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动物特性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听说过植物也有记忆能力?你是否知道植物也有神经和脉搏?你是否听说过植物也有血型?乍一听,你肯定不信。然而,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某些植物确实会表现出一些有趣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现象在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怎样对这些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呢?
  
  植物的记忆力
  
  我们都知道动物有记忆能力。但就在不久前。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一项有趣的实验,验证某些植物是否有记忆功能。结果,他们惊奇地发现有些植物的确像动物一样有记忆能力。
  这项实验是由法国科学家设计进行的。他们选择了一种名叫三叶鬼针草的植物来做实验。当幼小的三叶鬼针草刚刚发芽的时候,总共只有两片很嫩很相似的子叶。一开始。科学家们故意用几根长针来扎破靠近左边的子叶,目的是破坏两片子叶之间的对称性。5分钟之后,他们又用锋利的刀片同时把左右两片子叶全切掉。然后把光秃秃的植株放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以便它们能很快地长出新叶。大约过了5天,科学家发现了十分有趣的现象:曾经受到针刺的一边萌发的幼叶,生长速度完全比不上没有受到针刺的一边,并且叶子的颜色也大不一样。该实验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依然能“记得”人们曾经对它的破坏性损害,没有“忘记”曾经给它带来的痛苦。
  后来,科学家们为了进一步验证植物是否真的有记忆能力,又进行了更多、更为仔细的实验,结果完全一样。他们同时还发现。植物的记忆能力能保持13天左右。
  植物没有大脑,也没有中枢神经,怎么会有记忆能力呢?科学家解释说,植物的记忆能力可能是依靠离子渗透补充实现的。但这仅仅是猜测而已。
  
  植物的脉搏
  
  科学家们在研究树木增粗时惊讶地发现,树干也有着自己的“脉搏”跳动,而且这种跳动还有明显的规律性。每当太阳刚要升起的时候,植物的树干就开始收缩,而且一直延续到太阳落下。到了夜间,树干就会反过来开始膨胀。年复一年,植物的这种收缩、膨胀一直不会间断,就像人的脉搏一样,而且每一次膨胀总是略大于收缩,于是,树干就会增粗长大。
  但遇到下雨天,树干总是不分昼夜地持续增粗,而不会收缩。这也许是植物与动物脉搏最明显的区别之处。植物学家认为,植物“脉搏”是由植物体内水分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植物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从叶面蒸腾水分。如果吸收和蒸腾的一样多,树干的粗细就不会发生变化了。如果吸收大于蒸腾,树干就会变粗;反之,树干就会收缩。
  以上的解释看似十分合理。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有典型的“脉搏”现象,这就使得植物学家困惑:难道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植物的“脉搏”?
  
  植物的血型
  
  我们都知道,人类有不同的血型,然而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体内也存在类似的“血型”。
  最早发现植物血型的是一位日本的法医。他在对死者的血型进行化验时,突发奇想,对死者枕头里的荞麦皮顺便也进行了化验,结果他惊奇地发现,荞麦居然也有与人相似的血型——AB型,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充满好奇的法医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到野外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集了60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对它们进行了归类。
  然而,这里所说的植物的“血”,与人体中的血液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是指植物体内的汁液。但是,科学家们发现,植物汁液中的各种糖蛋白成分(血型植物),与人体内的血液十分相近。
  植物学家最感兴趣的是,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究竟起何作用?这个问题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德育工作者经常用到的四种教育方法。我在长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也经常用到它们,并深得其益。可是,我作为一名长期兼任着两个班语文教学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渐渐发现这四种德育工作方法与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指导存在着相通之处,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我的作文指导课中尝试着去运用它们。不久,果然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下面我就这四种借鉴过来的作文指导方法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请
题目设计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