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在同一教室同等教学时间同样教学进度基础上实施的分层指导。在尊重学生平等的前提下,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课标的要求,我主要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做了大胆尝试。首先实现教学目标分层。其次实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分别从组织认识活动阶段、、刺激学习认识阶段、检查认识活动效果阶段实施分层,优化课了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启迪了学生的睿智。
  【关键词】语文课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在同一教室同等教学时间同样教学进度基础上实施的分层指导。它不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学校实施的分组教学(就是快慢班制)。为了回避因等级划分给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学习造成的心理障碍,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有着一定深度和无限潜力的水井,力争恰到好处地给他们"一瓢水",使其智慧的源泉在其自身动力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而源源不绝地涌现出来。那么,在尊重学生平等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该如何做起呢?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课标的要求,我主要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1.首先实现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师生每节课共同奋斗的目标,它既是《课程标准》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准绳。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思想目标和启智审美目标三个层面。每节语文课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知识,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要实施怎样的教育思想都必须结合课文内容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如《观沧海》这首诗,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默写这首诗;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3、理解诗歌独特的构思艺术,学习"歌以咏志"的手法。这里教学目标1、2面向全体同学,教学目标3则面向优秀学生。语文课实施分层教学只有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师生在互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哪说哪了的"意识流"。
  2.选择富有张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
  致力于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者颇多。其中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把教学法分为三类。第一类从认识原理,提出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类从辨证法原理,提出刺激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三类从控制原理,提出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可以说巴班斯基教学方法的分类和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组织学习认识--刺激学习认识--检查学习认识效果的循环过程。实施分层教学就要淡化课堂讲解,减免繁琐的分析,就要选择最优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睿智。
  2.1 组织认识活动阶段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对新课的认识是从预习开始的,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质疑问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质疑问难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老师通过答疑释难可以对不同学生给予分层指导。为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经常引用别林斯基的话"学生如果把先生看成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敌手",激励学生把老师这个"敌手"打倒,要求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课文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学生的问题有时看似幼稚可笑,教师如能循循善诱,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故乡》时,有学生质疑闰土和"我"到底谁是"哥"的问题。因为他法相课文中一处是"阿!闰土哥--你来了,……"一处是"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我在启发学生时,让他们先体会"公子哥儿"的含义,又点出《红楼梦》中刘姥姥称宝玉为"哥儿"。学生们通过比较不仅明白了"迅哥儿"是对富家子弟的称呼,也体会到课文中封建等级的差别早已有之,只不过年少时彼此体会不深罢了。我又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二十年后"我"和闰土之间的等级关系变得如此分明了呢?为此,这个看似荒唐的问题却成了我和学生分析课文的一个切入点。
  2.2 刺激学习认识阶段实施分层指导
  刺激学习认识阶段,研析新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课型选择最佳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还以《观沧海》为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常采用诵读和赏析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这首诗时,我先范读此诗再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再指导学生描绘诗人笔下景物的特征,进一步赏析精炼的语言及精巧构思。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诗的最后一句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文学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其中一名同学不无创意,他认为:"诗人不是以大海作比,而是以'山岛'作比,大海的'洪波'暗示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正是诗人想在动乱的社会中有所成就。"我在点评时,先肯定了一部分学生的意见:诗人以大海作比,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然后对那名同学颇富创意的表达给予了高度赞赏,其实作者不正是想在动荡的社会潮流中做历史的中流砥柱吗?研析新课时,除讨论法、赏析法外,情境法、问答法及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教学法等,都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便于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发挥主导作用,监测、驾驭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性的错误锱铢必较,对学生颇富创意性的认识点拨鼓励,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甚至触类旁通。进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2.3 检查认识活动效果阶段要分层
  布置作业是衡量课程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依据。我布置作业时,紧扣学习目标,由易到难,分层递进,采用"1+X"制,也就是第一题要求全体学生必做,包括第二题以后的各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选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这样,既使学生减轻过多的作业负担,愉快地按时完成作业,也使优秀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发展。再以《观沧海》为例,我布置了四个作业题:1、背诵默写这首诗;2、用文字或绘画描绘这首诗所体现的意境;3、简析作者在《观沧海》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的。4、课下诵读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
  总之,初中语文课实施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激励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迎春;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最令人头疼的,花的时间最多,但收效甚微。本文作者扎根第一线教学,在总结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效果不错。文章主要从互相批改的方法和过程?意义?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详细阐述这一改革,内容详尽具体。  【关键词】互相批改 过程与方法 意义 遇到的问题  【Abstract】As a Chinese teacher, teaching
期刊
设计意图: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会对周边的事物产生好奇,会问很多的为什么。正如孩子听到"特产"这个词时,就会问"特产"是什么?再者,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家乡,也是我们社会领域中目标之一。因为孩子年龄小,家庭教育的疏忽,再加上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特产是什么概念,对自己家乡特产更是答不上来。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拓展孩子的知识,我通过故事情境讲述,让幼儿了解特产的概念,而后
期刊
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  然而,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发现,而把所谓的"有
期刊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出许多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正因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才使得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不失乏味。"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巍然独立,存在于世界东方,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外,也还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而这些精神,我认为:它是融会在个民族民间舞蹈之中的。  1.民族民间舞的概念  关于民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  【关键词】率先垂范 精细化管理
期刊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既要上完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阶段四册教材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地理复习,制定好中考复习策略是关键。  1.明确目标,制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问 创新 兴趣 适中 优化 有效  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
期刊
阅读能力包含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和快速记忆等几个方面的连续步骤,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的,没有理解的阅读等于浪费时间,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很快和更多地从书面材料中吸取知识。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强的人,阅读速度快,理解也好。  阅读的理解和速度往往与学生的年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及阅历有关。阅读的理解能力和速度必须经过教师长期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才有提高。阅
期刊
所谓"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在新形势下,汉语教师要努力完成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尽快实现"民汉兼通"这一历史重任,培养学生的汉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高三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呢?人们自然会说:多读,当学生向老师问到这个问题时,许多汉语老师也会爽快地回答说:"多读,因为熟能生巧"。但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运动员的选材,就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最好的优质材料。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一项战略措施,他是竞技体育中很敏感的问题,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体育竞赛日趋激烈,高水平运动员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这就要求对运动员的训练科学化,而且对运动员的选材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选材,这也是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选材 重要性 内容 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