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黑陶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沁阳黑陶产业为例,经实地调研,分析了其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提出了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并以实例佐证。
  关键词:黑陶 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 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94-02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随着手工生产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该何去何从?
  目前鲜有研究黑陶产品的相关专著,而对于制陶技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基于沁阳黑陶产品的设计实践,试图通过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保护中华根文化。正如冯骥才所说;“在一个非正常的转型时期,不能让民间文化正常消亡。”
  1 黑陶文化
  (1)黑陶
  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繁衍历程中洗尽铅华,孕育出了继马家窑彩陶文化之后饮誉中外的东方艺术瑰宝——黑陶文化。据考证,黑陶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成就达到最高峰,其中出土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技艺与优美的造型特点而成为经典传世佳作,就算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鲜有黑陶作品与之相提并论。
  (2)黑陶艺术
  陶器是伴随着社会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陶器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黑陶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后人美其名曰“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质如墨玉而光若珠玑,有金石之声而具鸿毛之轻”,素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美誉。“黑如漆”是其色彩特征;“明如镜”代表其质感美;“薄如纸”突出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硬如瓷”和“声如磬”强调其质地坚硬。以上特征是对黑陶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风格的总体概括。
  (3)黑陶产业的发展
  沁阳黑陶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河内县(今沁阳市)万善镇北有红土坡,土宜制陶,镇上居民依山建窑,盆窑村在此基础上形成。至武则天登基,始称“御封陶器”。此举沿袭到了明朝,不过进贡的陶器除了简单的瓦瓮,还增加了大量更具观赏性的鼓瓶、青狮、白象、福鹿、孔雀等礼器,深受青睐。光绪年间,盆窑村发展壮大,所产的陶器以带盖瓮、蒸馍盒、花鱼盆居多,以其品种多、质量高、呈色好、声音脆而行销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当时京城商贾云集.黑陶产业发展到北京,得到光绪皇帝的欣赏,至此,黑陶在国内名声大震。此后,各地官家订单络绎不绝,黑陶产品一度成为官方消费品。
  清末至抗战前夕是沁阳黑陶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家家木轮转,户户窑冒烟”之说,村里也是能人辈出,由于竞争激烈,匠人们积极改进黑陶的制作工艺,增加花色。民国三年,盆窑村新烧制的墩、樽、鼎、壶等工艺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和马尼拉“世界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备受国外嘉奖,沁阳黑陶从此名扬海外、销路大畅。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民国三十二年河南大灾荒,加之战乱频仍,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百姓不堪徭役负重,在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前,盆窑村烧陶业就此衰败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盆窑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又因1982年的洪灾,造成大量窑炉坍塌,到现在为止,能烧陶的窑已经剩下十来个,能转的木轮也为数不多。纵观整个盆窑村的黑陶史,可谓是一波多折,如今,虽然黑陶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对盆窑村的制陶业大加扶持,但是黑陶产业并没有因此而重新焕发生机。
  2黑陶文化产业面临的境况
  虽然黑陶被誉为“陶之君”,但并不像宋代才出现的紫砂陶器自打出世就一直兴盛不衰,而是几经波折。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文化的地域性不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沁阳更是贤能辈出,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文化产业,会烧制黑陶只是当地人谋生的手艺,他们制作黑陶的初衷是为了养家糊口,锅碗瓢盆都是自给自足。然而,后工業时代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传统手工业,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塑料、金属制品也取代其地位。因而在古代除了贡品之外,再无其他观赏性强的工艺品,亦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紫砂相比,又少了深厚的人文积淀。
  (2)黑陶文化产品设计不符合现代生活美学,企业创新能力弱
  现代生活美学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对产品寄予的多元化精神诉求在与产品互动时产生情感的连结与认同。据考证,黑陶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有时盲目跟风也会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从装饰和造型来说,现代黑陶基本还沿袭传统,导致其设计风格趋于雷同,千篇一律、良莠不齐。这与制陶工艺的传承沿袭方式有关,家传式、师徒式的传统相传模式多以实际仿效方式完成,鲜有创新。
  (3)产业规模小,集约效应差
  沁阳市现有黑陶企业极为少数,稍大点就数市里的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盆窑村黑陶工艺厂和传承人王正成、王亮亮的黑陶厂,其他均为小型个体户,一个拉坯师和雕刻师就组成了一条很简单的生产链。除了蓝钻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品外,其他生产商基本以鱼盆为主。集聚效应不好也源于此,各企业出发角度不同,不能共同合作交流,进而阻碍了黑陶产业的发展。而政府方面,只是在扶持个别企业,并没有从全局考虑,民间大师没有专门的创作基地,不能形成创新思想的碰撞。   (4)文化消费水平层次不高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河南省農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所占总消费的比重在逐年递减,文化消费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文化消费水品低也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关,沁阳市周边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购买力。其次,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易损坏性使网络销售无人问津。
  (5)人才匮乏
  沁阳黑陶在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烧陶业的村民有逐渐多了起来,本以为村民是有了非遗保护意识,黑陶产业会峰回路转。可是时间不长,坚持下来的人已寥寥无几,说到底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家糊口的阶段,他们认为政府既然重视了黑陶产业,重操旧业定能赚些钱,实则跟风使市场上的黑陶供大于求,黑陶产业还是衰败下来。据盆窑村的老人们说,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做黑陶了,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所以,即使有再厉害的师傅,也收不到徒弟。目前,虽然国家颁布了《非遗保护法》,确定传承人,给予资金补助,但多数时候,资金不能落实,这是其一。其二,当下沁阳黑陶工艺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工人们基本没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完全依赖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创新能力弱。
  3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
  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是造成工艺品艺术感缺失的主要原因,艺术性趋于雷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伤”。
  (1)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企业发展也大有裨益。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其二,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在文化成果研究方面的优势;其三,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2013年6月,沁阳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神农陶”茶具创意设计大赛,“炎”壶脱颖而出。以“炎”壶为例,探讨如何对黑陶文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图1)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符号学注重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思考。此“炎”壶的设计利用符号学的知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华夏始祖神农氏又名“炎帝”,壶盖和壶柄的造型元素是“火”的抽象形,既代表“神农耕而作陶”的典故,也有生命延续的寓意,同时它又是“龙”的简化符号,象征“龙的传人”,再次又像是“牛角”,符合神农牛首人身的形象;壶身的水纹装饰象征生命之源。这些元素符号的运用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传承。
  (2)以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主体建立本土文化符号架构,作为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知识体系。
  布希亚曾说:“物必须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有形的产品是承载和传播无形文化的主体,文化必须转化为符号才能为本土知识体系所用。当地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科研优势,利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典型特征元素,并运用到黑陶产品开发中去。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些元素符号化,作为黑陶产业从业人员记忆中存储的表征,此类表征在不同的人创作时会呈现不同的提取信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的,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刻不容缓,其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产业化,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依靠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能够为其提供新鲜的血液,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当然,过度的商业化终究会违背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我们要在文化产业化和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点,让文化不失其传统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国内在“服务设计”的理论研究、知识传授和设计实践方面最前沿的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国胜对服务设计的洞见和引入教学,缘起于他在2008年时赴美留学。王国胜认为,工业设计正面临着从传统的制造经济环境向更为综合的信息经济环境转变,这种系统性的转变,导致了设计范式的转型,而新的范式就是服务设计。  D:作为研究服务设计的专家。您对服务设计的研究和认识,与您的经历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呢?  王国胜
期刊
摘要: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及其文化素质的养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因此,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中的学科设置,而
期刊
摘要:  文章论述了白蕉翰墨历程及其书法作品的风格。首先,由初唐入手,研习欧阳询和虞世南的笔法及风格,将二者风格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次,由唐入晋,关注神韵和情感的表达,使字里行间有魏晋的淡雅。最后,由于其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的普及和教育,白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振兴贴学的不可替代的人物,为书法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书法 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研究目的:设计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现代漆器产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德国传统刀具产品的现代演绎,汲取成功经验,并通过挖掘山西地方民俗文化之平遥漆器的特色,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符号”,结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元素相融合,进行漆器产品的设计,赋予产品特定的山西韵味。研究结果:运用形而上的设计思想和形而下的设计元素,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平遥地方民俗的婚庆产品。研究结论:地方
期刊
摘要:  竹材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天然材料源,在我国资源充足、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当代社会,作为一种应用历史非常悠久的环保制作材料,竹材的开发利用应当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客观分析竹材的材料、结构、工艺,并以生态材料开发设计的角度,对竹材用于产品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竹材在生态产品中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竹材 生态材料 竹结构
期刊
摘要:  度假酒店建筑区别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功能性场所,更与其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此乃度假酒店和其他类型酒店的不同之处,也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本文从度假酒店本身的性质特点入手,分析其正确的设计要素和手法,并结合江南文化环境的特色来对课题从建筑环境和客房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度假酒店 设计手法 江南文化 客房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顾渚村为例,以贡茶非遗文化传承活态保护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概念,以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农业资源、文化遗产、生产生活等层面,进行村庄滨河生态景观、商业休闲景观、民居人文景观三条线路的景观建构设计研究,为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积极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 非遗传承 活态保护 概念设计  中国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地在景观设计、导向设计及包装设计等领域尝试融入盲文元素,体现人文关怀。本文从盲文的起源出发,探讨盲文这一特殊语种的元素在视觉表达上的应用和拓展,并尝试将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进行视觉一体化设计,以此达到汉字的“无障碍”识别。  关键词:触觉 视觉 文字 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H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19-03
期刊
摘要:德国工业设计教育主要是延续和发展包豪斯与乌尔姆学院的模式,他们的设计教育一直把设计实践教育放在核心位置,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德国设计院校与企业联系密切,学生在导师的协调下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企业的设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比国内几所设计院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发现不同并学习德国先进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设计实践 设计素养 德国教育模式  中国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辅助图形作为Vl视觉系统中两大要素之一,不仅可以增强基础系统中标志、标准字以及标准色等要素的适应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形象的渗透力,辅助树立品牌形象。本文通过对辅助图形的造型表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例对理论进行论证,希望对辅助图形的造型表达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并把辅助图形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最大化地发挥其表现力。  关键词:  VI系统 辅助图形 造型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