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探讨

来源 :今日财富·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强化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职业中专学生群体,“成人”是第一位的,解决了“成人”问题,成才那就是自然的了。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之成人呢?当然只有德育教育方法最有效。老一套的德育灌输方法无计于事了,对于特殊的群体只有创新的德育方法,才能使之“成人”,继而为成才作好准备。
  近年,随着职业学校的扩招和免试直升,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课题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综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却因缺乏针对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而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加之,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一段时期内,学校德育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意志、价值观,以及与人生成长有密切联系的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易被忽视。
  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往往简单地将德育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或者因未能找出其真正原因,对诸如职业学校学生固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各要素发展不平衡,社会的偏见与自卑心理,个人愿望或目标不明确,家庭教育不当,社会道德失范和文化市场的多元化等诱发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研究不够,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因此,不正确的归因、不适当的引导、不切实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自我评价及自我期望,影响到其今后的职业生涯。真正的德育,则应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职业学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迫在眉睫,基于此,研究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质、时代特征、职业特色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我是一个职教工作者,不能眼睁睁看着,也应该想方设法。思虑再三,我想必须有触及其灵魂的办法才能见成效。
  
  一、正确归因学生的不良行为,采取相应的德育方法矫正
  
  (一)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观上,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道德发展水平较低,认识能力不强,往往容易接受落伍的道德观或错误的逻辑观;客观上,由于社会对职校学生存有偏见,导致学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个人愿望或目标丧失,这对学生的心态和人生目标产生不良效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不去努力,甚至有的学生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社会、学校、家庭等不良影响,起着某种反面的“社会导向”作用。
  
  (二)加强对独生子女中职学生的心理纠偏
  独生子女政策到今天已经二十多年了。目前城市就读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毋庸讳言,由于宠爱甚至溺爱,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在他们身上的优缺点比较明显。他们聪明善良、思想单纯、直言不讳、热情大方等等优点,同时也有的任性骄横、娇气自私、不负责任、怕苦怕累等等缺点。在我们职校,更多的孩子家庭都是残缺或是离异的,这更加造成有些孩子个性执拗、孤僻、不合群、唯我独尊有些孩子性格偏激、易走极端、好逸恶劳、追求时尚,甚至由于个性膨胀,走上违纪犯法的道路。这些独生子女将一代又一代地成长。如何开展对他们的教育,纠正他们身上存在的行为偏差,确实是我国德育、心理辅导教育的课题。其成因有:
  1 厌学心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家长对独生子女的骄宠、放纵,容易产生安逸、不愿吃苦受累的情绪,对艰苦的学习采取远离政策,不愿下功夫,加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五彩缤纷的世界太吸引人,因而普遍产生厌学心理。三顿饭不仅吃饱,而且吃好,手中又有零花钱,想听歌有MP3,想吃洋餐有“肯德基”、“必胜客”,想“追星”甚至可以不上课。现代物欲充塞着,父辈和祖辈两代人娇惯着,有些独生子女变得胸无大志,不愿学习。
  2 放纵心理。由于残缺家庭的原因,从小养成孤僻、自卑的心理,在家庭的环境下,不受父母关爱、被爷爷奶奶惯着,因而不懂约束,在集体的组织中不明白自己的地位;因而不懂努力,不明白好的成绩、好的成果是要吃尽千辛万苦才能取得的,而是信马由缰,特别遇到了困难、挫折,就自暴自弃,不愿下大力气追赶,听之任之,自甘落后。
  3 环境因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后又自暴自弃,继而引起教育困难。
  因此,找准症结,多管齐下,全面渗透,运用现代德育教育的思想,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德育教育的文件精神,科学设计教育路径,遴选有效的教育载体,是内化和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
  
  二、人生目标教育以明“志”,把握德育规律和学生需求,合理分配德育教育时段
  
  要想教育好现代中职学生,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切乎实际的人生目标。这样学生才有奋斗的目标,进而将奋斗目标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养成良好的规范规则意识:
  
  (一)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进一步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初步适应社会道德和法制,能知法、守法、用法。
  现代德育理论也认为,德育教育应从属人文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实现,着力通过人文关怀和培养学生的人文隋怀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生责任教育以明“孝义”
  
  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身,更重要的是为了生你养你的父母、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所要辅育的子女、关心支持你的亲戚朋友。就算你不为了自已,你也要为了报答和赡养哺育你培养你的含辛茹苦的父母而学好本领,你也应该为将来更好地哺育培养你自已的孩子学好本领,你也应该为今后感谢那些曾经关心支持帮助过的亲戚朋友而学好本领。人生对于自身而言是其次的,对于他人则是更重要的。人是有责任和义务的,这也是人生活意义之所在。
  
  四、德育制度创新,提高了德育实效性
  
  在运用归因理论、系统论、层次需要理论来研究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过程,不断结合学校德育实际,学校积极在德育制度上进行创新。如《学校德育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试行)》、《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学校“五星级”班主任评选办法(试行)》、《學校教职工量化考核制度(试行)》等等。同时对原有的有关制度修订,例如《学校班级管理月考核办法(试行)》、《班级管理周汇报制度(试行)》、《(班级日志)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师风师德建设实施方案》等德育文件。以上这些制度的创新和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德育实效性。
  
  五、德育案例(个案)研究
  
  案例(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案例(个案)研究不仅能够有助于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德育工作,学校紧紧围绕德育教育为核心,积极运用归因理论、系统论、层次需要理论来分析研究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各种案例,从而积累了相当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总之,对待现在的中职学生不能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对待特殊的群体要用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抓好中等职业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紧迫问题。中职学生来学校不是仅仅是来学知识的,更是来学做人的,因此,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告诉他们怎样做人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最困难的一件事。不触及其灵魂就无以改变他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能触及其灵魂的方法去改变他们。老师既不能打学生,又不能骂学生,那就只有用一个办法一刺激,用一切刺激的方法使其灵魂得以触动,从而改变,使其成人,进而为成才而努力学习。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课堂中的“教”与“学”需要一个很好的氛围和环境,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计算机课堂管理就是对计算机课堂中各因素进行有效地调整控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能自我控制并积极学习,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我教计算机专业课已多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注重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因为计算机专业课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本身价值。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放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
期刊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型教学对此提供了经验与借鉴。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中的实际项目操作、小组讨论、教师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教学方法:技能培养:行动导向型教学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使教育从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开始向动手能力、职业能力方向转变,在教育目标上更注重
期刊
[摘要]针对现阶段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衔接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测评体系无法有效地引导教学,根据高职英语教育职业性的特点和实用性的要求,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如何设计教学计划、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一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职业英语项目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英语:教学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号召,很多高职院校以“工学结
期刊
[摘要]面临剧烈竞争的高职院校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本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问题;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其内涵建设水平,而内涵建设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得靠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搬迁为例,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搬迁的规划和实施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搬迁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等院校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许多院校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建造设备先进、设施齐全,集学习、资料查询、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图书馆。而图书馆的搬迁是图书馆人面临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极富挑战性。21010年底我校3万多平米的新图书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各地高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通过加强对三支学生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实施全员育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党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社团队伍;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维系高校体系的一种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
期刊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莎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的发展也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莎车县作为地处南疆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如何因地制宜,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战略,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现代农业的含义和特点,从莎车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从四个方面谈了一些莎车发展现代农业
期刊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会计现代化专业课程。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时间并不长,会计电算化的教育水平还不高,为适应目前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改转型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
期刊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只有农业基础得到了巩固,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本文就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机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此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模:经济    一、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机制是实现农村经济快走增长的必经途径    (一)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