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学音乐课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的思考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119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而法律素质的提高不是自觉自发的行为,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法治观念。推动人人学法守法用法,正在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学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战略任务。音乐作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价值观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基层中学音乐教师,笔者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学校以及班主任做好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
  本文以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法治宣传教育方法为研究内容,并不断实践探索,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中学音乐课堂法治宣传教育的现状
  笔者在基层中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上已有8年多时间,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前中学音乐课堂法治宣传教育存在以下“三缺”现象。
  1.缺少法治教育思想引领
  现行中学音乐教材涉及的都是音乐专业方面的内容,对法治教育基本一字未提,既缺少对法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也没有法治教育元素的渗透,甚至连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歌曲学唱内容都没有。
  2.缺乏法治教育专业课时
  音乐教育与法治教育有相互融通之处。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中基本没有关于法治教育的歌曲,不是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就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长江之歌》;不是俄国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就是德国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还有秘鲁民间乐曲《告别》等名歌、名曲,而涉及法治教育的名歌曲是少之又少。
  3.缺失法治教育督查机制
  由于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几乎看不到法治教育的影子,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法治教育的督查工作就更是“纸上谈兵”了。谈到法治教育,大家都认为这不应该是学校负责的事,而是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如果非要学校承担,也应该是班主任或政治教师的事,与音乐教师无关。因此,将法治教育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成了“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意接手。
  二、加强中学音乐课堂法治宣传教育的对策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学阶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时代赋予中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1.唱好法治教育歌曲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唱好《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人民警察之歌》《人民法官之歌》《检察官之歌》《七子之歌》《律师之歌》《成长在法治的阳光下》《法治的春天》《普法儿童团之歌》《红绿灯》《今天上课不一样》《红色法制 绿色课堂》《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先锋》等相关法治歌曲,还要唱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经典老歌。在教学生学唱这些法治教育歌曲时,还要引入生活中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法治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
  2.开展法治主题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法治歌曲大奖赛,配合语文教师开展法治教育征文比赛、配合班主任开展校园法治故事征集活动,以及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法治宣传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家庭、走进商场等“五走进”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治教育。
  3.把握法治教育重点环节
  在每周学校组织升国旗这一庄严仪式时,引导学生在唱好国歌的同时,也要学唱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八荣八耻歌》等有关法治教育的歌曲,做到每周必唱国歌和有关诚信、法治教育的歌曲。与此同时,在音乐课堂上也要把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做到逢课必提、逢课必唱、逢课必说,让法治教育真正走进中学音乐课堂。
  4.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音乐教师要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如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青年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服务队等公益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如走出校园为福利院、敬老院以及麻风村老人、農村空巢老人送去独唱、舞蹈、小品、情景剧、相声等与法治宣传教育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5.教师注重以身作则
  抓好中学生法治教育,音乐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三、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中学音乐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1.唱好大合唱
  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固然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师协调好工作上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用活好载体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是实施法治宣传教育最切实有效的场所。结合学科教学实施法治教育,让音乐学科作为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把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和法治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使法治教育最大范围地覆盖,从而促进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画好“五线谱”
  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治教育为中心,在音乐教学中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内容,画好强化宣传、示范带动、相互渗透、注重平时、抓好督查这条“五线谱”,并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把法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以法治校的良好环境,教育学生以法治为本、以法治为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守法中国人。
其他文献
本报讯 近日,徐州市电化教育馆、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在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举办徐州市城乡学校网上结伴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参与结伴的直属初中学校负责人、学科骨干教师现场参与了活动。活动同时开通网络直播,相关县(市)区结伴工作负责人、结伴初中学校负责人、学科骨干教师线上同步参与活动。  活动在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李虓老师执教的英语结伴课中拉开序幕,两地学生线上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互动。
期刊
本报讯 近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举办。  本次比赛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及科技辅导员,分为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意、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画、科学影像、辅导员创新成果六个项目,共收到全区16所中小学校的420余件作品,其中科技创新成果114件,科技实践活动89项,科幻画144幅,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59份,科学影像15件,充分展示了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期刊
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自觉性不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欠缺,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氛围和节奏。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策略,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应该和学生进行更细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改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
期刊
学科:小学美术 教材版本:苏少201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杨思思 学校: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五官的特点,并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学会通过夸张、变形等方法感受五官的趣味。教师设置欣赏及表现环节,使学生感受运用黏土制作五官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感受生活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总结出五官的特点;运用黏
期刊
学科:小学音乐   教材版本:苏少2011课标版(简谱)二年级上册主讲教师:张莉莉   学校:淮安市實验小学  教学目标:《过新年》是第三册(上)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学生通过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期刊
自信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主阵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重塑自信,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一、转变观念,大胆放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舍不得放手,过分干预,越俎代庖,造成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他们被动学习、懒
期刊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根据泰安市泰山区教体局要求,泰安市泰山区岱庙办事处南关学校(以下简称南关学校)和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栗林小学(以下简称栗林小学)成为城乡结对學校,通过实施远程互动课堂,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从而推动结对学校的共同发展。  结对学校概况  南关学校地处泰安老城区,始建于1948年,共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名,在职教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优秀、朴实的教育哲理。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关注学生主体性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迪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允许他人质疑,学生只是
期刊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小学德育教师,我感到,在此特殊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下面,谈谈疫情之下我实施德育教育的几条新路径和些许感受。  一、密切监控,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徑  我们要利用好学校这个德育“主阵地”,充分挖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少先队活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等内
期刊
教育者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也就是和谐发展。在我看来,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即为和谐的教育。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要求:发自内心地爱学生。这样的爱不应是止于表面的爱,而应是严慈相济的。  一、足够耐心,事半功倍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小吕。他刚入学的时候,上课总是喜欢做小动作,而我那会儿第一次教一年级,对他就像对待高年级学生那样,只是一味地批评与斥责,再加上汉语拼音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