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UFO:从微观开始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郭老师,您好,今天很高兴看到您对“UFO袭击飞碟探索编辑部”事件的解释,您的“冰质陨石”之说令人印象深刻,很想就UFO的话题对您进行一次访谈,不知可否?
  郭应祥(以下简称“郭”):没问题,很愿意同您进行交流,《飞碟探索》杂志也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杂志。
  
  问:郭老师,关于不明飞行物,您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
  郭:是关于外星文明的一个事件,就是说在土耳其发现了一张“外星地图”,是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的,非常奇特。这个地图上所标注的许多标志点都跟地球上的很多实际情况相吻合,这令人很难解释。如果说有外星文明的话,这大概就是外星文明的一个杰作。
  
  问:有关UFO方面,有什么事件是您感兴趣和认为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的?
  郭:那就是在几千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金属铝,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知道,氧化铝是很难冶炼的,现代工业生产或实验室中都是采用电解铝的办法,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冶炼铝的方法,而这只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方法,古代人是很难掌握这种方法的,那古墓中怎么会出现金属铝呢?
  我们可以看看铝的冶炼史。传说拿破仑三世的刀叉具是用铅制造的,筵席上,他为多数客人提供金餐具,而只让少数客人使用铝餐具,是为了让用铝餐具的客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885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落成的华盛顿纪念碑上的顶帽也是用金属铝制造的。因为在19世纪,铝是一种珍贵的金属。1825年,丹麦的奥斯特分离出少量的纯铝。1827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而制得了铝。但是钾太昂贵了,所以不允许大规模地生产。又过了27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用金属钠与无水氯化铝一起加热而获得闪耀金属光泽的小铝球。改用金属钠虽然极大地降低了铝的生产费用,但显然没有实现使人们普遍应用铝。1884年,在美国奥伯林学院化学系,有一位叫查尔斯·马丁·霍尔的青年学生,当时他只有21岁。一次,他听一位教授(这位教授正是维勒的学生)说:“不管谁能发明一种低成本的炼铝法,都会出人头地。”这使霍尔意识到只有探索廉价的炼铝方法,才能使铝被普遍应用。霍尔决定在自己家里的柴房中办一个家庭实验室。霍尔采用瓷坩埚、碳棒(阳极)和自制电池,对精制的氧化铝矿进行电解。1886年2月的一天,霍尔终于看到小球状的铝聚集在阴极上。霍尔此时异常激动,带着他第一次获得的一把金属铝球去见他的教授。后来,这些铝球竞成为了“王冠宝石”,至今仍然珍存在美国制铝公司的陈列厅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冶炼铝是相当难的。不言而喻,这项技术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而在几千年前的古墓中竟然出现了金属铝,这会令人非常好奇。如果说古人会冶炼铝,似乎难以解释,而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有超时代文明或是跟类地文明有关?
  
  问:对于人类生存的地球来说,确实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了UFO,外星人、飞碟,很多人都想解开这个谜团,您认为应如何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郭:我认为现在世界上已经进行的两方面的研究就很有意义,一个是有关搜集外太空信息方面的,特别是利用射电望远镜来接收外太空的信息。中国也正在筹建大型的射电望远镜,这说明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科研单位在这方面都非常关注,通过收集信息对外太空进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然也包括外星文明;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其他星球的研究来研究生命的发展,我们看到最近美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通过在外星球采集样本,研究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对于有关外星文明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若是一些比较离奇的事件,我想我们可能很容易找到否定的证据,但这没关系,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通过对这方面的关注和了解可以增长知识。另外,从生命的形式来说,是有不同的流程的,这可以得到证明,近来科学家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的一种生物就是这样的,它跟普通意义上的有机生命完全不同。它是从海底火山中获取能量,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类推,外星生命也可以是不同于地球生命的东西,外星文明的模式我们不必去界定它,也不必完全否定它的可能性。
  
  问:对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更具体一点来说,您认为意义在哪里?
  郭:对于宇宙或者说外星球来说,值得研究的方面是很多的,有人就曾提出“火星的卫星是人造的”的假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个行星的卫星由于引力的关系,与行星之间在距离上有一个临界值,而火星的卫星正好在这个临界值以下,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我们就可以推断这个卫星是从火星的内部产生的,而火星的内部怎么能产生卫星呢,当然是不能的。因而就出现了有可能是人造或者其他文明因素造成的说法。从这个方面来讲,对外太空不明事物的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各种猜测的深入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问:聊了这么多,能否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您的专业研究方向是什么?
  郭:我的研究专业是原子核物理。谈到原子核,就不能不说到宇宙诞生之初的大爆炸。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大爆炸。现代宇宙学说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演变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从致密到稀疏的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就结束了。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摄氏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为什么说到这些呢,就是说,对宇宙的研究有一个宏观方面的研究,比如我们熟知的天体运行;还有就是微观方面,比如中子、质子、电子等的演变,我现在的研究是属于后一种,也就是微观方面的基础研究。如果说这种微观的研究与探索宇宙乃至外星文明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它都是人们有兴趣探讨的一个方向,通过探讨、研究可以增加人们更多的认知。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如何能通过您的研究帮助我们揭开UFO之谜?
  郭:这两者可能谈不上直接的关系。但从物质普遍联系的角度来讲,微观领域的研究对一些不明现象的揭开和解释是有帮助的,或者说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途径。从现象上看,UFO扑朔迷离,难以靠近,许多运动状态让你无法解释,但其总是有规律的,重要的是我们去仔细地发现这种规律。对于微观领域的研究,我认为其重点在于,当微观领域的很多物质、很多规律被我们认知后,再同我们看到的很多宏观现象联系起来,就有可能解释这些现象。对于这种前景,我们不必过分苛求,要知道作为微观领域的基础研究来说,每取得的一点进步,只能说是一点量变,而这种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才能显示出物质运动规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对于宏观现象的解释。
其他文献
面对那些对科学既是挑战又是公开亵渎的言论,科学家的责任究竟在哪里?而我们又怎么能推卸这种责任呢?UFO现象恰好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大多数不熟悉这个学科的科学家来说,尽管他们从面向大众的媒体中获得过一些相关信息,但UFO毕竟可以说是自己“未曾触及”的领域。在正统的科学家们眼里,所谓真正的飞碟不过是那些稚气未脱、充满幻想甚至思维错乱的意识的产物,是那些伪科学家和疑似神秘主义者的游乐场,是那些荒
期刊
当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肯定思考过时间的问题,不过他对时间的思考恐怕不如他的后辈阿兰·莱特曼来得深邃。1992年,莱特曼借助爱因斯坦的名字发表了一组对于时间的玄思,结果这本题为《爱因斯坦的梦》的小书成为当年最畅销的作品,而且肯定将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迹。  作为物理学家,莱特曼的成就远远不能和爱因斯坦相比,但他的优势在于比爱因斯坦晚生了好几十年——于是他得以真正理解并利用爱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能够制造一种高速太空飞船,在几分钟内就能到达月球,到达火星只需2.5小时,而到达有11光年之遥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也只需80天。两位德国的物理学博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们认为,只要我们借助于各种力的相互作用,进入不同的空间,这种不可思议的旅行是能够实现的。美国极为重视德国科学家提出的设想,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已开始制造一种跨越时空的时间机器。    利用高深理论构建超时空发动
期刊
主持人的话:    刚刚接触到UFO这个字眼时,报刊上讲的UFO奇闻不是出现在南美洲的偏僻山林,就是大洋深海中的荒岛——总之是你到不了也查不清的地方。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秘的UFO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些飞行物甚至敢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上空不分白天黑夜,无论风霜雪雨招摇过市。  这不,问题就来了。大城市里的玩意儿多,什么探照灯、夜光风筝、遥控玩具等等,时不时地会忽悠一下翘首观天的人
期刊
幻想电影在美国可谓非常发达,但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凡是那些在票房上名列前茅的影片,往往都是故事简单、毫无思想的玩意,比如《范海辛》、《加勒比海盗》之类。很难想象,编剧们编造或利用一个老套的故事,让俊男美女打斗一番,或缠绵一番,加上视觉冲击和音效,就可以去赚大钱了。可见许多美国电影观众,需要的也就是那些低俗的东西。  与此不同的是另外一类影片,有思想,故事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科学和文化内涵。这样的电影
期刊
美国密执安韦恩国家医学中心的医学博士、神经生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格林,谈起许多年前他的一个好朋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时,曾记得他说的一句话:“永远相信理查德·杜提告诉你的有关UFO的事。”  理查德·杜提何许人也?生于1950年2月的杜提是一名资深特工,1978年加入空军,次年从空军特工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与UFO有关的调研活动,获悉了大量的有关UFO及外星生物的顶级内幕。他还
期刊
解开惊人秘密    1994年3月13日,英国电视台和报纸等传媒曝出一个惊人的秘闻——威尔逊于1934年4月拍摄到的尼斯湖怪兽的“经典照片”。是“20世纪最大的骗局之一”;尼西“只不过是人们花几先令从伦敦的一个商店里买来玩具潜水艇,经过改装后再在上面安装了用胶木制成的海蛇头和海蛇脖”。  策划这次被当事人称为“小小的玩笑”的人员,除了闻名遐迩的威尔逊外,还有《每日邮报》的马尔马杜克·韦特雷尔及其子
期刊
奔向飞碟    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纳州和新墨西哥州有州界接壤。在这州界附近发生了两起北美大陆最为奇怪的UFO事件,受害者分别是林场工人和美国空军中士。他们都声称:被UFO诱拐。并受到奇怪生物进行的体检。  1975年11月5日,在亚利桑纳州纳瓦霍郡的阿帕契·希特格利普斯国家森林发生了一起UFO事件,受害者是一个叫特拉维斯·沃尔顿的林场工人。那天,特拉维斯及其同事七人完成了松树间苗作业。组长麦克尔·
期刊
在今天我们能够想象的条件下,机器人的行事原则只能是人类事先为它规定的,机器人必须执行它主人的任何指令,包括大规模屠杀人类的指令。机器人三定律只能是善良人类的道德自律,根本不可能对科学狂人或邪恶之徒(这两类人都是科幻影片中经常出现的)有任何约束力。  当年,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说《我,机器人》系列中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
期刊
兵马俑与埃及文化    秦始皇的陵墓里面埋藏着太多的秘密,可惜至今没有开挖。  秦始皇陵墓就是一个中国版的埃及金字塔,它为规整的四方锥形。  另外,埃及王陵与秦陵一样也不缺乏兵马俑陪葬,只是没有兵马俑那么气派宏大。埃及人把工夫花在石刻与宏大的建筑方面,而秦始皇却把工夫花在数量的壮观上。    马王堆与古埃及    《西汉帛画》整体是根据地位的高低而上下分层排列,这不仅是埃及绘画的通用手法,而且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