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局部解剖学特点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f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局部解剖学特点,旨在为CME提供外科实用解剖学证据。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由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成年尸体标本20具。临床手术图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尸体标本采用系膜灌注后行模拟CME的局部解剖。观察指标:(1)模拟CME中观察间位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和壁层完整性。(2)系膜灌注溶液凝固后观察右半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屏障作用。(3)右半结肠系膜根部血管分布和变异情况。

结果

(1)模拟CME中观察间位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和壁层完整性:间位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壁层及十二指肠前筋膜完整,并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后方的肠系膜上动脉。输尿管和生殖血管被肾筋膜覆盖,膜结构完整。20具尸体标本模拟CME完整切除标本与临床患者CME手术标本对照,均符合CME要求。(2)系膜灌注溶液凝固后观察右半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屏障作用:右半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脏层结构完整,灌注溶液无渗出,且融合筋膜壁层结构保持完整,右侧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均被肾筋膜完整覆盖。右半结肠系膜浆膜面保持完整,灌注溶液无渗出。(3)右半结肠系膜根部血管分布和变异情况:右半结肠主要血管系统为肠系膜上血管,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主要分支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右支、中结肠动脉左支、回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胃结肠干。胃结肠干和右结肠动脉主干变异多见。

结论

间位结肠系膜后叶融合筋膜可分离出完整脏层筋膜,为遵循CME原则的右半结肠癌手术安全性和根治性提供了解剖学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鉴别晚期胃癌组织中潜在的基因突变,从而指导晚期胃癌患者靶向用药。方法选择2016年8月10日至2017年4月23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晚期胃癌患者31例,收集胃癌组织标本。对508个肿瘤相关基因的7 708个外显子以及19个常见重排基因的78个内含子进行碱基替换、缺失,拷贝数的改变和基因融合的检测。平均测序深度为470×。结果所有患者标本中均检测到体细胞突变。其中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放疗敏感性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并完成根治性放疗的90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L1表达情况。结果PD-L1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56.7%(51/9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由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解剖位置特殊,其生长方式具有纵向浸润和横向侵犯的特点,单纯手术切除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还要充分考虑肿瘤的生物学性状。精准医学利用医学前沿技术和蛋白质组、基因组等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可能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模式。肝门部胆管癌基因突变率较高,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KRAS和TP53,其他突变率较高的基因还有CDKN2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