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一动,宝宝都是“物理天才”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鲁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体动是所有心理行为中最基本的行为。它是动物生命存在的标志,是生命个体意志的重要表达。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自发的眼、头、四肢和全身的动作给宝宝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刺激各个感官的协调发展。那婴幼儿的体动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陈鲁手记
  1997年~1998年是我在纽约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的最后一年。系里新来了一位教授,叫Karen Adolph(本文引言中的话就是她和Sarah Berger教授告诉我的)。记得第一次听她讲座前,一看题目是有关婴幼儿体动能力发展的,并没有多大兴趣。系里面尽是研究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的高手,那时大脑内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对大家最有吸引力。
  如今事隔近20年,Karen Adolph教授已经成为美国儿童心理学界的一颗明星。而我呢,也深深理解了早期婴幼儿体动发展的重要性、复杂性。在短短两期的篇幅里,我会把最基本的一些科学发现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并探讨这些资讯对育儿的借鉴作用。
  人的体动有两种。一种是能让身体变换位置的行为,比如走、爬等,叫身体移动;另外一种是指手的抓、握、摆弄物体的能力,也叫小肌肉运动。虽然专家们常常会将两者分开,但这两期里我会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说,因为这两种行为密切相关。比如,当宝宝看到一个有趣的、一定距离外的东西想去拿时,才会有很大的动力去爬、去走。也就是说,为了满足小肌肉行为的需要,宝宝获得了身体移动的动力。蹒跚学步的宝宝常常需要抓住大人的手、一样家具等来做支撑,也就是说,小肌肉能力会支持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
  那么,像往期一样,我们先看看胎宝宝是如何动的。
  胎宝宝是怎么动的?
  从6周开始,胎宝宝有了小规模的体动,比如轻微地低头、挺背,四肢会慢慢移动,从而引动脖子、身体主干。7~10周时,胎宝宝动作变大、变快、变强,四肢也能独立动作而不引动别的身体部位,这时他们会抬头、低头,把头左右转动,张嘴,打嗝,用手摸脸。
  到了13周时,胎宝宝能展现16种体动,包括伸展全身、踢腿、翻跟头、打哈欠、吮吸、从鼻子和嘴里吞咽羊水等。16周大的时候,能把手放进嘴里吸指头。26周大,上下眼帘还打不开时,就能动眼睛了。胎宝宝的体动也有节奏,晚上次数会更频繁,白天次数会减少。14~16周大时,胎动最频繁,之后,胎儿体积增大,越来越不好动了,最后只好手抱在头上,紧贴子宫壁。
  胎宝宝的体动也要适应自己身体的成长而引起的“生存环境”变化。7周大的胎儿要想用手摸到嘴,必须从肩头处来举胳膊,因为那时他们的小胳膊还很短,不成形。几周后他们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胳膊肘弯曲了,因为那时胳膊已经长了很多。7周大时,使劲踢腿能让胎宝宝在羊水里翻跟头。到了第38周,因为空间不够,想踢腿时他们连腿都伸展不开了。
  人类有“动手”的天性
  人天生就有用手抓、握的冲动,你相信吗?
  新生宝宝的体动虽然多为条件反射,但是,他们刚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手,表现出用手的原始意识。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把一束光照在新生宝宝的手附近,随着光的移动,他们会慢慢把手移动到光下。就是说,他们已经关注到自己的手,并能用原始的自主行为来让自己的手“曝光”了。
  虽然此后几个月才能抓、握,但当新生儿用眼睛看着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胳膊有往那个方向移动的微弱趋势。如果让他稳稳坐在一个斜背椅子上,把他的头支着,这种趋势会很明显。3~4个月开始,随着大脑和身体的成熟,宝宝就可以够到一个静止的物体,4个月以后开始可以够到一个移动的物体。这些能力的出现,大人很容易捕捉。但之前宝宝就已经具有够东西的意愿,只有科学研究才能提供给我们这样的信息。这说明新的能力不是某天突然就出现了,而是有长期的“潜伏发展期”。这也说明,视觉感官“看到了一样东西”、“听到了一种声音”能引发“动手拿到”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又为日后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体动让宝宝从小就学习“物理”
  4个月大的宝宝仅能够到一个物体而已。几个月后,能握住、两手合作转动物体看看它的四面, 再用手指头敲敲。这些动作让幼儿学到更多的有关物体的特性,比如质地、能发出的声音等,形成幼儿对每样物体更精确的感受。用手摆弄东西就是婴幼儿的“物理课”。研究发现,喜欢摸东西的宝宝对物体的立体感把握得更好,更能观察到物体的细节。
  回想我女儿莉莉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生活,脑中满是她捉握东西的形象:七八个月左右她拿着个空的易拉罐,左看右看、左捏右捏了二十几分钟;一张纸到了她手里必被撕开;收到礼物的包装纸竟然成了她的玩具,礼物则撂在一边。当然,当她再大些就是坐在厨房地上把米、面、豆子都倒腾一番。这种时刻,她的表情是好奇的、认真的、愉悦的,中间夹杂着突发的不解和激动。这和成人世界的人们欣赏音乐会、科学家做研究的性质是一致的。
  体动让宝宝学会使用工具
  宝宝越早学会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继而生活就越有趣、丰富,宝宝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宝宝大了后,工具可以是抽象的学习方法和资源;但在他们小的时候,工具应该是具体的、可以帮助宝宝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什么工具可以用来敲击?8个月大的宝宝,如果手中物体是硬的,桌面是硬的,他们会用一个敲另一个;但是,如果其中一个物体是软的,他们就不喜欢去敲击。他们从探索中发现了这个规律,便在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
  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帮着够到东西?利用一个外界物体延长自己的身体是工具使用的一个重要步骤。10个月大的宝宝,会拿着棍子、钩子、耙子等把本来够不到的东西够过来,并且会根据要够的东西选择合适的工具。触摸、摆弄物品经验越丰富的宝宝越会使用工具。
  什么工具可以在一个平面上留下痕迹?手中拿着一样东西在另外一样东西上划来划去,就演变成日后拿着笔画画、写字的能力。
  什么工具可以把食物舀起来放进嘴里?12个月以前的宝宝,使用工具的时候不会提前计划使用过程,而是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9个多月的宝宝,拿起一把勺子,可能手抓的是勺头,不是勺把。当发现勺把不能舀东西后,就转手、转胳膊、把勺子换到另外一只手上。这些调整不见得总能解决问题,可是,就这样一次次地尝试,外加大人的一些指点,到了18个月,宝宝就知道该抓哪头、怎么抓、如何设计自己的伸手动作以便一次握勺成功。更有甚者,宝宝还会根据碗的开口大小、形状来灵活调整勺子的抓握方式。
  记得我们上次说到的触觉的重要性吗?这种捉、握、摸的所谓小肌肉运动行为给宝宝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刺激,促进了身体感官的协调成长,提供了认知学习的宝贵机会。这些经历不仅让宝宝学到了“物理”,还让宝宝初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我从女儿莉莉身上看到了这种早期生发的“物理”知识和探索乐趣如何一环扣一环地推动她日后的学习发展,直到她现在的初中学习:通过绘画展示热胀冷缩的原理,用纸造出古希腊宫殿模型,用电池、木头设计出“电动马车”……类似的动手活动是她初中各科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鲁的话
  既然动觉对宝宝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照顾宝宝时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 1. 学会像宝宝一样用新鲜视野感觉体动时的趣味。大人觉得无所谓的一件小事对宝宝来说可能很有趣、很重要。 2. 给宝宝丰富多样的可以通过抓、摸等摆弄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3. 不要怕乱、怕脏,脏乱是学习的代价。 4. 密切监督宝宝安全的同时,给宝宝行动的自由,即所谓“监督下的自由”。
其他文献
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的锌,可是宝宝食谱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现在我们就来告诉你锌藏在哪些食物里,给宝宝打造一场补脑又美味的舌尖上的盛宴吧!  猪肝泥  适合月龄:10个月以上  原料:新鲜猪肝1小块  做法:  1 将猪肝剔去筋膜,切成片状,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途换几次浸泡的水。  2 将处理好的猪肝放入蒸锅内,大火蒸约10分钟左右。  3 取出蒸熟的猪肝,加少许热水放入料理机内,搅打成猪肝泥即可
期刊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因为饮食结构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便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想让宝宝排便不痛苦,还得找出便秘背后真正的原因。  解读宝宝便秘  婴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功能性便秘,大约有90%的便秘宝宝都属于这种情况,是由于喂养不当、没有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环境的改变或精神因素(比如宝宝生活规律被打乱或生活环境改变造成的心理压力等)造成的,主要是指
期刊
林怡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致力于早教研究与咨询工作,其作品累积销售量超过45万册,深受父母喜爱。  让孩子学前识字是件令人纠结的事情。很多人担心学前识字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上学后会厌学吗?孩子只专注于文字,忽视了图画,会不会影响孩子右脑的发展?孩子会不会学多了,学呆了,学傻了,甚至会不会厌学?其实,学前识字,不是不能触碰的禁区!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看看。
期刊
北京和美妇儿医院检验科团队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郑立华主任负责管理,她是全国第六批检验专业毕业的高级人才,20余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和12年的首都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教学经历,使她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全面,管理细致、严格、规范,责任心强。这个团队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检验质量考评中,多项数次获得满分。这些成绩在三甲医
期刊
委屈和被误会,是宝宝压力膨胀,需要用暴力来释放的根源。妈妈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疯狂游戏,来找到暴力宝宝的减压宣泄开关,让宝宝释放他们的负面能量,然后再不动声色地将他引导到正道上来,久而久之,宝宝的暴力行为就会得到改变!  暴力情境1  一生气就拿玩具枪指妈妈  小伟玩小火车玩得正起劲,妈妈催促他先去洗澡,他不愿意,妈妈一怒之下就把火车头没收了。小伟这下被点着了,把自己锁到房间里不肯出来,妈妈威胁他如
期刊
“锌”有“生命之花”、“智力元素”的美誉,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人体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生长发育及维持脑部正常功能。缺锌会使脑细胞中的DNA和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不容轻视。听一听营养师的专业建议吧!  出现以下情况可能缺锌了  缺锌表现 不爱吃饭  不能单纯从食欲差判断缺锌。缺铁性贫血、消化不良等都可造成食欲不振。如果宝宝没有受到其他疾病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食欲下降、偏食、挑食,甚至厌食
期刊
有人说黄疸不可怕,每个宝宝都会经历;有人说黄疸需要“照蓝光”,关在密闭的箱子里想想就担心;有人说黄疸需要多喝水;也有人说退黄疸可以晒太阳……面对襁褓中的“小黄人儿”,父母难免慌了神儿……  名词解释  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会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
期刊
又到了宝宝可以在户外尽情撒欢儿的夏天,但同时也是蚊子肆虐的时候。被蚊子叮咬后的大包红肿奇痒,让宝宝哭闹不停、睡卧不安,严重的还会继发感染,更别说蚊子还能传播传染性疾病了。驱蚊防蚊是守卫宝宝夏季健康的重任,而那些坊间流传的驱蚊方法,哪些才科学有效呢?  妈妈的苦恼  蚊子缘何偏爱宝宝?  首先,蚊子是受到宝宝味道的吸引。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再加上活动多,所以容易出汗。宝宝有汗味儿再加
期刊
在小宝宝的世界里,他们害怕的事,有时真令人疑惑不解。他们的『怕』点很低,一张恐龙图片,可爱的气球,跑来跑去的小狗狗,都可能让他们哭得崩溃。宝宝,你到底在怕什么?妈妈来帮你解除『怕怕危机』吧!  怕一个人睡觉  3岁的小菲其实挺大胆的,白天能够追着小狗跑,像个小女汉子一样,见着地上的蟑螂也敢踩,可是,小菲却特别害怕自己一个人睡觉。妈妈的工作挺忙,有时希望小菲能够乖乖一个人先睡。但即便哄睡了她,小菲也
期刊
挥发性 将6款产品分别用滴管各取一滴滴到化妆棉上,待3分钟后对化妆棉上留下的痕迹进行湿度查看,2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湿度查看。最后,剩下印迹最明显的,就是挥发性最小的。最终结论是,挥发性最弱的能在肌肤上保留的时间相对更长。  pH值 宝宝肌肤pH值5.5?6.0,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才能使宝宝的肌肤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为了温和、绝少刺激宝宝的肌肤,应选择pH值与肌肤相近的婴儿产品。  盛夏蚊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