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瞄准抽烟人士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秦先生今年65岁,3个月以前出现咳嗽、咳痰带血等症。秦先生抽烟40年,每天平均抽烟20支。在当地医院拍胸片后,医生看见他左侧肺门有一个阴影,建议秦先生做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等检查,最后医生诊断为左肺鳞癌。其实,在临床上,像秦先生这样长期吸烟后患上肺癌的病人还真不少。
   肺癌瞄准抽烟人士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教授 王长利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调查显示,肺癌居首位,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吸烟已被公认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1/3的烟民,每天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而80%的男性肺癌和19.3%的女性肺癌都归因于吸烟。
  在临床上,我们将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称为肺癌的吸烟指数。如果你每天平均吸20支烟,已有20年的吸烟史,那么你的吸烟指数就是400。如果你每天吸30支烟,已有15年的吸烟史,那么,你的吸烟指数就是450。如果吸烟指数大于400,则患肺癌的概率为不吸烟者的7~20倍。
  专家将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群列为罹患肺癌“高危人群”,即指吸烟最严重者,形象地说是“三个2O”——吸烟2O年以上者、2O岁以前开始吸烟者,以及每天吸烟2O支以上者。只要达到以上三条中任何一条,就很容易罹患肺癌。下面,我们就可能引起肺癌的3个特点分别进行解析。
  1.吸烟20年以上
  烟草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导致使用者死亡的消费品。烟草中含有上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10多种促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氧化碳、烟焦油和尼古丁,其具有致癌和促癌作用。世界性肺癌病因调查表明,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2~24倍,终生吸烟者其危险性高于非吸烟者20~40倍。199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85%的肺癌死亡是吸烟导致的。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研究还提示,96%的肺癌患者吸烟超过20年。在吸烟量固定的情况下,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2.20岁以前开始吸第一支烟
  个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可能是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19岁前吸烟的男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度较高,女性为25岁。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发病的可能性越大。美国的研究表明,开始吸烟年龄小于15岁、15~19岁、10~24岁和25岁以上者,其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5.10、12.81、9.72、3.21,可见,随开始吸烟年龄的增加,其肺癌发病危险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我国30岁以下青年人吸烟率呈上升趋势,人群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这些人将成为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控烟工作。
  3.每天吸烟20支以上
  肺癌的发病危险性随着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的增加而升高。美国癌症协会调查证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数倍到数十倍,而且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越高:每天吸1~9支者是不吸烟者的3~15倍;每天吸40支以上者则是不吸烟者的19~30倍。除此之外,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3个国家100万以上的人群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观察研究发现,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8倍。不吸烟者肺癌的年死亡率为12.8/10万,每天吸烟10支以下者为95.2/10万,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为235.4/10万,比不吸烟者高18.4倍。由此可见,吸烟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
  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远离肺癌。对于20岁以前开始吸烟、吸烟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肺部CT检查,如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Tips 戒烟态度:任何时候戒都不晚;香烟越早戒越好;戒烟必须彻底坚持。
其他文献
专家告诫:寒天泡脚别超20分钟  寒冷天气泡脚是不少人的养生方式。不过,这种养生方式却并不适宜每个人。  “对正常人来说,冬天泡脚是不错的保健方式,温度的增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一位副主任医师解释说,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这样。对于有下肢血管动脉闭塞病变的人,泡脚或采用热水袋、暖炉、电热毯保暖都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甚至加重病情引发肢体坏死。  医生提醒,泡脚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专指那些没有各种病毒性肝炎,没有大量饮酒史,没有服用过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也没有其他明确病因的脂肪性肝病。平时公众常说的“脂肪肝”,指的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在上海等大城市,患病率已高达15%。  肝脂肪含量>10%: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倍增  研究发现,脂肪肝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密切伴随。国外研究報道,无糖尿病病史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我家里一直保存着两封信,一封是《大众医学》创刊人裘法祖教授于1982年12月12日写的;一封是《大众医学》的编辑于2006年3月21日写的。这两封回信,不是写给一个老同事、老朋友或相识的人,而是写给一个普通读者,一个有精神病病史的患者。每当我品味这两封信时,就对《大众医学》的刊风、编辑们的人格,肃然起敬。  1970年,我在“五七”干校学习期间,由于用脑过度、长期失眠,加上幻影刺激,引发了精神分裂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很多人虽然知道苦味食品有利于健康,但是,仍然“吃不了苦”?于是乎,焯水、盐水泡、加糖等方法纷纷登台。那么,哪些方法才能真正让您既“苦尽甘来”,又获得“苦效”呢?  “自讨苦吃”好处多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体内充满了湿热的感觉,人容易“上火”。吃点苦味食物,可祛体内湿热。《本草备要》也指出:“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苦味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戒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尤其是早期常会出现头晕、烦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从未有过的难受症状。然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摄入“对”的、避免“错”的食物,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戒烟症状、帮助克服烟瘾、减少戒烟后发胖。  A: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均衡饮食,合理安排三餐 均衡多样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也是戒烟者在戒烟期间特别要注意的方面。每日应有粮谷类、果蔬类、奶豆和肉蛋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它,可能引起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等多种疾患。同时,硒的摄入与肿瘤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在缺硒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而通过补硒,则可以降低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硒包括有机硒、无机硒两大类,它们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的食物中。通过进食,硒可以进入我们的体内,并在体内进行一系列代谢,发挥各种有利作用。那么,硒是如何起到减少肿瘤发生
古方  原名:菊花饮  出处:《辨证录》(清·陈士铎)  组成:女贞子30克 甘菊花15克 麦门冬15克(如制膏可按比例增加剂量2∶1∶1)  功效:滋养肝肾,清利头目。  主治:心肝肾阴虚,目失濡养,双目涩痛,口干舌红。  改良制法  本方原为水煎剂,水煎代茶饮。但亦可制成膏剂,便于每天服用。  制膏法一,取以上3味药物,分别研为极细末。另在药锅内加适量水煮沸,调入药粉搅匀,再煎沸至呈稠粘状停火
超重或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之一,两者关系可用“难兄难弟”来形容。但是,肥胖的问题却没有引起糖尿病患者足够的重视。  中国人内脏脂肪更易聚集  按照分布范围来说,脂肪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主要堆积在皮肤下方,会形成脂肪窝或脂肪团,用手可以捏得到,皮下脂肪多的人,身体呈“梨形”。内脏脂肪主要堆积在胃、肾脏、心脏和胰腺等主要脏器,撑大了腹腔,内脏脂肪多的人,身体呈“苹果形”。  不仅
做完外科手术,切下的标本需要送病理检查;做完胃镜,活检的胃黏膜标本也要送病理检查。做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验个血当天或隔天就能出报告,病理检查却要等上数天,甚至一个星期才能有结果?听听专家的说法。  做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做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用于判断病变的性质(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还需要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病理报告书相当于病变性质的医学“
作者简介  杨志寅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主编。济宁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行为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慢性病之所以越来越多,并成为国人的主要死因,与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