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蒙脱土-纳米纤维素)三元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来源 :复合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蒙脱土-纳米纤维素(MTM-CNFs)复合基底材料,再通过原位聚合,无模版法构建有序纳米阵列线结构,合成了聚苯胺(PANi)三元复合电极材料.对其微观结构、合成机制、电导率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一维线性材料、二维片状材料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机制及无模版法制备PANi阵列储能材料的方法.结果 表明,二维MTM纳米片的加入有利于聚苯胺在基底材料上进行原位生长,形成排列有序的阵列线结构,有效提高了电极材料的比电容量.当复合基底材料中MTM和CNFs质量比为1∶9时,合成的PANi/(MTM-CNFs)三元电极材料比电容量最高,达到596F/g,相比PANi/CNFs二元材料提高了11.5倍.随着基底材料中MTM纳米片的进一步增加和堆叠,活性物质的减少导致材料比电容量的下降,但相比二元材料,仍有明显提高.另外,MTM纳米片的加入有助于稳定复合电极材料的库伦效率,在1 00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始终保持在100%左右.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铝合金(CFRP-Al)短柱轻质高强,具有良好延性,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国内外对其受力性能的研究目前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为此,本
复合材料的损伤会对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形状记忆合金(SMA)埋入复合材料试件中,通过对SMA电阻变化与复合材料应变之
为获得高性能、低成本碳/碳复合材料,以商用级T700大丝束薄层化碳纤维展宽平纹布和航空航天级T300小丝束碳纤维缎纹布为原材料制备缝合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方法制备
为预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工艺引入的残余应力/应变,提出工艺制度优化方案,建立了一种工艺过程分析的多尺度模型.通过建立纤维尺度及纱线尺度代表体元(RVE),计算了成型过程中纤
研究采用一步电化学剥离和电沉积法,在含Na2SO4、 HCl与苯胺(An)单体的混合溶液中,以柔性石墨纸为原料,利用电场条件下电解液离子定向迁移和苯胺单体的电聚合制备聚苯胺纳米
对复合材料负泊松比格栅新结构的设计、制备与评价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在轴压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热压罐成型制备复合材料负泊松比格栅结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片层石墨增强Al基复合材料(50vol%Gf/6061Al),Gf与Al基体结合紧密,界面处无裂纹、孔洞等缺陷.复合材料在-50~120℃温度范围内分别循环10次、50次、100次和20
为了解决全波场数据获取耗时的问题,引入压缩感知算法对波场进行稀疏表示.然而受限于导波在复合材料中复杂的传播特性,压缩感知在复合材料板中的应用成为难题.为此通过考虑导
为提高木粉-聚氯乙烯(WF-PVC)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本文将纳米BN与ZnO加入到WF-PVC木塑复合材料中,通过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阻燃WF-PVC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热
为避免传统水合氧化铁(HFO)负载树脂复合吸附剂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HCl对设备防腐、安全及环保带来的问题,优化HFO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改变负载液中HCl浓度制备得到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