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岭南民俗“三灶鹤舞”作舞蹈编创系列思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岭南民俗舞蹈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通过岭南人民世代相传及舞蹈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挖掘、整理、研究,使较多岭南民俗舞蹈文化传承至今。珠海市三灶鹤舞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舞蹈文化之一,其表演形式符合人民的民俗文化品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近年来面临着现代化建设对传统文化发起强烈冲击的困境,当地政府为此高度重视,将三灶鹤舞列为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三灶鹤舞;素材选择;提炼方法;编创手法
  一、素材选择
  (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严峻的传承现状
  三灶鹤舞是宋代三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研究白鹤的生活习性,模仿白鹤的神态动作而创造出来的汉族民俗舞蹈,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岭南动物舞。珠海市金湾区将三灶鹤舞传习展示馆设立在三灶村,通过展示鹤舞的图片资料、实物道具和电视记录带让市民和游客能全方位了解鹤舞的历史文化与表演形式,使这项富有本土特色的传统舞蹈得到更好地传播。据实地调研,三灶鹤舞现有的表演队中成员多为中老年人,青壮年甚少参与。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迫使青年劳动力外流,与此同时现代科技不断对传统文化发起冲击,三灶鹤舞的艺术表演几近濒临失传。近些年来,尽管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三灶鹤舞的发展,在三灶鹤舞的传承基地海澄小学与海华小学开展三灶鹤舞的课余学习班,由鹤舞传承人陈福炎老人组织鹤娃表演队,但小学生普遍反映鹤舞的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加之缺乏表演机会,而之前培养的学生大都已毕业离校,导致三灶鹤舞在年轻一辈之中的传承始终比较缓慢,因此对于三灶鹤舞的艺术提炼创作创新与群众普及迫在眉睫。
  (二)广阔的舞蹈发展空间以及多样化的音乐类型
  从艺术欣赏角度上看,三灶鹤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鹤衣按照白鹤的造型打造,身披鹤衣栩栩如生,宛若仙鹤如至;从鹤舞种类上看,现存在三类:分别是朝鲜鹤舞、三灶鹤舞及齐齐哈尔健美操。三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模仿白鹤的神态动作,研究白鹤的生活习性,配合上原汁原味的鹤歌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世博期间,三灶鹤舞演绎仙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嬉戏等过程,造型逼真,舞姿生动传神。三灶鹤舞国家级传承人陈福炎老先生指出“三灶鹤舞是以舞为主,再以歌和锣鼓伴奏,并且节奏点也变化不一,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而陈老对于三灶鹤舞表演形式的创新表达了认可,如脱下鹤衣,通过肢体的形式表现嘴巴,双翅等一些舞蹈特征。因此,对于创新提炼鹤舞动作成为舞蹈发展的切入点与着眼点。另外,音乐作为编创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质量。三灶鹤舞的伴奏为打击乐,其主要由鼓、镲等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且节奏类型丰富多样。不仅如此,三灶鹤舞常有固定“人声”进行有机配合,歌词意思分为婚嫁祝福、祝寿等的祝福词,寓意美好。
  二、提炼方法
  (一)静态妆仪,如琢如磨——对于素材中具有典型性造型的提炼
  对于素材中具有典型性造型的提炼是编创舞蹈的关键,也是体现具体风格性重要途径之一。例如三灶鹤舞的精髓是象形模仿仙鹤的神韵,在鹤舞表演中有许多象形性造型。如休息部分的提单脚站立,表现了仙鹤在闭目养神休息时的形态,我们就将其提炼出来,加以美化与夸张,作为舞蹈语汇加以利用。三灶鹤舞由表演者身着羽衣,通过手动控制鹤头中的木棍方向模仿头部动作来进行表演,生动形象地还原了白鹤的神态。但在舞蹈艺术作品的表演中,沉重的羽衣影响了舞者上身以及头部动作的发展,若能大胆的“脱掉”羽衣,用手部与头部的动作来弥补没有服装修饰的缺憾,如鹤舞的展翅、拍打翅膀的动作,能用手臂动作来完成,除去服装的鹤头,也能用手臂来模仿头与颈部的动作,因此需对鹤舞进行手部、头部动作的提炼。
  (二)灵动意象,可歌可舞——对于素材中可舞性动作的提炼
  岭南舞蹈编创中对于素材的可舞性动作的提炼至关重要,有时会直接决定舞蹈编创的动机选择。三灶鹤舞作为相对成熟的岭南民俗舞蹈演绎了白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休息、嬉戏、归巢七个过程,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动作来表达美好的寓意,其基本动作也为我们的提炼与编创提供了基础。如仙鹤临门中的快步与慢步,在编创中就可以灵活运用在调度、走场当中,来模仿仙鹤的行走。
  三、编创手法
  (一)文化底蕴,相交辉映 ——对于素材相关文化的提炼
  舞蹈作品的编创离不开相关文化的支撑,舞蹈作品的主题立意也大多来自于编创者对其相关文化的观察研究与提炼。对三灶鹤舞的提炼,就更离不开对三灶地区鹤舞文化的研究。鹤舞表演伴奏的鹤歌所表达的美好意愿,体现了对生活的祝愿以及三灶人民对白鹤的崇拜与期待。除了通过相关音乐如鹤歌、童谣等,也可利用素材的历史背景、相关传说等相关文化进行适当的加工提炼。
  (二)斜行横阵,错综其数——对于素材中舞蹈构图的提炼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结构,在此着重说明舞蹈作品中队形的调度。三灶鹤舞大多是成队表演,较少有独舞出现,如觅食部分中表演者从场中间向右、向前、向左、走三角形,表現白鹤在滩涂、小河边或草地上寻找食物的模样,舞蹈编创中可运用一字型队形调度,能体现白鹤在溪边成群梳洗的情景。
  四、结语
  “大海的胸襟与高山的坚毅” 是岭南文化的特性体现,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孕育了丰富多元的岭南传统民俗文化,其中以舞蹈形式表达的多达百余种。但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迈向未来的脚步不断加速,传统文化渐被遗忘甚至消失无踪,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民俗舞蹈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抢救工作刻不容缓。笔者希望通过对“三灶鹤舞”作编创的系列思考,能够为舞蹈工作者提供素材选择、提炼动作与编创手法的思路,以创作更多优秀的岭南舞蹈佳作,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岭南文化作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江.论舞蹈创作素材渠道选择[J].艺术教育,2016(06):124-125.
  [2]陈琪.试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J].长江丛刊,2016(29):35-35.
  [3]邵吟筠.试谈舞蹈构图的基本规律[J].文教资料,2007(21):109-110.
其他文献
摘要:童谣,从广义上讲属于儿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可歌、可语、可演、可玩,有着不同的表现功能。童谣对于幼儿的认知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表现在影响幼儿对文化的认知,对社会风俗的认知,对规则意识的认知,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对幼儿的教育往往也是从这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童谣;幼儿;认知;影响  童谣,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影响。童谣,一般特指为儿童所作
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风险评估表、预防性护理等方面探究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研究进
在用各种各样的“青春痛”赚足了钞票和眼球之后,青春文学的降温表明这一文体如今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市场和审美考验.励志型青春文学与其他类型的青春文学相比具有更强的思想性
目的:探讨欣母沛用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
摘要:陕南传统民间音乐——漫川大调是集演唱和表演为一体的地方音乐,流传在陕鄂豫三省交界的漫川关,通过追溯漫川大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形成的概况以及对漫川大调的基本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漫川大调的表演形式、漫川大调的现状传承来介绍漫川大调。  关键词:陕南山阳漫川大调;民间音乐;艺术风格  一、陕南山阳漫川镇概况及漫川大调的渊源考究  (一)漫川镇概况  陕南山阳漫川镇位于陕鄂豫三省交接处,北通秦晋,南联吴
如同《广告狂人》极力呈现1960年代纽约的纸醉金迷一样,《大西洋帝国》也在细节上尽力再现有“黄金二十年代”之称的1920年代的醉生梦死。细条纹西装,翘边软呢帽,摩登女礼服裙,指推波浪(Finger Waves)发型,怀揣式的镀银酒瓶,爵士乐,这些二十年代的关键词和禁酒时期优雅的菜肴包括牛排、羊肉、龙虾和栗子,令人眼花缭乱的甜品,再加上一系列小吃和鸡尾酒,苏格兰威士忌,又通过电视荧屏回到的时尚前沿。
目的:为了探讨产妇在孕前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的关系,以便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方法:经SCL-90筛选后,用SAS量表对81例孕妇进行焦虑水平的测量。应用Pearson及Spearman相
在十七年文学“战歌”和“颂歌”的主流创作中,宗璞的《红豆》是为数不多的有关人情与人性书写的作品.小说婉曲动人的笔调和绵密细柔的景物描写,以及独特的女性意识成就了这
陈丹青,52岁,1980年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2000年,他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去年年底,陈丹青向校方正式递交了辞职报告.他坦陈:“我之请辞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对我国现代文学深入性研究以及长期的理论性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文学的研究载体不仅仅局限于报纸书刊等纸质材料,而是以一种现代传播媒体媒介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