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33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建应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
  【关键词】行动为导向;高职;创新
  
  1 .引言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也会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上。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
  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构建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课程的理念、原则和策略,重点应体现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2.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是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入,只是“主持人”的角色。项目的完成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为能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传统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程内容需要重组和设计。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开发设计等。
  2.1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应以社会职业岗位为基点,以工作过程为纽带,将职业群中有关岗位以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而形成一个整体。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也会影响到其后的教材开发。
  2.2课程标准设计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检查、签订的质量评价标准,它应是教学大纲的代替。用课程标准替代教学 大纲,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课程标准的设计还要与职业标准相结合。
  2.3课程开发设计
  课程开发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细化,它解决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中要以职业活动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思想。其步骤可包括如下方面:
  1、通过对该行业的深入调查,确定职业典型的工作过程;
  2、确定相应职业群实际的工作任务;
  3、将职业群中实际的工作任务归并为适于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4、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
  
  3.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
  
  3.1思想观念的创新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观念的束缚,要充分认识到“行动导向”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积极意义,并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围绕“行动导向”下功夫。
  3.2教学形式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界线,两者相互整合,共同体现在工作过程的学习中。
  3.3教学管理创新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为适应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学管理上必须创新,表现为管理手段上有所创新、考核方式有所创新。在管理手段上,特别是教务处对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在宏观上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也必须突破原有学科体系下的管理方法,不能单纯地去看某些静态指标是否完成,更不能用一些条条框框去评价改革的成效。
  3.4评价体系创新
  高职现行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这显然无法适应“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实施。因而,评价体系不能再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中心,而应该构建一个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以引导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重要内容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上应灵活多样,必须充分考虑专业体系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
  
  4.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组织与实现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现代教学传媒的新课堂,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都要充分体现以行动为导向的意义。
  4.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堂教学目标,驱动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课堂教学应每次(堂)课有其自身的主题,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其共同目标是以动态的教学实例 (体) 为主线,过程为取向,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极目标。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时,一定要有足够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的载体,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传统的课堂学习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应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主持人,学生为主体。实行新的“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自学自悟、多向思维、合作探究、注重实践和应用为特征,知识学习过程由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从单纯的掌握知识变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并重。
  认准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正确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前提。教师应站在这一角度透视教育教学,将“相互依存”、“协同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等“教学一线贯穿”理念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群体间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方位的调动。
  4.3重视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个人的教学艺术
   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教学情境的设置,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方式,例如变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摆放为环形或活动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理愉悦和刺激,消除惯性的“上课疲劳”。其次,要营造心理空间。教师在心理上要对每个学生抱有美好的期望,鼓励多于批评,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师生交往中多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感受。
  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体现行动为导向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将专业性强的知识以生活中类比性强的实例对照,再以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描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教学艺术要在生活中去发现,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上也要以行动为导向作为思想。
  4.4拥有真实或接近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场所的设立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从事职业活动实践,这就对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正是从理性的视角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发展的关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整套有利于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体制和机制,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2]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1).
  [3] 孙玉国. 创建高职教育的和谐生态课堂[J]. 教育教学研究,2006,(6).
  [4]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营养治疗及护理与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关系,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方法:将50例患者中能够接受营养治疗并准确执行者分为
【摘要】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服装行业的国际化竞争也日趋明显,服装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结合企业人才发展策略,面向市场,着力培养服装专业“订单式”人才,
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与血管内皮功能刘庆军1王志华1综述臧益民2审校(1解放军第91医院心内科兖州2720002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关键词精氨酸;一氧化氮;血管;内皮;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四种西方激励理论为指导思想讨论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作用,如何使学习者具备更多的学习热情、动力和效果;同时,本文也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在西方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在心理层面和人文层面更多地提高教学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激励理论;英语教学;策略作用    激励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力量,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迈进。不论是中国古
本文简要介绍了引进的铜铝接头闪光对焊机的焊接原理、焊接工艺、工艺试验及意大利T8/P 铜铝焊机的性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正> 一、方剂来源:咯血症临床比较常见,一般书本介绍的治法方药很不少,但疗效确实的则很难得。名老中医董平所著《中医脏腑系统内科学》第一分册,肺与大肠病的咯血部分,不但
期刊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事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