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已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当今的语文课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素质水平,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关注学生身心的解放,课堂气氛要宽松而自由。在语文课堂中,充分采用角色扮演,将表演艺术引入语文教学活动,在表演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充当了配角,师生配合密切,这样在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置身于表演当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起来减轻了心理压力,潜能得到发挥,学生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中掌握了知识。
  我曾有幸去杜郎口参观学习,那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气氛到今天还深深的感染着我。语文能编成短剧,课堂成了学生的天地,自由发言,无拘无束,让每个参观者为之动容。“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种教学理念时时渗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兴趣是推动学生的强大内驱力。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后的老师,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兴趣对学生至关重要。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让老师“一言堂”和唱“独角戏”,课堂上总是让老师向学生一直不停地灌输,而使我们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上完一节课后,他们感到非常疲劳,对学习的兴趣几乎是没有了。我们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施展空间,从而做到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
  三、善用鼓励和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是人,是需要鼓励和赏识的。课堂上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无限的动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赏识中会更积极,发言会更大胆踊跃,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如在一次仿写句子专题训练课上,何凯同学仿写了一句,征求我的意见,我一看便说:“不错,很符合仿写要求。”他高兴地写到了黑板上,回到座位上又写了两句,也都符合题意,与上下文连贯。我又及时表扬了他。那节课他仿写了好几句。同学们都称赞他:“灵感太多了,一发不可收拾。”在我校教学楼上有一句话:“我参与,我快乐,我努力,我成功。”如果每位教师都做到了鼓励和赏识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我们每天收获的将都是惊喜。
  四、加强小组合作化,提高实效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对学习以及对学校和同学的态度。我新接的初一(1)班,把学生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编成六人小组,教学过程中凡属个人钻研仍不能理解的重点难点,都让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则在全班开展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小组议论中优生能起到小老师作用,对差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采取兵教兵兵带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避免优生唱独角戏,个别差生“搭车”现象,而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除了课堂讨论以小组议论形式进行外,基础知识竞赛,智力游戏抢答活动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面对新课标,我们教师应该在“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大胆创新,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加强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源头活水”的方式有许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语文教师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必能激活课堂,使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本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理念。而语文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
期刊
一堂课不仅仅要达成教学目标,更要注重学生在这一学习历程中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的获得,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而非教师生硬地灌输。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时效性呢?总结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深钻教材,在教学过程上下工夫  1
期刊
在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代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对后四方面的素质要求,是完全可以理解与接受的。但是由于传统与历史的原因,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困惑,集中表现在对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十分苛刻、脱离现实。对此,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制”职业道德是推进新
期刊
一、发生在身边最真实的故事  “学生真难教,孩子真难养”当今老师和父母叹息道。下面是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1、披着一头乱糟糟的发,被睫毛膏弄花脸的女孩子手握电话气势汹汹的吼着,如旋风一般差点把正进入校门的我撞倒。看那样子真像从鸡窝里惊飞出来的赖抱老母,“咯、咯”叫得震天响,两支手臂犹如旋风中的树枝急速地转动着。第二天市纪委、教育局的同志到学校调查教师殴打学生事件,原来昨天从我身边风驰电掣
期刊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和原教育部长周济提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安全否定一切的教学热潮。这使得安全措施趋于完善,安全意识得到广泛提高,而素质教育却开始淡化。除了“减负”在一定地区和范围内还存在生存的土壤,其余的都因人人自保,人人自危而淡漠意识,经过调查,不乏这些形式:   一、过分强调安全让学生脱离生活,脱离自然,脱离人本位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学生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阅读,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
期刊
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动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健康的个体的基本能力之一。从我们平时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对初中新生适应能力的重视及培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现象   (一)入学初的不适应   这种现象常见于刚入学的新生及每学期的开学初。据统计,有的班约有50%左右的学生反映出他们对学校的作息制度、集
期刊
当今社会,电视、电脑、网络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学生们误解通过这些获取知识就足够了,这种误导使得学生们情绪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语言反映思维,轻视阅读,长此以往,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将必定退化,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将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产生
期刊
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历来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创新作文亦然,愚以为:作文要创新,语言当先行。创新作文的语言应是:   一、富有情感的语言   丰富的情感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好的文章声情并茂,读后让人润切肺腑,回味无穷。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默默地站着,身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行字:“我什么也看不见”。木牌下放着一个盘子。显然,这是一个乞丐。街上行人很多
期刊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现,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我国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当前我国教育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基础教育的不平等、农村农民的教育经费重压、农村配置的不平等和农村教育的相对贫困、农村教育的绝对贫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高等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