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消防执法工作实际,按照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树立执法形象等三方面,阐述如何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213-01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消防执法工作必须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重点解决消防执法中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推进阳光执法,抓住消防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工作流程,逐步打造规范化执法环境。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1坚持隐患必除,开展集中整治,加大执法力度
1)开展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针对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点和要求,本着“提前介入、抓好预防、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原则,组织开展区域性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通过区域间交叉执法,建立火灾隐患异地督改机制,确保从源头上查处各类火灾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腐败问题的产生。
2)建立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警力部署、休息补助、工作纪律等保障机制,开展周期性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例如采取“1+1”(即一天针对一类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夜查)、“二二制”错时检查(即机关抽调二分之一的干部到基层督导夜查,二分之一的干部深入市直单位开展夜查)模式等,科学安排相应的警力上班、上岗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把有限的警力部署到火灾高发时段、高发场所和高发部位,部署到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提高了社会单位的“见警率”,提升了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
2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执法考评,提高执法质量
1)完善执法主体责任机制。结合当地执法实际,建立“管理、审核、经办”三级执法责任制。通过消防支队年初与基层大队主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的方法,将消防执法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基层单位主官的监督管理责任;对执法程序实行“联审联责”制,规定法制员对证据的充分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办案程序的合法性负责,大队主官对立案的适当性和处理决定的正确性负责;实行办案分组和主办人责任制,将所有执法单位办案人员进行合理分组,每一个执法事项实施主办人责任制,承担执法责任。通过落实三级责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责任制,确保了执法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2)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在考评依据上,建立完善各类执法考评规章制度。在考评手段上,实行案件个体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以案件个体考评为依据,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行政案件质量评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年执法质量考评。在考评结果的运用上,实行与单位评先、主官和经办人的晋职晋级挂钩,凡是考评居后的单位不得评先,主官不得评优;对存在执法过错的经办人取消评先资格,并视情延缓晋职晋级。
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畅通信访、举报等社会群众监督渠道,落实社会特邀监督员制度,尤其针对可能引发群众利益纠纷的重大火灾隐患认定、重大火灾事故处理等,探索性地引入律师法律援助机制,聘请律师对执法过程进行执法监督。制定了法官评议消防行政案件制度,定期邀请法官对疑难案件进行评议,及时梳理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案件的办理水平。
3坚持便民利民,推行警务公开,树立执法形象
1)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设立消防监督回访卡、征求意见箱、设立网上信箱及走访调查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征求群众对消防执法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在执法服务过程中,坚持“谁接待、谁答复、谁服务”的原则,对业务受理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业务受理到审核、验收实行专人负责,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改进便民、利民服务举措。
2)服务质量绩效化,服务制度透明化。为全面提高消防服务质量,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针对一年365天,建立“365”消防服务机制,并制定“365”消防服务量化考评制度和“365”消防服务品牌绩效考评办法,对消防监督人员每月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切实提高了监督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自律意识。通过内部警务公开栏和社会新闻媒介、互联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办事事宜,在烟台广播电台开办了“行风热线”专栏,让消防走进百姓,让百姓参与消防,有效的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
3)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对社会推出承诺服务,公布“365”消防服务指南,明确各类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在节假日和休息日,实行领导带班制和轮流值班制,为急于办理消防业务手续的群众开绿灯,实现了消防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的目标。
4)推行消防预约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全力打造“亲民、便民、利民、为民”服务平台,在“365”全天候、全时段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开展“365”消防预约服务,即申请人可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方式,提前与“365”消防服务中心事先约定办理业务的具体时间,应约人员将在约定时间为其提供相应的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对外公布了投诉电话,对预约服务不满意的,可拨打投诉电话进行投诉,确保预约服务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213-01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消防执法工作必须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重点解决消防执法中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推进阳光执法,抓住消防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工作流程,逐步打造规范化执法环境。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1坚持隐患必除,开展集中整治,加大执法力度
1)开展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针对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点和要求,本着“提前介入、抓好预防、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原则,组织开展区域性换位监督、交叉执法活动,通过区域间交叉执法,建立火灾隐患异地督改机制,确保从源头上查处各类火灾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腐败问题的产生。
2)建立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警力部署、休息补助、工作纪律等保障机制,开展周期性消防安全错时检查工作,例如采取“1+1”(即一天针对一类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夜查)、“二二制”错时检查(即机关抽调二分之一的干部到基层督导夜查,二分之一的干部深入市直单位开展夜查)模式等,科学安排相应的警力上班、上岗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把有限的警力部署到火灾高发时段、高发场所和高发部位,部署到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提高了社会单位的“见警率”,提升了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
2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执法考评,提高执法质量
1)完善执法主体责任机制。结合当地执法实际,建立“管理、审核、经办”三级执法责任制。通过消防支队年初与基层大队主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的方法,将消防执法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基层单位主官的监督管理责任;对执法程序实行“联审联责”制,规定法制员对证据的充分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办案程序的合法性负责,大队主官对立案的适当性和处理决定的正确性负责;实行办案分组和主办人责任制,将所有执法单位办案人员进行合理分组,每一个执法事项实施主办人责任制,承担执法责任。通过落实三级责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责任制,确保了执法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2)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在考评依据上,建立完善各类执法考评规章制度。在考评手段上,实行案件个体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以案件个体考评为依据,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行政案件质量评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年执法质量考评。在考评结果的运用上,实行与单位评先、主官和经办人的晋职晋级挂钩,凡是考评居后的单位不得评先,主官不得评优;对存在执法过错的经办人取消评先资格,并视情延缓晋职晋级。
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畅通信访、举报等社会群众监督渠道,落实社会特邀监督员制度,尤其针对可能引发群众利益纠纷的重大火灾隐患认定、重大火灾事故处理等,探索性地引入律师法律援助机制,聘请律师对执法过程进行执法监督。制定了法官评议消防行政案件制度,定期邀请法官对疑难案件进行评议,及时梳理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案件的办理水平。
3坚持便民利民,推行警务公开,树立执法形象
1)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设立消防监督回访卡、征求意见箱、设立网上信箱及走访调查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征求群众对消防执法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在执法服务过程中,坚持“谁接待、谁答复、谁服务”的原则,对业务受理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业务受理到审核、验收实行专人负责,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改进便民、利民服务举措。
2)服务质量绩效化,服务制度透明化。为全面提高消防服务质量,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针对一年365天,建立“365”消防服务机制,并制定“365”消防服务量化考评制度和“365”消防服务品牌绩效考评办法,对消防监督人员每月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切实提高了监督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自律意识。通过内部警务公开栏和社会新闻媒介、互联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办事事宜,在烟台广播电台开办了“行风热线”专栏,让消防走进百姓,让百姓参与消防,有效的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
3)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对社会推出承诺服务,公布“365”消防服务指南,明确各类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在节假日和休息日,实行领导带班制和轮流值班制,为急于办理消防业务手续的群众开绿灯,实现了消防事项“零积压”,服务承诺全兑现的目标。
4)推行消防预约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全力打造“亲民、便民、利民、为民”服务平台,在“365”全天候、全时段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开展“365”消防预约服务,即申请人可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方式,提前与“365”消防服务中心事先约定办理业务的具体时间,应约人员将在约定时间为其提供相应的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对外公布了投诉电话,对预约服务不满意的,可拨打投诉电话进行投诉,确保预约服务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