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有效融合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确保学生能在学习中更充分地领会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经典中获得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传统文化经典融入中职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职 班级管理 传统文化经典 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58
在新形势下,中职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更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传统文化,在学生理解和领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其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而更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显著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素质;同时也为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实践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班级管理范围,切实开展更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经典推广活动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不可限于课堂范围内,要进一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开展相应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创设和班级管理环节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使各类文化推广活动和管理措施更丰富多彩,体现出更为显著的文化渗透成效,以此确保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可以开展“国家精品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看到高水准的传统艺术作品,利用展演形式使高雅艺术融入中职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生活之中,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管理效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不同学校之间的传统文化经典交流活动,以此确保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更加多样的班级管理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切实有效地融合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要想体现出实效性,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就要扎实推进,使两者的融合价值和实践效果落到实处,通过实践真正使学生真正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或者抄写传统文化类教材选文或经典诗文。也可以通过古诗词大赛或者成语故事大赛等富有趣味性的竞赛形式,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经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关注的是,要从根本上确保两者融合的实效性,通过有效推进实践,使学生受益于传统文化,成为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三、针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
从具体情况来看,当前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往往在管理模式方面比较陈旧落后,学生的融入兴趣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进一步有效创新和改进班级管理模式。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更深入有效地融合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以此为契机,使班级管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欲望。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定位,打造更加良好的班级管理文化特色品牌,在其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经典传承和教育的发展要求。
例如,可以有针对性地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让学生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传统文化经典融入班级建设。这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又能确保班级文化特色品牌得到确立,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做出贡献。有的学生用“博之学,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经典名句作为班级的标语,教师就可以按照语句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打造本班级独特的思想文化特色。有的学生提出建议,可以在班级中设置“读书角”,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让每个学生捐献一本好书(最好是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形成借阅机制,然后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这种常态化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和反馈,可实现对传统文化经典更充分的传承和发扬,体现出班级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班级的文化特色建设工作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和评价,营造更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传统化经典融入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确立新的主题,以此为出发点使各类管理活动更加丰富新颖,使班级管理实践更具成效,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习惯和综合素质。
四、实施民主管理,让学生更有主人翁意识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最根本宗旨就是为学生创设出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两者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要实现民主管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民主的管理形式,学生能够公平公正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因此传统文化经典的融入和渗透也要体现出学生平等参与和民主管理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不能永远占据班级中的主导地位、权威地位,而要进行相对应的改进创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以期在自己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更深入地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经典,同时产生热爱班级、热爱集体的精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深入的把握,从而具备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有效创新融入内容和融入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班级管理效果,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主动地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梁潇潇《中职班主任道德人格与班级文化的提升》,《教师》2018年第24期。
[2] 徐承忠《关于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思考》,《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年第20期。
[3] 林靖《和谐“家”文化在高职学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工程》2017年第12期。
[4] 张婷婷《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以福州市若干中职校为例》,《科教导刊》2016年第9期。
关键词:中职 班级管理 传统文化经典 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58
在新形势下,中职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更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传统文化,在学生理解和领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其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而更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显著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素质;同时也为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实践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班级管理范围,切实开展更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经典推广活动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不可限于课堂范围内,要进一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开展相应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创设和班级管理环节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使各类文化推广活动和管理措施更丰富多彩,体现出更为显著的文化渗透成效,以此确保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可以开展“国家精品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看到高水准的传统艺术作品,利用展演形式使高雅艺术融入中职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生活之中,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管理效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不同学校之间的传统文化经典交流活动,以此确保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更加多样的班级管理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切实有效地融合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要想体现出实效性,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就要扎实推进,使两者的融合价值和实践效果落到实处,通过实践真正使学生真正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或者抄写传统文化类教材选文或经典诗文。也可以通过古诗词大赛或者成语故事大赛等富有趣味性的竞赛形式,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经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关注的是,要从根本上确保两者融合的实效性,通过有效推进实践,使学生受益于传统文化,成为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三、针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
从具体情况来看,当前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往往在管理模式方面比较陈旧落后,学生的融入兴趣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进一步有效创新和改进班级管理模式。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更深入有效地融合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内容,以此为契机,使班级管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欲望。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定位,打造更加良好的班级管理文化特色品牌,在其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经典传承和教育的发展要求。
例如,可以有针对性地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让学生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传统文化经典融入班级建设。这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又能确保班级文化特色品牌得到确立,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做出贡献。有的学生用“博之学,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经典名句作为班级的标语,教师就可以按照语句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打造本班级独特的思想文化特色。有的学生提出建议,可以在班级中设置“读书角”,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让每个学生捐献一本好书(最好是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形成借阅机制,然后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这种常态化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和反馈,可实现对传统文化经典更充分的传承和发扬,体现出班级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班级的文化特色建设工作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和评价,营造更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传统化经典融入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确立新的主题,以此为出发点使各类管理活动更加丰富新颖,使班级管理实践更具成效,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习惯和综合素质。
四、实施民主管理,让学生更有主人翁意识
中职班级管理工作最根本宗旨就是为学生创设出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两者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要实现民主管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民主的管理形式,学生能够公平公正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因此传统文化经典的融入和渗透也要体现出学生平等参与和民主管理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不能永远占据班级中的主导地位、权威地位,而要进行相对应的改进创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以期在自己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更深入地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经典,同时产生热爱班级、热爱集体的精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深入的把握,从而具备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有效创新融入内容和融入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班级管理效果,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主动地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梁潇潇《中职班主任道德人格与班级文化的提升》,《教师》2018年第24期。
[2] 徐承忠《关于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思考》,《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年第20期。
[3] 林靖《和谐“家”文化在高职学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工程》2017年第12期。
[4] 张婷婷《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以福州市若干中职校为例》,《科教导刊》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