价值[1]。
  在桉树种植区域选择过程中,要保证土壤自身水平,保证其土壤深厚、肥沃,且整体土质较为疏松,坡度要在25°以下,一般在低山区域、平原区域以及丘陵区域种植范围较广。要对排水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管控,采取不同的种植措施,坡度在15°以下的区域,适宜采取机械全垦种植法;坡度在15°以上的区域,要集中关注水土流失问题,提高管理框架的实效性,为种植效果全面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2 适宜选择良种
  在良种选择过程中,要将桉树丰产林作为种植和发展的目标。第一,在选择苗木品种的过程中,要分析桉树生长条件和基本的环境参数,从而在选择壮苗优种后有序开展种植操作。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地方,种植质量要求并不高,品种的选择范围非常广,要选择高产品种,确保管理体系和管控措施的实效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林木的实际质量。第二,种植人员要结合质量要求筛选苗木,从而有效地清除弱苗、残苗、病苗等,将树苗高度控制在15~30 cm,确保种植效果的最优化[2]。第三,将苗木种植在营养土中之前,要保证营养土的养分和水分较为充足,且整体通风通气良好,土质较为肥沃,并不会出现破碎的问题。根据营养土苗木的具体情况,要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以及道路通畅的环境中孕苗,摆放过程和标准也要符合实际需求,在苗木的枝叶舒展开后,可提高种植实效性,并确保处理生长种植效果的最优化,实现下次补苗的再次利用。
  3 合理化施肥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标准化种植操作流程,确保植株种植规划效果符合标准和实际需求,开展有序的操作和控制流程。在种植中要靠肥料进行综合性整合,也就是说,在施肥操作前,要将成分配置和肥种配置结合在一起,保证搭配效果的完整性,结合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中整合。目前,主要在每个种植坑内施用钙、镁、磷的复合肥,一般控制在400~500 g,将其作为种植的基肥,复合肥放置后,要在基肥上添加2/3的土壤,并混合搅拌均匀,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最后再添上一层表面土,保证施肥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促进桉树的生长。
  在合理化施肥过程中,要具体分析桉树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而建立动态化施肥计划,为桉树种植项目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第一,在桉树种植的第一年,主要是针对桉树的根系和枝叶,两者生长较为迅速,此时需要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也就是说,在种植后的一个月予以全面追肥,每个桉树种植坑内添加复合肥0.25 kg最优。第二,桉树种植的第二年,这个时期是桉树自身枝干的高速生长期,肥料主要是磷肥和钾肥的复合肥,不能使用或者尽量少用氮肥,从而保证桉树种植效果符合预期,基本的复合肥数量控制在0.4 kg左右。第三,桉树种植的第三年,这阶段是树干生长高峰期,需要的肥料数量和种类都偏多,需要相关种植人员结合实际需求,确保管理效果和肥料控制机制的完整性。一般而言,施肥要加大用量,保证肥料中磷肥和钾肥的量符合标准,每个种植坑内要保证0.5 kg复合肥。
  针对施肥操作,不仅要掌握不同阶段的施肥量和重点,也要着重关注相关问题的处理。首先,要因地施肥,结合种植区域土壤自身的特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肥料施加计划,利用土壤的营养成分,决定其不同成分配置效果的最优化。其次,在施肥操作开始前,要清理地面,着重清扫杂草。同时要在施肥后覆盖足够的土壤,保证肥料能发挥其实际价值。最后,要在下雨前施肥,保证肥料能被树苗有效吸收。针对土地土质较为贫瘠的区域要选择更加适宜的施肥计划,确保施肥操作的效果符合种植要求。
  4 优化抚育除草
  在种植项目的最后,要优化抚育除草操作,尤其是在桉树苗木种植的前两个月,不仅要抚育,也要开展松土管理,减少种植周围的杂灌木,尤其要砍掉较高的杂灌,保证草带的完整性,提高苗木生长水平和水土保持效果。
  4.1 除草抚育
  要将苗木种植区域内部的杂灌木和杂草进行集中铲除,从而提高种植环境的整体水平,将杂物移出树盘结构。对于移出的杂灌木,一般高度在15 cm以内。另外,要定期割草,第一次割草要在种植当年的5—6月;第二次割草要在种植当年的7—8月;第三次割草要在种植第二年的4—5月。
  4.2 松土抚育
  处理苗木周围的杂草后,要将苗木作为中心,尤其是在周围50 cm之外的区域要进行集中整合。除了人工除草外,种植人员还能利用化学方法进行除草。主要是由于人工除草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甚至会出现部分水土流失的现象和土质板结的情况,而化学除草能提高保土、保水以及、保温功效。除此之外,也要进行病害管理,针对青枯病,可利用浓度为2%的福尔马林液消毒土壤[3]。
  5 结语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造林效益,就要从种植的源头出发,确保种植效果和种植要求相贴合,一定程度上发挥桉树的实用性价值和优势,提高保存率和造林经济价值的同时,为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廖维建,吕曼芳,李付伸,等.桂中地区DH系列桉树生长及效益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5(27):9428-9429,9431.
  [2]秦武明,刘运华,黄世芳,等.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試验及经济效益分析[J].林业科技,2015,33(1):15-18.
  [3]曾馥平,王克林,宋同清,等.喀斯特山区火灾迹地自然与人工恢复效益[J].山地学报,2014,22(6):693-69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在农作物收获后,将农作物的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土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利于下一茬作物的生长并提高产量和质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在国家
仿写是小学生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或雷同现象。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高年级学生仿写的同时,还要引导从仿写的“框框”中逐渐走出,学会自能作文。怎样引导呢?笔者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激活学生思维、解放学生思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文章立意的“多角趋向”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就会呈现不同的思想意义。“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此道理。因此,老师在命题立意上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股权众筹是近年来的新兴融资方式,其出现在促进资金互通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但其也存在相关的监管和法律难题。文章将介绍股权众筹的基础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分析其存在
今年,我和父母在爷爷奶奶家欢度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两者相互辉映,十分壮观,望着夜空中怒放的烟花,我不禁浮想联翩。  ——题 记  烟花的怒放  点燃后,一个或蓝,或橙,或绿的火星,拖着绚丽多彩的“尾巴”,“嗖”地一声向原本万籁俱寂的夜空飞去。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大火星在漆黑一片的夜空中分裂成一个个绚丽多彩的“花瓣”。一片片花瓣组成了一朵朵含笑怒放的花朵,似娇艳欲滴的玫瑰
[摘要]  兴趣是推动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作文教学中一旦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离成功的作文教学就不远了。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动机,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进行思考。[关键词]  激发 小学生 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就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写作,在写作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外在动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  实践 小学语文 领悟课堂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亲自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