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它的精神实质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把奥林匹克精神引入大学校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意识。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大学生;教育价值;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8—02
  奥林匹克运动肇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亚,对培养古希腊人的优良精神品质,陶铸古希腊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十九世纪末法国贵族顾拜旦把奥林匹克运动推向世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00多年的奥林匹克历史,不但使这项运动走向了世界各地,也形成了世界人民认可与遵从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世界精神,应该走进中国的大学,发挥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不应该被排除在大学校园之外。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我们不否认,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但是文化内涵有丰歉之分,文化品格有高低之别。无论是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古代奥运会还是19世纪末形成的现代意义的奥运会,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奥林匹克精神则是奥林匹克升腾出的文化之光,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
  在奥林匹克文化语境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进行了明确说明:“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的,其文化源头是西方文化以征服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理念,所以,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所裹挟西方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应该进行回应和補充,这种回应和补充是以本国的文化传统为基点的,也属于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8北京奥运确立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个主题。这是奥林匹克精神进入大学校园,发挥其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价值
  价值“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26.】确切地说,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可以说,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有用性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反映的也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一定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奥林匹克精神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此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即奥林匹克精神本身。
  三、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可塑期和修正期。高等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等院校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道德高尚、品质优良、具有拼搏意识与合作意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应该承认,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比如视野是开阔,思维活跃,思想积极上进,但是,一些不良现象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面对社会大环境的迷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扩大深入,国外不同的各种文化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进一步涌进国内,与国内传统的和主流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相互激荡又相互交融的形势。置身于此的“90后”大学生,由于其人生经验、人生阅历和理性判断的欠缺,难免会出现何去何从的迷茫状态。其次,是面对改革和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表现出的信念缺失。社会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腐败、贫富差距拉大、收入不均、就业难等问题,“90后”大学生出于青年人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民族担忧的角度,会产生焦虑、抵触和不满情绪,同时,由于思想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深刻,也不理智,一部分学生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对所坚持的信念产生怀疑,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则趁虚而入。第三,面对社会与家庭物质条件的丰裕所表现出的进取乏力现象。对大学生群体的总体而言,当今是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时代,国家给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家庭给他们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生活条件。相比以前的学生群体,只从物质条件的供给来看,当今大学生是生活在天堂的一代。物质条件的丰裕是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对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的远离。当今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又加剧了这种疏离的程度。独生子女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特别强调个性的张扬,而忽略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和参与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无论是小型的学校运动会,还是世界范围的奥运会,都充满着一种精神,那就是以积极参与、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社会规范、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奥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原则就是“参与原则”,因为只有融入到这项运动中,成为此项运动的参与者,才能实现超越对手,实现自己梦想。顾拜旦在1936年的奥运会演讲时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最后的征服,而是如何去全力奋斗的过程。”每个运动员都想摘金,实现自己的奥林匹克梦想,但是事实是残酷的,每一项运动只能有一个第一。如果仅仅以金牌论英雄的话,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失败者。奥林匹克精神重视“更高,更快,更强”,更关注的是运动员的参与意识。有了参与意识,能使人正确地对待失败。获得金牌,固然令人钦佩,失败也能给人以经验积累和人生启示,使人更加理智,更加坚韧,更加稳重,同时,磨练了意志力,淬炼品德品行。所以,在大学校园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大胆的参与中抛弃畏难、疑虑、胆怯、自卑等阻碍未来立足社会的不良意识。   2、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全部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剧烈竞争的历史。可以说,没有竞争,远古人类无法实现“人猿揖别”,也就没有今天和将来的人类。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容,人类也是在不断竞争中,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提出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改革创新、发展前进。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就是竞争意识,遇到困难退缩,面对挫折沉沦,接触新事物心存疑虑,战战兢兢地,这是导致大学生难于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方法当然很多,其中一个可选形式就是体育运动。运动场上的竞争是一种公开、公平的,是真正阳光下的竞争。这种竞争排除了盲目与自发的冲动,以遵守规则为保障;这种竞争唾弃心理阴暗,以光明磊落为特征,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在大学校园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同时,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加入这一教育元素,将有利于大学生公平、公正竞争意识的形成,并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最终使公平、公正竞争成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后,能够立足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整个社会公平竞争现象和行为的形成打下基础。
  3、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从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奖章采用统一图案,为运动场旁边左手抱花、右手高举橄榄枝的女神像,奖章两面都写着“胜利、友爱、团结”的字样。其中,友爱和团结就是团结精神与和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需要竞争,竞争产生效率,出现创新;但是,当今社会更需要合作,合作使人产生竞争中的愉悦和在集体中的价值。从大的方面讲,团结与合作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的,这就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途径把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凝聚在一起,加深理解,促进友谊,最终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与进步。从小的方面讲,一项团体运动,也需要参与者团结协作,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奥林匹克运动场不拒绝英雄主义,但是合作精神更能得到世界的尊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与人和谐相处的修养和团结互助的能力。奥林匹克注重的团结和友谊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好、互相尊重并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
  4、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
  积极进取意识是人类最伟大、最值得敬佩的内在力量。一个伟大民族辉煌历史,就是一部积极进取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缺乏积极进取意识,一定是孱弱的民族。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勇敢冲破神学束缚、强权压制和文化阻隔的壮丽征程。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奋斗,鼓励超越。它鼓励人们具有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突破、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个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就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有无积极的进取意识,关乎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舞台的位置,也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奥林匹克运动以“更高、更快、更强”为宣传口号,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在大学校园倡导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也能够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会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感受,也能发现自身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积极进取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总之,奥林匹克精神进入大学校园,实现多元的教育价值,既有无可驳辩的历史依据,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认为:“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在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全世界人民认可和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之时,我们应该采取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发挥奥林匹克的体育教化功能,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多元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崔樂泉.奥林匹克简明百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林伟.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结果。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病变与五脏有关,最主要涉及心、肝、肾、在标为肝,在本为肾,临床表现以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以阴损于前,阳亢于后为主要特点,到了病程后期,发展为阴阳两虚,调理脏腑功能,恢
期刊
摘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关系到居民安全和城市环境,通过剖析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条件限制和问题,论述从规划控制至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54—02  道路是自行车、行人与车流行驶用地的统称,位于城市范围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
期刊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体育运动中它着重研究各项具体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并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加以灵活运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的各项技术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它在提高运动水平、促进动作创新、防治运动伤病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田径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摘要:中长跑运动相对其它运动项目来说是一项技术动作较稳定、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体力消耗很大且需要顽强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员在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相互牵连与干扰,造成了运动员中长跑练习时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训练效果。因此对运动员心理压力进行调整和心理状态的控制尤其重要。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节能减排宣传的逐步深入,电网的节能降损管理逐渐成为了此项工作开展的关键切入点,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推动电网运行中对于电能的损耗,必将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而农村电网作为我国电网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部分,近年来引起了更多的电网节能降损人士的关注,对农网进行有效的节能降损以推动整体电网节能目标的实现开始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而本文便是从农电的节能降损工作入手,分别从降低电路
期刊
摘要:行为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建设行为领域的文化建设,因此,塑造和建设行为安全文化,是班组行为安全文化的重中之重。从员工的安全需求层次、主动安全动机、安全行为模式选择以及设置安全目标等途径探索如何培养员工的自主性,对强化班组安全管理,促进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组;自主性;行为安全文化;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道习题出发,得出了如下结论:设函数f(x)在(a,b)内n阶可导,若f(x)在(a,b)内有n+1个点上相等或与曲线y=f(x)连接端点A(a,f(a))與B(b,f(b))的直线段相交n—1次,则f(n)(x)的零点存在。  关键词:高阶导数;零点;充分条件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67—02
期刊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内农村的140所小学进行调查,发现影响湖南省农村小学体育的主要原因有:缺少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开课率不高、两操一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与校内体育训练较差以及学校运动举办运动会次数不多或者根本不举办等。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来加快湖南省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湖南省;体育活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通过开展各院校之间的篮球联赛,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如何更好的进行篮球训练,更快的提高大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的生理技能特点及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如何在高校进行篮球训练。  关键词:高校篮球训练;体能;篮球意识;技术动作;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
期刊
摘要:体育锻炼是一种增进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以身体锻炼为目的的体育生活方式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坚强不屈的品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于改善人际交往。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91—02  一、前言  随着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