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人文之橹建理性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示数学的美感,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美好的数学教育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究竟实现了多少?反思数学课堂现状,我们要么把深邃的数学文化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成功的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讨厌数学;要么呈现出一些所谓“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数学课,忘了数学是需要思考的。张奠宙老师这样谈到:“教科书里的数学知识,是形式化地摆在那儿的。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线性地印在纸上。这是知识的学术形态。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止讲推理,更要讲道理,把印在书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因此,一个不善于“转化”的教师,他所传递的数学课堂必定是令人生厌的。我们不仅要关注数学的科学价值,更应该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要努力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让教育形态的数学散发出数学的巨大魅力。
  一、传递人性数学,揭示数学本质,让数学课堂流溢生命动感
  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数学要尊重儿童身心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更要尊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在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点就是“认数”。在“认数”中, 我认为以下几个环节缺一不可。一是直观认识。以“数词”形式呈现给孩子们的信息:“五个苹果,五棵树……”,引导孩子经历采集、收集信息的过程,满足其好奇心和兴趣。二是比较。引导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信息中的共同点,从计数法产生的角度出发,可以为“五个手指,五个结,五个划痕……”。三是抽象标识。帮助孩子们抽象出量的共同特征,此时数字“5”就有了独立性。所以,5作为一个数学元素,经过了多级抽象,“5是什么? 代表什么?”。假如脱离实际情况5本身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作为媒介,5包含了上述情况的共性——在数量上一样多。所以5对于我们有数学学习经历的人而言就是一个符号,与a和f(x)是一样的,其含义就是表示若干不同表现形式的共性,相同的数量或不同的专一属性——编码,但对初入课堂的孩子们不一样,有一个环节不能省,就是“比较”,它是“直观认识”和“抽象标识”的桥梁,通过“比较”,在“比较环境”中利用“比较心理”把“抽象标识”合理、对应地提供给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认识的数字才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生命的数字,才能让数学课堂流溢生命动感。
  二、拥有数学视野,展示数学美感,让数学课堂浸润人文色彩
  拥有数学的观点和视野,是一名数学老师不可或缺的素养。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的时候,我手中适逢有一本《小学数学教师》(2013年第10期),上面有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林磊老师的文章《干支纪年法中的数学》。读完这篇文章,我适时为孩子们补充“你知道吗?”这一环节,一石三鸟,一是了解干支纪年法,二是成功地引导孩子们找到了他们耳闻目睹的生活中“农历”和“公历”之间的联系,三是了解了为什么“人生七十古来稀”。每一个特定的年代都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一个简单巧妙的小拓展,居然解决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趣的问题。数学应用其实并不神秘,关键看作为教者的我们是不是具有数学的眼光和视野,是不是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我想这样一个用心的设计,传递的一定是带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数学内容,更是一种数学的眼光和视野。如同张齐华老师所说的一样:“认同某一事物具有文化性,并不等于这一事物就一定能在所有领域中彰显出它的文化属性来。进入学校视野、课堂范畴的数学,势必经历一个从‘科学数学’向‘学校数学’进而向‘教育形态’的‘课堂教学’的转换。”因此,拥有一定人文修养的数学教师,他的课堂必定浸润着人文的色彩,才不会让文化范畴的数学丢失其最该拥有的人文价值。
  三、聚焦教学过程,体现数学价值,让数学课堂负载精神使命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数学,传递的不仅仅是作为结果的知识,更在过程,所以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才这样发问“小学那点知识不到半年就学会了,为什么要用6年的时间来学习呢?”仅仅求出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在过程中才能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个体的内隐的经验显性化,培养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
  复习课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愿意提及的一个痛点,复习课难在其缺少一种固定的结构和内在逻辑。在设计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时,有幸分享到陈洪杰老师主持的“辩课进校园”活动,其主题是“小学数学的复习课怎么上?”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出示学习目标“整理?复习?”,抛出两个词,两个问号。在学生自由说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整理,就是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要条理化,就必须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不光是纵向的,还有横向的。根据联系,把一个个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网。不仅要总结重难点,还有整理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反思错误原因,总结方法。而接下来就是围绕孩子们说出的一个个目标去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前我们一直在解决“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而这里孩子们知道了“自然会这么做”,这份无意中的“自觉”除了逻辑思维训练外,更是理性思维的熏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人文课堂的关键与核心。这里无不显示出孩子们思考的多样性和对思想方法的提炼,这一切会在潜移默化中沉积为学生的内在涵养,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此时的数学课堂必定真正地走向思考、走向过程。
  因此,借助人文精神的融合,让数学的人文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我们的课堂便是“教育形态”的课堂,此时的数学是平易近人的,文化范畴的数学就以其最该拥有的人文价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1.甘肃省兰州市兰炼第一小学,
  2.甘肃省兰州市兰炼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无疑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灵魂。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过程,正确把握学生在教学各环节思维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维;美术课堂;人才培养  前阶段市美术中心组开展活动,让我上一节示范课,我选择了苏教版美术第七册第八课“我设计的小设施”这一课。课上下来,中心
摘 要:利用噢易电脑教室教学管理系统,机房管理员可以轻松管理多个机房,软件硬件管理维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管理人员摆脱了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性劳动,以简易高效率的操作对学校机房完成环境部署与日常维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育才环境。  关键词:机房管理;噢易电脑教室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环境;人才培养  在本人十多年的机房管理工作中,经历了学校机房管理的各种模式。从最早的单机管理,逐台维护,到硬件还原卡技术的
摘 要:“反冲运动·火箭”这节课是对动量守恒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因此,提出三个创新性实验,包括能量瓶实验、农田喷水装置和自制微小反冲火箭。此外,对教材中提出的两个实验进行改进,不仅降低了制作难度,而且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关键词:反冲运动;火箭;实验;教具  “反冲运动火箭”选自“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5节,意在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
大学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必须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
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我想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好课,“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也是好课,关键是学生有没有真正进入了课堂的佳境。如果你的课堂让学生心灵震撼、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就会给人以无穷的享受。  《月光启蒙》 教学案例。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9 课《 月光启蒙》。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而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划出或写出自己见解的个性化内容,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语境,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的温度,感受文字的无穷奥妙,让词语教学焕出发生命的光彩。  一、让词语在运用中鲜活起来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以此来进行有效扎实的词语教学。还原词语教学应有的章法,让语文课堂本色尽显,让它充满浓郁的语文味道。  教学片断1。“熟练”一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目的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产教结合;人才  人的创造力的产生,创新精神的张扬,创新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摘 要:区角游戏是指幼儿在特定的游戏区(或称活动角、活动区)中所进行的,与区角布置或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所创设不同性质游戏的统称,有美术区、语言区、建构区等。美术区角游戏向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美术工具、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大胆地创作,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效地提升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区角游戏布局、材料、评价、表现技法等因素的多元策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