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包含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和快速记忆等几个方面的连续步骤,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的,没有理解的阅读等于浪费时间,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很快和更多地从书面材料中吸取知识。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强的人,阅读速度快,理解也好。
  阅读的理解和速度往往与学生的年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及阅历有关。阅读的理解能力和速度必须经过教师长期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才有提高。阅读的速度往往与阅读的要求和读物的难度也有联系。阅读的速度大致有:1?最快的速度,即浏览的的速度。阅读要求主要是找出读物中某一特定的事实,如地点?时间?日期?人名?电话号码?条目或指标等。或是对读物获得一个总的印象。2?快速。读物比较容易,内容比较熟悉,或读物目的只在于掌握它的主要的思想和重要思想情节。3?中速。即一般正常速度。阅读难度中等的读物,用此速度,它允许读者注意读物中的细节和重要思想情节。4?慢速,即精读速度。读物较难,要求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就用这种速度。阅读时往往要注意每一细节,并可在主要词句下面画线,写提要,对文中一些问题进项思考,并作回答等。怎样提高阅读的理解力和速度呢?
  1.在识词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
  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
  通过构词法分析,掌握构词力强的前缀?后缀和词根的意义,帮助理解上下文中的新词意义。例如,前缀un-具有否定的意义。unkind(不客气),unhappy(不高兴);co-"共同""一起",co-worker(同事),coexist(共存)。后缀往往可以使词类转化,如work→worker,care→careful,quick→quickly,friend→friendly;词根port意为"搬运",加上不同的前缀和后缀可构成不同的单词,并使它们的意义存在着细微的差别:porter(搬运工),import(进口),export(出口),transport(运输),portable(可移动的),report(传达?报告)。
  利用上下文的线索确定意义
  有些单词的意义在上下文中已经由作者下了定义或解释。例如:有篇阅读材料的标题:"Ben's paddles,"其中paddle是个生词,文中第二段有一句"One of his earliest inventions was paddles for swimming ".学生由此会猜到"paddle"是用于游泳的。文中第三?四段中有提供了"Something on his hand and feet"。"Swimming shoes,or paddles"等线索,学生最终便可确定"paddle"是一种游泳的器具。
  有些单词出现在读者熟悉的情境中,读者可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确定词义。例如:one day , they found a mirror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aw what they looked like . 根据读者自己的经验来确定,能看到自己长相的,很可能是一面镜子,由此可以推定 mirror 的词义。
  有些单词的意义在上下文中可能由其他相同意义的熟悉的词来表达,例如:when it comes to manufactured goods there is actually more diversity in this country than Europe has ever known .The variety of goods by our stores is the first thing that impresses any visitor from Abroad . 如果学生会以上两种方法,就不必完全依靠老师和词典,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就可能精确的理解词义。
  2.进行以语义为单位的阅读训练
  2.1 培养以语义为单位的阅读,可采用的方法:
  (1)把短语(词组)写在卡片上,教学时快速呈现,让学生识别。
  (2)用下列书写方式提供材料,让学生的目光按档?按底线或黑点跳跃移动,使眼睛停顿时捕捉到尽可能多的词。
  The boy /is going / to the store /for some paper.
  The boy is going to the store for some paper.
  The boy is going to the store for some paper.
  用提问或者多种答案选择的方法将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引导词组上来。例如:Mary had to spend nearly twenty minutes waiting outside Mr Wilson's office.从上面这个句子可以提问:How long did Mary have to spend waiting outside Mr Wilson's office?回答:Nearly twenty minutes.还可问:Where did Mary have to spend nearly twenty minutes waiting?回答:Outside Mr Wilson's office。用多种选择:Mary had to spend ——waiting outside Mr Wilson's office。
  A a whole day B nearly twenty minutes
  C three hours D nearly a whole morning
  运用基础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的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
  首先要确定句子的类型,把句子切小。如果是复合句,先找出主句和从句,然后再分清主?从句间的关系。   例如:When they finally got up enough courage to go in,they found themselves in a dusty room with broken windows and rotten stairs.在这个句子中:They...and rotten stairs 是主句,When they... to go in是从句,修饰主句中谓语动词found。
  理解关联词的意义。理解复合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链接主句及从句间关联词的理解。各个关联词各有不同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例如: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的关联词有:because,since,as;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的关联词有:if,unless;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关联词有:who,whose,that,while,what 等。知道这些关联词的意义和功能,整个复杂句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识别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关联词。如but,for,and 等,可以帮助学生预见下一部分句子的含义。例如:Thomas and Elizabeth may have middle names,too.for example,Thomas Victor Johnson and Elizabeth Logan Williams,But they seldom use their middle names.学生通过识别but便可预见下面句子有了转折,即使学生不知seldom的意思,也能迅速得出较正确的句子。
  提高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
  提高整篇文章的阅读能力,可用以下方法:
  教师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时寻找答案。问题可在阅读前布置给学生,也可在阅读后要求回答,以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
  编写提纲。教师根据文章的自然段,找出说明段落大意的句子,或用一两句话慨括出来,编成提纲,让学生按提纲线索进行阅读。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编写提纲。
  慨述全文主要内容。在编写提纲的基础之上,进而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可加上自己的评论。学生开始练习复述时,可以较多的利用原文词句,逐步转为更多的运用自己的语言。例如,原文用了第一人称(I,we),学生可以改为第三人称(he she they)来转述。直接引语可转为间接引语,长句子可分拆成短句子,倒叙可变为顺叙,次要的内容可省去。这样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也可提高学生运用连贯表达思想的能力。
  提高阅读的速度。
  识别和理解单词,以语义为单位进行阅读和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自然相应提高,此外,指导学生注意下列几个问题,对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也是有益的。
  改正不正确的阅读习惯。
  要尽力抑制嘴唇动作和低声阅读。
  指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阅读,避免指读。
  克服回视的习惯。
  避免头部摆动阅读。
  阅读材料的选用要适度。
  初中阶段阅读训练主要利用课文进行。课文是初中阶段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语言材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阅读材料要经过教师精选。所选材料难易必须与课文相同,或略浅于课文。否则,如果读物太长太难,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所选材料的题材和体裁应力求多样化,应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及时事等方面,以扩大学生视野。
  阅读课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让学生初读一遍,尽量快读,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慨括的了解。
  进行逐段阅读,找出每段的标题句(句首或者句末)和大意。
  发给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分析典型句子和较难句子。凭借上下文?构词法?语法点和标点符号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揣摩句义。
  再通篇阅读,教师可提出一些深化理解的问题,以便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明确寓意,做出推论或结论 。
其他文献
目前,在初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紧张?恐惧等几个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对疏导这些心理障碍,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心理得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搞清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工作。  1.疏导学生心理障碍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心理障碍的清除必须坚持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疏导心理障碍,主要目的是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语)。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最重要的价值和竞争力。创新成为了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而创新能力需要课堂上的创新来孕育和培养。  对此,艺术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应承载着培养创新基因的责任和使命。因为艺术的含义之一便是:"富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依托教材和课堂,来渗透和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也是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呢?依照自己在物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最令人头疼的,花的时间最多,但收效甚微。本文作者扎根第一线教学,在总结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效果不错。文章主要从互相批改的方法和过程?意义?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详细阐述这一改革,内容详尽具体。  【关键词】互相批改 过程与方法 意义 遇到的问题  【Abstract】As a Chinese teacher, teaching
期刊
设计意图: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会对周边的事物产生好奇,会问很多的为什么。正如孩子听到"特产"这个词时,就会问"特产"是什么?再者,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家乡,也是我们社会领域中目标之一。因为孩子年龄小,家庭教育的疏忽,再加上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特产是什么概念,对自己家乡特产更是答不上来。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拓展孩子的知识,我通过故事情境讲述,让幼儿了解特产的概念,而后
期刊
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  然而,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发现,而把所谓的"有
期刊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出许多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正因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才使得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不失乏味。"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巍然独立,存在于世界东方,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外,也还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而这些精神,我认为:它是融会在个民族民间舞蹈之中的。  1.民族民间舞的概念  关于民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  【关键词】率先垂范 精细化管理
期刊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既要上完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阶段四册教材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地理复习,制定好中考复习策略是关键。  1.明确目标,制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问 创新 兴趣 适中 优化 有效  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