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牙周基础治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并未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给予定期牙周维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礎治疗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可以让患者的年缺失牙率、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保证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得以保持,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牙周维护治疗 保持 牙周治疗 长期疗效 作用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因为牙菌斑微生物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形成牙周袋、附着丧失以及牙槽骨吸收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现阶段牙周基础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主要方式[1]。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不但能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能能保持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2]。我院对牙周基础治疗患者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牙周基础治疗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都为慢性牙周炎,并经过临床诊断。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40.3±1.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2.5±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具体的牙周维护治疗如下:
对患者初诊和复诊是的缺失牙具体数量进行检查;采用标准手用牙周探针(尖端直径0.5mm,刻度为1mm)对患者牙周袋深度进行探测。牙周袋深度的判断标准为:0-3mm之间为浅牙周袋,3-6mm为中牙周袋,超过6mm为深牙周袋。对患者初诊和复诊时的牙龈出血指数进行详细记录。采用标准手用牙周探针(尖端直径0.5mm,刻度为1mm)对患者牙周附着水平进行探测。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牙周炎是临床牙周疾病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菌斑聚集导致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炎症,临床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部分患者在临床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后,自身的维护概念就会慢慢淡薄,放松对菌斑的控制,这种情况就会让疾病复发的几率增加[3]。临床研究发现,牙周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其临床疗效就不能保持长期有效,不管短期内的治疗效果好不好,都会出现复发的几率。所以牙周维护治疗会对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产生直接影响。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给予定期的复诊和复查,这样才能让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得到保持[4]。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没有给予牙周维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要清楚牙周维护治疗的作用,并加以重视,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可以让患者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得到有效缓解,让患者牙周组织能保持长期稳定[5]。临床医生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患者和医生要保持长期联系,这样才能让患者的长期疗效得到有效保证。
总之,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可以让患者的年缺失牙率、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保证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得以保持,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勇,栾庆先.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1:29-33.
[2]兰绿生.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24:5158-5159.
[3]雷桂芳.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17:61.
[4]王俊昌.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571-572.
[5]邓卫国,王天鹏.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9:1470-1471.
【关键词】 牙周维护治疗 保持 牙周治疗 长期疗效 作用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因为牙菌斑微生物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形成牙周袋、附着丧失以及牙槽骨吸收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现阶段牙周基础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主要方式[1]。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不但能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能能保持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2]。我院对牙周基础治疗患者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牙周基础治疗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都为慢性牙周炎,并经过临床诊断。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40.3±1.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2.5±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具体的牙周维护治疗如下:
对患者初诊和复诊是的缺失牙具体数量进行检查;采用标准手用牙周探针(尖端直径0.5mm,刻度为1mm)对患者牙周袋深度进行探测。牙周袋深度的判断标准为:0-3mm之间为浅牙周袋,3-6mm为中牙周袋,超过6mm为深牙周袋。对患者初诊和复诊时的牙龈出血指数进行详细记录。采用标准手用牙周探针(尖端直径0.5mm,刻度为1mm)对患者牙周附着水平进行探测。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牙周炎是临床牙周疾病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菌斑聚集导致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炎症,临床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部分患者在临床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后,自身的维护概念就会慢慢淡薄,放松对菌斑的控制,这种情况就会让疾病复发的几率增加[3]。临床研究发现,牙周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其临床疗效就不能保持长期有效,不管短期内的治疗效果好不好,都会出现复发的几率。所以牙周维护治疗会对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产生直接影响。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给予定期的复诊和复查,这样才能让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得到保持[4]。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没有给予牙周维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要清楚牙周维护治疗的作用,并加以重视,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可以让患者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得到有效缓解,让患者牙周组织能保持长期稳定[5]。临床医生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患者和医生要保持长期联系,这样才能让患者的长期疗效得到有效保证。
总之,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定期的牙周维护治疗,可以让患者的年缺失牙率、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保证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得以保持,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勇,栾庆先.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1:29-33.
[2]兰绿生.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24:5158-5159.
[3]雷桂芳.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17:61.
[4]王俊昌.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571-572.
[5]邓卫国,王天鹏.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9:147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