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与视觉的碰撞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地在景观设计、导向设计及包装设计等领域尝试融入盲文元素,体现人文关怀。本文从盲文的起源出发,探讨盲文这一特殊语种的元素在视觉表达上的应用和拓展,并尝试将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进行视觉一体化设计,以此达到汉字的“无障碍”识别。
  关键词:触觉 视觉 文字 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H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19-03
  一 盲文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中国盲文的发展
  十九世纪清中后期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各国列强的入侵,大批外国传教士开始涌入中国。为了向盲人传达教义,1874年在英国传教士与中国盲人的合作下,六点盲文正式进入中国。以《康熙字典》的音序为基础的“康熙盲字”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盛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福州盲字”、“心目克明盲字”、“粤语盲文”、“五方元音”等不同版本的方言式盲字。
  由于方言本身传播的地域局限性和缺陷,给中国盲文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盲人黄乃参照布莱尔的盲文体系,以普通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在旧盲字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创新并推出了中国的现行盲文,见图1。1953年中国盲人福利会的成立,预示着中国盲文开始进入正常发展轨道,这也为中国盲文的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的关系
  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互为关联的。从它们的区别上来说,盲文侧重触觉方面的直观感受,而汉字侧重于视觉上的感官体验。正因为盲文与汉字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视觉感观层次上,因此它们给人们生理上造成的感受也截然不同。然而,现行盲文与汉字之间虽然区别于感官媒介,却在内容表达上具有相同的效果。
  盲文与汉字同样是一种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现行盲文是在汉字拼音的基础上,将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通过不同的点阵,组合成与汉字相对应的内容来传递信息。由于盲文是由六个不同位置点阵的组合而成,六个点的位置必定会随着传播的文字信息不同,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跳跃感和韵律感,这一点与汉字的形式美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拼音和偏旁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个基础,而盲文则是先通过触点识别出字的读音,再由读音联想到汉字,从而理解其意。从宏观上来说,拼音是盲文与汉字的中间桥梁。如图2,从中国现行盲文对照图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者间皆有各自的视觉美感和韵律,虽然形态各异,但传达的字意是一致的。
  三 盲文元素在汉字设计中的表现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演变,从古至今,汉字的字体种类非常丰富。汉字书写过程中笔画交错所产生的节点分布在视觉上拥有着不可比拟的形式韵律,并且这种节点韵律又可以与六点盲文形成字意上对应关系。所以,不管从汉字结构还是从盲文点阵构成上来说,将汉字笔画的交叉节点与盲文点阵进行一体化设计在逻辑上存在着极大可能。
  (一)笔划结构调整
  传统的汉字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字形与字意的融合度,而在进行盲文与汉字一体化设计时所要关注的角度将会变得更多,字形、字意、节点这三者关系必须协调统一。一个字的整体外形可以通过很多手法进行再设计比如提高字形重心、笔画断连、笔画粗细重新分布等。以汉字结构为基础,在保留汉字可识别性的基础上,重新对笔画之间的节点、间距等进行调整,找到与其相对应盲文的点进行融合。既兼顾字形的现代审美,叉整体协调地对字意进行表述。如图3,“鹏”字的设计在字形中将拼音“p”和“eng”对应的六点盲文与汉字笔画节点进行一体化设计,既保留了汉字的识别性和美观度,又能通过这样的设计将盲文元素有机地融合在汉字当中。
  (二)汉字点阵共构
  对现有汉字字体再设计的思路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将简单笔画的汉字笔画分割、重组,在保留汉字识别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其相对应的盲文点的可植入性。在对封闭性比较高的字进行设计的时候,这种手法更能使得汉字具有灵活性和设计感,如图4。另一种是将有复杂笔画的字,将笔画同构、共用、缺损等,同样是在保证设计的字体笔画所产生的节点,能够将其对应的盲文点植入。这样从简单笔画字体到灵活,从复杂笔画字体到简化。这样使字体的整体风格得到统一、明朗的视觉效果。笔画的造型能够巧妙地把盲文的义与形同相对应的汉子的义与形相结合。“形”可以表“意”,“意”可以对“形”进行完善加工。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盲文元素完美的植入汉字字体中,使得设计的字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深层的含义。
  (三)盲文点阵植入
  一个字体在其他元素的融合过后,更具有推广和审美价值。它的实际含义与所呈现的视觉化图形以及它的推广和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其语言传播表达出的信息和设计,同时也是多种元素和文化很好地传播载体。字体的视觉图形与汉字的实意相辅相成,这也是中国汉字体现出来的宏大魅力。
  一个汉字在将盲文元素融合进去的处理之后,保证字体的形式美感的同时,用笔画的嫁接和解构,为相对应的盲文点阵创造合适的笔画节点,将两者协调地融合在一起。强调在笔画中兼容相应的盲文点阵,同时强化字体的设计感。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解构,笔画共用等手法处理,却又不能破坏字体的整体度,汉字的识别功能等基本的规范制度。在盲文元素与字体设计融合的过程中,笔画的结构和共用等,都要在有限的字体框架中,把汉字字体的魅力展现出来;同时对于相对应的盲文点阵的融合,使得整个字体设计风格明朗有趣。
  (四)字形字义协调
  字体的设计,大多是對笔画进行常规的替换和改变,以获得较好的形式美感。在平面设计中,中国文字可以通过丰富的联想、夸张的假设等手段,对既有汉字的笔画进行嫁接、解构、共用等,使字体的视觉化形态更具美感,趣味性也大大增强,最终构成新的汉字实意图形。在协调字体形态与盲文实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留字体的可识别性和汉字原有的视觉形态特征,又要尽量贴合盲文原有的排放规则。通过这样的不断尝试,便可以设计出既有设计美感,同时又能够将盲文元素完美融入的字体中。   四 盲文视觉化设计表现的内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盲文元素的传播和应用多在公共场合的利民设施体现。在“明眼一族”的生活环境中,盲文被关注的程度非常小。盲文的点阵没有具体的规律,也很难通过图画对其实意进行普及和推广。由于盲文被忽视,受接触的频率特别低,使得“明眼一族”很难识别它的实意。这些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急需找到一种盲文元素视觉化表现的有效形式。然而,盲文的视觉化表现,不应该仅仅是通过对其点阵的处理和再设计,而是要将盲文点阵的内容植入到大众媒体,使它被普遍接受,所以我选择了汉字。通过这两者的设计和融合,使盲文元素得以有效的视觉化体现。
  (一)意象海报设计
  形式美法则—直都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包含字体的整体大小、高低、方圆、疏密等因素的对比和统一。然而,在盲文元素单体进行设计的时候,汉字的一些形式美法则同样可以采用并且做出创新。当受众为两种依赖不同信息媒介的群体,所设计的图形、物件不仅仅要保留盲文的触觉,还要追求它的形式美感,对它的色彩感觉进行调整,同时,触感也能辅助“明眼一族”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盲文元素的含义。在海报中,通过对盲文点阵之间的线化处理,在保留原有盲文点的触感的前提下,加强视觉形态的冲击力,通过这样的手法在盲人和明眼人群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见图5。
  (二)装饰墙寓意体现
  不同组合的盲文点对应着不同的汉字内容。在将整个设计展示的过程中,对背景墙进行加工、设计。通过盲文点阵的特性,将盲文的点进行意象化设计。将“盲文视觉”四个汉字对应的盲文点阵,用意象的手法表现出来。见图6。在这几个字的点中间寻找标点符号的视觉图形,利用彩色图钉打点,彩色线拉框的手法,使得整个背景墙既有视觉内容,又有层次和立体感。号的表达和小挂件的衬饰,和主题有效贴合,创造协调的展示效果。
  (三)多种材质表现
  选择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高、触感强、视觉效果较好的材质来表现主题设计。例如彩色光泽强纤维线、亚克力玻璃、特种纸、卡纸、塑料薄膜、特种胶水等。在整个设计创意中,既要保证设计内容的亲和力,又要将特殊材料融入当中。力争在整个设计的整合过后,形成具有形式美感的新鲜内容。使作品永葆吸引力。这也很好地贴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同。
  五 盲文元素视觉推广设计的内核
  盲文元素视觉化表现设计实现了汉字与盲文之间的融合,使得不被关注的盲人文化得到有效的宣传和普及,引起大众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这一特殊的信息载体与汉字字体设计的融合,引起“明眼一族”的关注和联想。拓展了推广的途径,有效地达到文化推广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无障碍设计。
  (一)设计创新
  设计创新,是将两种不同交流媒介的元素进行融合和再设计,通过进一步的设计和创新,在字体中意象化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对材料与多种加工工艺的融合,使两种信息载体得以很好融合,甚至带来从二维到更多维的感观体验。通过这样的途径,将盲文元素在大众信息媒介中传播和推广从而很好地完成盲文与汉字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引起大家對盲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二)文化推广
  我们接触汉语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汉字。在各种纸质书籍中,我们获取丰富的信息,同时,对日常所见频率很高的字体产生了独有的视觉审美,并不断有新的具有设计感的字体丰富着我们的眼球。共性点就在于,不管字体如何变化,识别性都是其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盲文元素在汉字字体的设计中同样特别重要。所以,通过盲文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完美融合,将人们日常接受能力很强的汉字,加工成具有新的形式美感的信息媒介,并使其融合有对应的盲文的信息。以多样的表现手法,这一形式有效地对盲文元素进行了推广从而达到课题的目的。
  六 结语
  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前行的,在社会文明程度高速发展的今天,被忽略的这些特殊群体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迅速融入到正常生活环境中去。盲人与“明眼一族”的“无障碍”沟通交流首先是体现在语言文字上的交流,一个良好的盲文汉字一体化设计是其产生沟通的前提。盲文的触觉与汉字视觉感的有效设计为盲人与“明眼一族”的交流沟通构建了一条捷径,才能真正促使社会公众主动地去理解盲文和关爱盲人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时尚史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方面,西方女装在结构上—方面沿袭了旧世纪丰胸圆臀的曲线造型,另—方面,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的服装设计师开始逐渐将立体剪裁与平面剪裁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结构方面进行创新。新奇而独特的女装造型是五十年代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显著标志,对于这一时期女装结构的探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五十年代时尚的精髓。本课题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
期刊
摘要:品牌更新是促使消费者心理朝积极方向转变的有效方法。文章提出运用品牌叙事和品牌设计对蒙牛进行系统及深入的品牌更新。首先对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进行阐述与说明;其次对品牌更新的意义及必要性进行了介绍;第三提出蒙牛的品牌更新需要从品牌表达要素中的品牌洞察力、品牌承诺、品牌弹性以及品牌专属权中的自选设计、品牌体验和品牌杠杆几个层面更为详尽地去进行。第四分析了如何从品牌名字、包装、推广、互动四个层面对蒙牛
期刊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绿色设计思想诞生以来,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急剧恶化。人类不得不思考,单纯依赖设计伦理来唤醒“逐利”的设计师幡然醒悟,能否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由此绿色设计政策意识开始萌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起,便是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日本政府60年代开始,便强力推进“以法治污”行动,通过行政措施直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是直接干预型绿色设计政策的代表性国家。日本绿色
期刊
作为国内在“服务设计”的理论研究、知识传授和设计实践方面最前沿的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国胜对服务设计的洞见和引入教学,缘起于他在2008年时赴美留学。王国胜认为,工业设计正面临着从传统的制造经济环境向更为综合的信息经济环境转变,这种系统性的转变,导致了设计范式的转型,而新的范式就是服务设计。  D:作为研究服务设计的专家。您对服务设计的研究和认识,与您的经历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呢?  王国胜
期刊
摘要: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及其文化素质的养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因此,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中的学科设置,而
期刊
摘要:  文章论述了白蕉翰墨历程及其书法作品的风格。首先,由初唐入手,研习欧阳询和虞世南的笔法及风格,将二者风格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次,由唐入晋,关注神韵和情感的表达,使字里行间有魏晋的淡雅。最后,由于其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的普及和教育,白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振兴贴学的不可替代的人物,为书法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书法 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研究目的:设计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现代漆器产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德国传统刀具产品的现代演绎,汲取成功经验,并通过挖掘山西地方民俗文化之平遥漆器的特色,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符号”,结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元素相融合,进行漆器产品的设计,赋予产品特定的山西韵味。研究结果:运用形而上的设计思想和形而下的设计元素,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平遥地方民俗的婚庆产品。研究结论:地方
期刊
摘要:  竹材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天然材料源,在我国资源充足、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当代社会,作为一种应用历史非常悠久的环保制作材料,竹材的开发利用应当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客观分析竹材的材料、结构、工艺,并以生态材料开发设计的角度,对竹材用于产品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竹材在生态产品中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竹材 生态材料 竹结构
期刊
摘要:  度假酒店建筑区别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功能性场所,更与其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此乃度假酒店和其他类型酒店的不同之处,也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本文从度假酒店本身的性质特点入手,分析其正确的设计要素和手法,并结合江南文化环境的特色来对课题从建筑环境和客房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度假酒店 设计手法 江南文化 客房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顾渚村为例,以贡茶非遗文化传承活态保护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概念,以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农业资源、文化遗产、生产生活等层面,进行村庄滨河生态景观、商业休闲景观、民居人文景观三条线路的景观建构设计研究,为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积极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 非遗传承 活态保护 概念设计  中国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