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中的慢跑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针对如何让学生在慢跑中做到整齐、有序和激发学生对慢跑的兴趣展开分析,以提高慢跑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和效率。
  关键词:慢跑;有序;激发兴趣
  一、慢跑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慢跑是准备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它简单、易操作,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普遍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中学生喜欢展现自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学生并不习惯在慢跑中跑得整齐、有序。一开始有些学生犹如“脱缰之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跑,造成队伍参差不齐。队伍的整齐有序被打乱后,有的学生则趁乱“浑水摸鱼”,出现走、抄近道等行为。
  二、针对以上现象采取的对策
  1.明确准备活动的作用,注意跑速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了克服人体内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和预防运动创伤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为进入剧烈运动做好准备。
  准备活动可以逐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大脑反应速度,还可以使体温升高,体温升高能够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肌肉的延展性、韧性和弹性,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在准备活动中的跑步要求学生慢跑,让学生掌握慢跑的节奏,教会学生用“1-2-1”的节奏来跑。
  2.强调要求,规范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上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上课顺利进行。而中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对学生提出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准备活动慢跑开始前,老师就要对学生的练习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强调在跑的过程中要整齐有序,强调安全与纪律,杜绝打闹等行为。
  其次,选择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各队排头,教师叮嘱各队排头要领好队,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及时制止跑得过快的学生。
  3.监督,带领练习
  在围绕操场慢跑时,通常采用的是两路纵队或者四路纵队的形式,这就造成并排的学生多,比较密集,教师不容易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在思想上就会放松,自制力差的学生会出现嬉戏打闹、跑跑停停的现象,队伍显得一片混乱。在慢跑时采用一路纵队让学生慢跑,并且每队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练习就一目了然,对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学生的自觉性就会提高,提高了慢跑的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决定了不能每节课都领跑。教师可以有选擇性的进行领跑,每天上课保证领跑1~2个班级,每星期不重复。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
  4.改变练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足球场上的中圈、篮球场的边线等场地让学生踩线练习。可以在操场上设置各种标志物或者画线,让学生进行图形跑,如“S”型、“O”型、螺旋跑等。可以在跑的过程中穿插些后踢腿跑、前踢腿跑等动作。可以在跑时播放音乐,让学生进行练习。
  慢跑中改变练习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学生参与练习积极主动,枯燥乏味的慢跑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任志林.高质量的准备活动从“慢跑”开始[J].中国学校体育,2013(5).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是有效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活动;学习积极性;趣味 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的口、眼、鼻、耳等动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不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师生互动不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还在基础教学研究中成为一个探讨的热点话题。从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目的性、重要性以及策略性三個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目的性;重要性;策略性  一、师生互动的目的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有趣的、可操作的、可探索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对数学奇境的
2007年5月7日中央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后,竹溪县实验中学认真研读文件精神,领悟其主旨,并逐条分析,执行到位,校长监督负责,开足开齐体育课,保障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效果的贯彻落实。  我校体育教师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为己任,自觉成为制订和落实“2 1”方案的实施者。“2”即两操,即广播体操和学校自编操。“1”即一个特长项目,每个学生在大课
迅速发展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成列在橱窗货架上的服饰,哪件才适合自己?为什么自己与别人身着同样款式的服装却产生出不同的效果?为何几种色彩通过不同的搭配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色彩运用并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它还是一种工具,如何运用这些色彩工具将它们运用到生活及教学当中,我们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一种分层次、分单元、相应课程互相交替的教学模式,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帮助我们理解“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及“怎样创设幼儿园的环境”的问题。  规程中提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而区角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