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留守儿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现,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我国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当前我国教育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基础教育的不平等、农村农民的教育经费重压、农村配置的不平等和农村教育的相对贫困、农村教育的绝对贫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的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的不平等等方面。下面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力输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已成为农村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我们在看到“打工潮”现象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我生活在山区,对一个叫前集村的有806人口的自然村调查发现,83户人家中72户人家有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其中有子女读高中、初中、小学的占79%。有些子女的家庭教育虽然不能说是一片空白,但至少可以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那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
   (一)形势严峻。我对我校作了两次调查摸底,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将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9.38%;男方外出打工,女方在家务农照顾子女的占调查人数的62.4%。这些孩子的自律能力不足,又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和及时有效的教育规范,一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素质下降,不思学习不求进步,经常惹是生非,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如2009年在康为小学门口发生的一起敲诈勒索案中的疑犯就是“留守儿童”。
   (二)教育空档。许多“留守儿童”被托付给老人,老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多数老人都有“隔代亲”的现象,过分溺爱孩子。另外老人年纪大,对“留守儿童”学习管理介入困难,逃学、厌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偏差。一些“留守儿童”节假日不回家或在家也没人管,在社会上闲逛或进网吧、游戏厅等。这些都会导致成绩下降,自暴自弃,造成恶劣影响。
   (三)家庭分裂。夫妻不和,感情分裂,置子女在家或亲朋家,双方外出打工不管家,对子女不问不管,这种家庭的子女受到的伤害最大,以致他们性格孤僻、内向、叛逆,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父母外出务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较大。
   (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全部课程。
   (三)学校或班主任需加设与家长联系的桥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
   (四)多给学生一点温暖。“留守儿童”大多缺乏人性化的关怀,学校、老师要尽可能地多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给他们一些宽容使他们有所依恋,多给他们一点阳光使他们笑得更灿烂。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情、用真功”,努力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迈出新步伐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上见到新成效。
其他文献
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笔者认为自能读书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是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
期刊
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本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理念。而语文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
期刊
一堂课不仅仅要达成教学目标,更要注重学生在这一学习历程中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的获得,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而非教师生硬地灌输。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时效性呢?总结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深钻教材,在教学过程上下工夫  1
期刊
在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代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对后四方面的素质要求,是完全可以理解与接受的。但是由于传统与历史的原因,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困惑,集中表现在对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十分苛刻、脱离现实。对此,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制”职业道德是推进新
期刊
一、发生在身边最真实的故事  “学生真难教,孩子真难养”当今老师和父母叹息道。下面是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1、披着一头乱糟糟的发,被睫毛膏弄花脸的女孩子手握电话气势汹汹的吼着,如旋风一般差点把正进入校门的我撞倒。看那样子真像从鸡窝里惊飞出来的赖抱老母,“咯、咯”叫得震天响,两支手臂犹如旋风中的树枝急速地转动着。第二天市纪委、教育局的同志到学校调查教师殴打学生事件,原来昨天从我身边风驰电掣
期刊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和原教育部长周济提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安全否定一切的教学热潮。这使得安全措施趋于完善,安全意识得到广泛提高,而素质教育却开始淡化。除了“减负”在一定地区和范围内还存在生存的土壤,其余的都因人人自保,人人自危而淡漠意识,经过调查,不乏这些形式:   一、过分强调安全让学生脱离生活,脱离自然,脱离人本位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学生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阅读,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
期刊
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动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健康的个体的基本能力之一。从我们平时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对初中新生适应能力的重视及培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现象   (一)入学初的不适应   这种现象常见于刚入学的新生及每学期的开学初。据统计,有的班约有50%左右的学生反映出他们对学校的作息制度、集
期刊
当今社会,电视、电脑、网络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学生们误解通过这些获取知识就足够了,这种误导使得学生们情绪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语言反映思维,轻视阅读,长此以往,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将必定退化,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将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产生
期刊
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历来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创新作文亦然,愚以为:作文要创新,语言当先行。创新作文的语言应是:   一、富有情感的语言   丰富的情感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好的文章声情并茂,读后让人润切肺腑,回味无穷。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默默地站着,身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行字:“我什么也看不见”。木牌下放着一个盘子。显然,这是一个乞丐。街上行人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