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怪的读书人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的许多名人,在读书方面都有些怪癖,且不去论。只是这些年中,我看到的一些普通人,讀书之时也颇有怪异之处,很能让人动心,并为之一叹。
  有一年,我在一个小镇走亲戚,晚饭后夕阳正好,我便去小街上散步。这时见到一个少年正坐在自家院门旁的矮墙上,捧着本书在看。等我走近了,却惊奇地发现,这小家伙的书都拿反了,封面上《爱的教育》四个字头下脚上。我心里暗笑,这孩子拿着本书做样子,指不定在做给谁看,指不定心里想什么呢。我说:“看什么书呢?”他竟吓了一跳,看了看我,说:“《爱的教育》!”我笑说:“书都拿反了!”少年很是骄傲地说:“这本书我都看了很多遍了,快能背下来了,可是家里也没有什么别的书,闲着没事,我就倒拿着看,练习一下这么反着看字!”忽然深为这个孩子的举动所感动,那些别的同样大的孩子,正在野地里疯玩着,他却宁肯用这样一种方法去看那读过无数遍的书。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便将随身携带尚未看完的一本书给了他,他高兴得像是得到了宝贝。
  忽然记起,当年老家有一个中年人,也是酷爱读书。此人读书有两大奇处。其一是读书时得喝酒,再就是喜欢读给别人听。那时晚饭后,大家都聚在村中的老槐树下纳凉聊天,等人聚得多时,他便夹着本书施施然而来。他读的大多是一些评书类的,大家也爱听,他便越发读得起劲儿,间或搀杂着一些自己的语言。有时他读的书大伙不感兴趣,就纷纷散去回家睡觉,他便也意兴阑珊,慢慢踱回家去。一进家门,便从桶里倒出一大碗酒来,然后斜倚在炕头看书,看到高兴处,便喝上一大口。常常是在醉与困的纠缠中睡去,早起一看,空碗书籍横陈。后来我去他家里借过几次书,发现每本书上都留有酒痕。
  更有一人读书成痴。那是我在县城居住时所识,此人业余时间基本都是买书看书,为此没少受妻子白眼冷言,他却直接无视。那时我们都住平房,他常常也是捧着一本书直到自然睡着。有一天夜里,他家里忽然失了火。他被妻子踹醒,把孩子转移出去,打电话报警,抢救贵重物品。他媳妇忙得不可开交,那火越发烧得猛烈起来,却见自己丈夫冲进去,捧了几本书出来,一边跑一边拍打着书上燃起的火焰。把妻子气得大骂,他却只是傻笑,说:“这几本书我还没看完呢!”
  回想那些与书有关的怪人,竟觉得无比亲切。那样小小的一本书,能够让许多人为之痴迷,为之忘形,其魅力真是万书难尽。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NO.7踏莎行  【词牌由来】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注意:在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
期刊
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  在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儿童语言学习和早期阅读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是将早期阅读和早期识字等同起来,用识字来代替阅读,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和做法。我们要强调的是,早期閱读不等于早期识字,更不等于把大量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学习的识字活动。  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基础是:  (1)丰富的口语词汇和对语音的敏感性。这是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必要条件,因为它决定了儿童在看到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词语“再接再厉”,来鼓励他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慎终如始,继续努力,争取新的胜利。但它却经常会被误写作“再接再励”或“再接再砺”。为何是厉,而非励、砺?  其实,“再接再厉”最早正是写作“再接再砺”,它的来历非常有趣,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著名诗人孟郊的一次斗诗有关。当时,斗鸡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一次,韩愈、孟郊一同观看了一场激烈的斗鸡比赛,有感而发,两人便一替一句、联手赋
期刊
一九七六年二月的一天,在墨西哥城的一家电影院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一群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文化名流中发现了多年未曾见面的好友、同属“拉美文学爆炸”领军人物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马尔克斯高兴地叫了声“马里奥!”,伸出双臂向老友奔去。面对迎面而来的马尔克斯,略萨矫健地抡起胳膊,一记重拳正中对方的面门,马尔克斯应声倒地,鲜血从鼻孔中奔涌而出。  略萨的这一拳结束了两位著名作家间的友谊
期刊
不用望远镜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地球的各个方向找到共9000多颗星星,不过,它们绝大部分就在太阳系的周围,银河系之内。  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银河系外天体是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它们待在天空的小角落里,直径分别为20万光年和6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已是人类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2016年,天文学家借助哈勃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星体,在照片上,它就像一粒灰尘,天文学家将其放大上万倍
期刊
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川西德阳市旌阳区高槐书院的主人舒銮兵这样认为。老舒不是作家,亦不是学者,而是一名厨师。厨师爱书,并不稀奇,难得的是他个人拥有近50万册藏书。数量巨大,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  作家罗伟章走访了这个在村庄入口处的书院,记录下老舒建立的朴素愿望: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
期刊
留学法国,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  王力,1900年出生在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爱上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高小毕业后,王力因贫辍学,但读书不辍。夜晚无油点灯,每天就着月光读书。书读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镜也因此伴随了他一生。  1924年,带着别人帮他凑的120元小洋,王力踏上了求学之路。王力先就读于上海私立南方
期刊
人与国的关系,有族群或文化血脉意义的,也有地理意义的,也有法理或政治意义的。汉字的“国”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呢?  先来看与“国”同音的“郭”。  从字源上探究,“郭”原本就是指守卫城邑或城区的岗楼,后来借指城墙外围的那一片区域。  毛主席诗词:“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其中的“城郭”大体上指的就是人口集聚的生活區域,也就是人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再来看“国”自身。最初的字形显示为“或”,
期刊
中国人吵起架来,骂人词汇之丰富恐怕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名的,尤其喜欢将各种动物牵扯进来,飞禽走兽无一幸免。龟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吵架词汇中被赋予了极强的杀伤力。  骂人“龟儿子”,等于问候对方“你不行”,这可是极强的侮辱。“缩头乌龟”是形容某人做事畏首畏尾,“王八(蛋)”指那些没有廉耻、行为不端的人,“龟”在某种程度上还与被戴绿帽子具有内在联系。  要知道在早期古代,龟可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四灵之
期刊
苦  《问皇甫十》  唐·白居易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人生百味,最难言的是苦,最难吃的也是苦。  生活在世不如意,行走红尘需磨砺。哪一个人不是从苦中走来?谁又敢说自己没受过苦?总是要苦一阵子的,但是不会苦一辈子。  忍  《六尺巷》  清·张英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