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对中国高校地域性发展的影响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从产生之初就显现了它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抗战时期出现的高校内迁,是中国在高校分布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改变了战前高校东多西少的局面,对战后中国高校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高校内迁对当前中国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培养优秀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弄清其心理需求及未满足情况,进而构建
汉字特有的象真写实性决定了汉字的构造和读音中蕴藏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依类象形'、'相生为字'的造字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古人确是先造出有形的静态实物字名,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剖析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从高校改革入手,探索解决大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