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学习知识的殿堂。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背景与目的,针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创新优化措施,使图书馆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
1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师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汲取知识的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一直被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被人们喻为知识的天堂,象牙塔,大学的图书馆更是被人们称为藏金阁。一个好的图书馆,自然会吸引大学生在里面学习,使大学生把课余时间都泡在里面的“发掘金子”。当今社会,新的知识、信息,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通过书刊资料来进行的。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握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利条件等有关文献资料,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作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就是要对图书馆原有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淘汰不合适的制度,制定新的规章。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图书馆要以自身的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高校图书馆要更好的生存就一定要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图书馆管理创新,不仅是图书馆事业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必备的基础建设之一,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改革创新,还是显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并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正常学习。
2.1 图书馆的馆藏过于老旧 一个图书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馆藏的多少和质量。而在许多高校的图书馆中,躺在书架上的尽是些已经被淘汰的理论指导书籍,或是已经过时了的新闻。这样的图书馆怎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又怎么能从图书馆里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前人的科技成果图书馆里肯定还是要有的,只是比例要合适,我们还是要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新的思维,再辅以最新的理论指导,才能获得新的科技成果。
2.2 图书馆管理人员不到位 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所以,要重视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而现实中,许多图书馆的馆员只是负责着清理图书馆卫生,登记借书还书的工作,没有对读者用户提供有利的帮助,可以说,馆员和用户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这样,馆员不知道读者的需求,也就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当然不能提高图书馆以及馆员的服务质量。
2.3 管理制度上的欠缺 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的享受各种服务。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要多想读者之所想,多为读者提供方便。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我举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图书馆的占座位问题。占座位现象一直以来都出现在各个图书馆里,很多同学抱怨去晚了一点就没有位置了,不能享受到图书馆承诺的人人平等的服务了。这就是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了,没有对占位置现象进行合理的规定,从而导致自己服务上的不周到。
2.4 服务方式上应有创新 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方式是借阅单一的纸质书,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材料的方便程度大大比不上电子材料。所以,在服务方式上面,可以增加电子阅览室等服务,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通过对其管理运行体制进行管理创新才能使其不被社会淘汰。
3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优化
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运行体制进行创新。
3.1 提高对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的重视 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更新图书馆的馆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的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的转变。除在传统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等服务之外,还应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询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服务,还可以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比如建一个电子阅览室,方便读者了解新闻时事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图书馆基础的业务,要先打好基础,才能继续建设上层建筑。
3.2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 不断加强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的培养,适应现代化图书馆所需。馆员要多和读者互动,了解读者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馆员还要对馆藏十分了解,这样才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要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短期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3.3 完善管理制度 明确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馆员严格实施操作。把以读者为本,让读者平等的享受图书馆的理念真正的贯彻到读者的身上。
3.4 创新服务方式 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以外,可以增加网上阅览室之类的服务。网上阅览室提供查询书籍信息,阅览典籍等服务。这样,学生在寝室就可以享受的到图书馆的服务,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资源。
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保证。随着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任重道远。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只有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保证图书馆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紧跟历史的潮流,顺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更好的存活下去,就要多进行改革创新,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才行。这样,一边剖析自身的问题,一边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更有活力,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学泉.《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2001年第6期.
[2]魏建功.《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期.
[3]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图书馆杂志,2003,(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
1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师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汲取知识的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一直被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被人们喻为知识的天堂,象牙塔,大学的图书馆更是被人们称为藏金阁。一个好的图书馆,自然会吸引大学生在里面学习,使大学生把课余时间都泡在里面的“发掘金子”。当今社会,新的知识、信息,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通过书刊资料来进行的。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握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利条件等有关文献资料,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作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就是要对图书馆原有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淘汰不合适的制度,制定新的规章。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图书馆要以自身的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高校图书馆要更好的生存就一定要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图书馆管理创新,不仅是图书馆事业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必备的基础建设之一,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改革创新,还是显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并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正常学习。
2.1 图书馆的馆藏过于老旧 一个图书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馆藏的多少和质量。而在许多高校的图书馆中,躺在书架上的尽是些已经被淘汰的理论指导书籍,或是已经过时了的新闻。这样的图书馆怎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又怎么能从图书馆里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前人的科技成果图书馆里肯定还是要有的,只是比例要合适,我们还是要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新的思维,再辅以最新的理论指导,才能获得新的科技成果。
2.2 图书馆管理人员不到位 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所以,要重视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而现实中,许多图书馆的馆员只是负责着清理图书馆卫生,登记借书还书的工作,没有对读者用户提供有利的帮助,可以说,馆员和用户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这样,馆员不知道读者的需求,也就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当然不能提高图书馆以及馆员的服务质量。
2.3 管理制度上的欠缺 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的享受各种服务。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要多想读者之所想,多为读者提供方便。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我举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图书馆的占座位问题。占座位现象一直以来都出现在各个图书馆里,很多同学抱怨去晚了一点就没有位置了,不能享受到图书馆承诺的人人平等的服务了。这就是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了,没有对占位置现象进行合理的规定,从而导致自己服务上的不周到。
2.4 服务方式上应有创新 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方式是借阅单一的纸质书,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材料的方便程度大大比不上电子材料。所以,在服务方式上面,可以增加电子阅览室等服务,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通过对其管理运行体制进行管理创新才能使其不被社会淘汰。
3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优化
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运行体制进行创新。
3.1 提高对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的重视 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更新图书馆的馆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的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的转变。除在传统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等服务之外,还应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询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服务,还可以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比如建一个电子阅览室,方便读者了解新闻时事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图书馆基础的业务,要先打好基础,才能继续建设上层建筑。
3.2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 不断加强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的培养,适应现代化图书馆所需。馆员要多和读者互动,了解读者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馆员还要对馆藏十分了解,这样才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要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短期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3.3 完善管理制度 明确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馆员严格实施操作。把以读者为本,让读者平等的享受图书馆的理念真正的贯彻到读者的身上。
3.4 创新服务方式 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以外,可以增加网上阅览室之类的服务。网上阅览室提供查询书籍信息,阅览典籍等服务。这样,学生在寝室就可以享受的到图书馆的服务,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资源。
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保证。随着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任重道远。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只有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保证图书馆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紧跟历史的潮流,顺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更好的存活下去,就要多进行改革创新,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才行。这样,一边剖析自身的问题,一边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更有活力,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学泉.《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2001年第6期.
[2]魏建功.《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期.
[3]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图书馆杂志,2003,(1).