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每天都在跑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清晨,当朝霞刚刚升起、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时,自然界里大大小小的动物便开始了一天的奔跑。
  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的跑是为了寻找食物与水源;猎豹也开始跑,它们的跑是为了捕捉羚羊。羚羊只得更加快跑,它们的跑除了寻找食物外,还要时时躲避猎豹等猛兽的攻击。马为了跑得更快,在娘肚子里时总是先长腿,所以一生下来腿就比较长。刚刚出生的小羚羊,落地3分钟内就要学会站立,几个小时内就得学会奔跑,不然就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猎豹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可能饿死,羚羊跑不过最快的猎豹往往就意味着永远也不能再跑了。
  角马开始跑,兔开始跑,鹿开始跑,狐开始跑,鬣狗开始跑,狼开始跑。鱼在水里“跑”,鸟在天空“跑”,蚯蚓在地下“跑”,壁虎在墙上跑,蜘蛛在丝上跑。蛇爬着跑,青蛙跳着跑,袋鼠蹦着跑,螃蟹横着跑……它们只有跑,才能生存;谁不跑,谁就得饿肚子。强壮的跑得快的常常繁殖下跑得更强更快的后代,羸弱的跑得慢的往往就成了强的跑得快的的口中美餐。在自然界,跑得快与慢决不是名次和荣誉,而是生存与死亡。
  月亮绕着地球跑,行星伴着恒星跑,地球以每小时10.8万公里的速度围着太阳跑。你看山是不动的,其实它也在“跑”,在随着地球“跑”。每天,地球除了自转“跑”4万公里之外,还要绕着太阳“跑”上259万公里,你就是站着不动,它每分钟也要把你带到1800公里之外的地方。我们所知道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寒暑冷暖、晨曦晚霞、朝日夕阳,其实都是地球“跑”出来的;上弦下弦、阴晴圆缺,其实也是月亮“跑”出来的。地球若停下不“跑”,不但世上再无春夏秋冬,生存环境巨变,还意味着世界的一半永远是酷热的白天,另一半则永远是冰冷的黑夜。
  太阳一天从东“跑”到西?几百年前人类就发现并不是太阳在跑,而是地球自己在跑。太阳真是静止的?科学证明它也在“跑”,它正在以每分钟1.5万公里的速度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跑”,就这么快的速度“跑”一圈也得2.5亿年,可见银河系有多大。银河看似不动,其实它也在“跑”,它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着无垠的宇宙“跑”……我们身处其中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全都在飞速地“跑”,我们一天要跟着“跑”多少?!有时,当你遥望天上的明月时,你也许想不到,仅仅3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将与地球一起跑到38万公里之外的月亮当时所在的那片夜空。
  每天,太阳的光和热还要不停地跨越人步行速度约需3500年的1.5亿公里的征程,不辞辛苦地“跑”到地球上。它们不飞速“跑”来,我们何以沐浴到这温暖的阳光,地球就只能是一个黑暗、冰冷的死球,人类也就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是太阳的光和热“跑”出来的。
  世上“跑”的速度最快的是光,1秒钟能“跑”30万公里。尽管速度如此之快,可我们所感受到的太阳光,却是8分19秒之前的;我们所看到的牛郎星、织女星的容貌,却是17年至26年以前的;我们所望见的猎户星云的光,却是在1500年以前南北朝时代发出来的;我们所观察到的仙女座大星云的光,却是在230万年以前、地球还未诞生人类时就已经发出的,而今天仙女座大星云的光,人们只有等到230万年以后才能看到。
  比地球大几万倍的在跑,是小小针尖几万分之一的也在跑。人体内,血管总长约9.6万公里,可绕地球近两周半。在这么长的血管里,每天,数以十万亿、百万亿计的红细胞、白细胞在跑,约20秒跑一圈,一年就要跑157.68万圈。它们不跑了,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只有死亡,才停滞不“跑”。
  被视为“生命种子”的精子也在跑,数亿个精子中跑得最快的那一个才能孕育出生命,其余几亿个慢一步或慢半步的全都是失败者。正常人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为每秒35微米,不孕症患者的精子平均运动速度为每秒31微米,仅仅只差4微米,即1毫米的250万分之一,便不会有生命出现。生命从源头起就属于跑:跑得最快,才能成功;不跑甚至跑得稍微慢了一丁点儿,便只能失败。
  每天,数不清的细菌在跑、病毒在跑、癌细胞在跑,而数不清的细菌克星白细胞也在跑、抗菌素也在跑,生命科学、医学也在跑。后者跑得快过前者时是健康,前者跑得快过后者时便是疾病或死亡。
  山泉在跑,溪流在跑,小河在跑,黄河、长江在跑,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也在跑……只有“跑”,才能“跑”出奔流不息的生命活力,才能绘出滋养两岸、孕育文明的绚丽长卷。不“跑”,世上就无江河,沸腾生命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大海也在“跑”,潮涨、潮落,潮来、汐往,一排排奔腾的波涛、巨浪,一道道翻滚的银岭、雪山,就是它“跑”的足迹。
  树也在“跑”,奋力向上“跑”,不过你肉眼看不见罢了。昔日的矮小幼苗今天的参天大树,就是它“跑”的记录,“跑”的雕塑。
  每年,从江河湖海及大地蒸发而“跑”上天空的水汽约达5.5万亿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或变成云、霞、虹、霓或变成雨、雪、露、雾重新“跑”回大地。它们若不“跑”了,雨雪何处来,云霞何处有,万物靠何滋润?!
  就连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也在“跑”,不“跑”,世上就不会有风,也就没有春风秋风和风细风微风清风暖风晨风晚风海风山风以至大风飓风。风,其实是空气跑动着的身影。
  电在“跑”,你一按电钮,它立时“跑”进各种大大小小的灯里电器里,给你送来光明与温馨。
  图像在“跑”,地球上这一头刚刚发生的事,地球那一头马上就能十分清晰地看到。
  文字在“跑”,古代一封家信数月难收,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今,手机一按,QQ或电子邮箱一点,万语千言刹时“跑”进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心中。
  声音在“跑”,过去声音只能“跑”上几十、几百米,现在,电话一拨,能瞬间飞越高山大海,“跑”遍全球每一个角落。
  网络在“跑”,以前的世界极其遥远,今天,鼠标轻轻一点,整个世界马上就会“跑”到你的眼前。
  车轮在跑,古时“吱吱呀呀”又重又笨的木头轮子跑一整天的路程,如今一眨眼就被高速车轮“跑”没了……
  从人拉肩扛到牛车,从牛车到马车,从马车到汽车,从汽车到火车,从火车到飞机到火箭到卫星再到宇宙飞船……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跑”的历史,人类的进步其实就是“跑”的速度的进步。一位航天专家说得好,你若想跑得更高更远,有一条最关键,那就是必须跑得更快。
  从爬到跑,从跪到跑,从站到跑,从走到跑,从旁观他人跑到自己跑,从缠着小脚跑到放开大脚跑,从卑躬屈膝跑到挺直腰杆儿跑,从要人拉着拽着拖着跑到自个儿独自跑,从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到甩开他人超过他人跑,从谨小慎微、懦弱懒散地跑到打破常规、一日千里地跑……真正的生命是“跑”的生命,真正的人生是“跑”的人生。
  “跑”不姓懒惰,摒弃懈怠拖沓,不爱空谈幻想,讨厌大话及纸上谈兵。跑一步歇三步不等于跑,跑一半就躺倒等于跑过的那一半也白跑,没目标无方向地跑是瞎跑,在他人屁股后面跑不是自己的跑,逃跑是胆怯是耻辱是跑的背叛,只在纸上跑图上跑嘴皮上跑幻梦中跑等于没跑。你的实实在在的足迹,才是你对“跑”的最好诠释,其余一切都只能是零。
  有时,你跑慢一步,也许就会慢十步;你跑差一步,也许就会差百步;你跑反一步,也许就会反一千步;你跑错一步,也许就会错一万步。在激烈竞争的赛场上,常常是:他只比你跑快一步,他就是万人欢呼的成功者;你只比他跑慢一步,你就有可能被无情地淘汰。
  有时,你不仅要同他人跑,还要同自己跑:今天的你要“跑”过昨天的你,新的你要“跑”过旧的你,内在的你要“跑”过外表的你,行动上的你要“跑”过语言上的你……自己若不时时“跑”过自己,别人不甩掉你自己也会甩掉自己。
  秒针在跑,分针在跑,时针在跑。人要吃饭、娱乐、睡觉、生病,可时间却不需要吃饭、娱乐、睡觉、生病,在你吃饭、娱乐、睡觉、生病的时候,时间却仍在不停地跑。人的一生说白了不过才20多亿秒,生命天天都在1秒不停地跑。你不跑,你让它等你,它会等你么?就在你发愣之时,它又跑过去了许多秒……你不跑行吗?
  牛比虫跑得快,马比牛跑得快,汽车比马跑得快,火车比汽车跑得快,飞机比火车跑得快,火箭比飞机跑得快,网络比火箭跑得快,时间比网络跑得快,而知识又比时间跑得快……
  心中跑得快,脚下才能跑得快;心中懒得跑,双脚想跑也跑不起来。这次跑得慢不等于下次跑得慢,今天落后不等于永远都落后,只要你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地跑。有的人虽然倒下了,但他的思想、智慧、精神还在“跑”;有的人并未倒下,却不愿再跑了,那是真正的落后。一个跑得快但不想跑的人远不如一个跑得慢但坚持跑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谁跑得快,谁就聪明、先进,谁不跑,谁就愚昧、落后;谁跑得快,谁就富裕、强大,谁不跑,谁就贫穷、弱小;谁跑得快,谁就有望成功,谁不跑,谁就一定失败;谁跑得快,谁就能打得赢,谁不跑,谁就只好等着挨打……
  纵观人类发展史,机器肯定跑得过手工,电脑肯定跑得过算盘,枪炮肯定跑得过长矛,导弹肯定跑得过弓箭,开放肯定跑得过闭塞,变革肯定跑得过僵化,文明肯定跑得过落后,科学肯定跑得过愚昧,聪明肯定跑得过痴呆,前进肯定跑得过倒退,年轻肯定跑得过老朽,新的肯定跑得过旧的,跑肯定跑得过不跑。
  有时,你落后,并不是因为你不跑,实际上你也在跑,而且每天都在跑,只是别人比你跑的步伐更大、跑的劲头更足、跑的速度更快、跑的时间更久所以你还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成了落后。跑,虽然又苦又累;但不跑,只会更苦更累。
  你不跑,他在跑;你少跑,他多跑;你短跑,他长跑;你慢跑,他快跑;你小步跑,他大步跑;你有气无力地跑,他快马加鞭地跑;你一曝十寒地跑,他持之以恒地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越来越大的差距其实就是这样被拉开的。
  世界每天都在跑,世界原本就是一個“跑”的世界。跑得快的常常挤垮跑得慢的以至跑得更快,跑得慢的常常要被跑得快的“吃”掉以至连“慢”也没有了……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那晚,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我在路灯下看了看表,23时30分。那一刻,我十分懊恼。因为,209路公交的末班车刚走。这里是城市的远郊,几乎没有出租车经过。  寒风中,我呼着热气,一脸沮丧地朝前走。我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仿佛是生命的尽头。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天哪,209路车还停在站牌下!”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欣喜若狂地冲了上去。上车后,司机礼貌地问我:“先生,你要去哪里?”我敷衍地说:“终点站。
岁末盘点,看到许多朋友因为硕果累累而喜气洋洋,我也深受感染,不过,若论事功,在别人是加法,在我却是减法。  早在2003年快结束的时候,我就抱定决心,要在新的一年里,激流勇退,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  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正当我快刀斩乱麻,割断与事务世界一切联系之时,一个朋友突然来到西安,不由分说就把我的行李搬到他的车上,离开八百里秦川,直驱郑州,黄昏时分住进中州宾馆。
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认为“在某些方面,读一部长篇小说与读莎士比亚或读一首抒情诗不应有太大差别。最重要的是你是谁——既然你无法让自己不阅读”。“你是谁”可能是一个无法让自己不阅读的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阅读至少给出一个通往自己的可能。他接着说,“由于我们大多数人还怀着一些明确的期待,因此在阅读长篇小说时会出现一种差别,我们想在小说中遇见如果不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自己,也是某种可辨识的社会现
前言:  包士娟老师应笔者的要求提供了这篇文章,笔者事先提醒了包老师,这是一个教学APP的专栏,所以希望她提供的文章主要讲这方面的内容,但包老师文章来了,笔者通读一遍,却没有看到教学APP的介绍,也没有看到关于应用的各种心得,再仔细看了一回,笔者又不禁钦佩,其实整篇文章中都是教学APP的影子。包老师的整个课程的进程都是在在线的论坛环境下进行的,她一如既往地还在继续用她习惯的CCtalk做直播,设计
把自己摆在最低位置  才赢得了百川的光顾    贮满了小溪苦涩的泪水  才那般深沉与浩瀚    倘若没有千竿深度  哪会有如山的浪头      留住了时间的馈赠  所以生命永远年轻      大海啊!如果没有你  那一条条溪流魂归何处      大海自有咆哮的生命  不会永远宁静  有大海,就有涛声  爱大海,才不怕风浪   (編辑子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与实践。翻转课堂颠覆传统的教学结构,将“知识传输”的过程放到课外,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内。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知识,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等配套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实现一对一的学习。课上,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成果展示,进行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谭国良从事过很多职业,但都难以长久地干下去。后来他想了很多个晚上,最后决定自己当老板。  可究竟从事什么行业赚钱,他心里并没有底,而且,自己当老板,他也是第一次。后来朋友们看他实在不懂,就帮他出主意想门道,最后大家一致将目标锁定在摄影店上。一是这个行业利润空间大,二是谭国良这人有点木,如果是搞摄影,没准人家还以为他是艺术家。要是别的行业,大家看到他的呆样子,一定会走得远远的。  虽说大家帮他想好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字字珠玑的古诗恰似那片片鲜艳的红色杏花,美丽而值得欣赏,然而诗歌蕴含的种种意境、情感、韵味相对来说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却用多媒体手段在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方面别具优势,能短时高效创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气氛,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品读的兴趣,帮助学生融入诗歌的境界,感受到古诗词那红杏枝头喧闹的春意。    背景铺垫,曲径通幽    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
从2018年初(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公布,到广东省教育厅确定的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从高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的这段时间里,为了科学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笔者所在市围绕新课标与新教材所开展的培训、研讨等形式的活动密锣紧鼓地进行,除了邀请专家学者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一线教师解读外,还有一线教师小范围内的对新教材的實验式教学。在研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针对信息技术
我的初中同学每隔五年定期聚会一次。在我们二十岁的那次聚会中,朋友感叹地说:“如果能够再过一次十五岁,我一定会好好用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在二十五岁那年的聚会时,朋友对着众同学感叹:“如果能够重回二十岁,我一定会好好用功,考上一所好大学。”  在三十岁那年的聚会,朋友又感叹:“如果二十五岁能够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认真。”  在三十五岁聚会时,朋友对着大蛋糕感叹:“如果我有小叮当的时光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